社会风尚打上时代烙印。以下社会风尚属于新中国初期的是①最可爱的人                       ②勤俭建国、勤俭持家③争看港、台电视连续剧    

社会风尚打上时代烙印。以下社会风尚属于新中国初期的是①最可爱的人                       ②勤俭建国、勤俭持家③争看港、台电视连续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社会风尚打上时代烙印。以下社会风尚属于新中国初期的是
①最可爱的人                       ②勤俭建国、勤俭持家
③争看港、台电视连续剧             ④阅读苏联小说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型的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中国的电视事业诞生于1958年,而电视普及、港台电视连续剧引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③可以排除,B项正确。
举一反三
(26分)中外妇女地位的变化是观察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材料一 (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
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颜氏家训》主张“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
“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女儿经》)(大约撰于明代)。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妇女遭受压迫的主要表现。(4分)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因素。(4分)
材料二 第一条 妇女生而自由,在权力方面与男人平等……
第二条 一切政治结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类自然的与不因时效而消灭的妇女与男人的权利。
第三条 一切主权的根源基本上在于国民,即男女的联合。任何团体、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利。
第十一条 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女性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1791年法国《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
(2)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法国女权运动的基本要求和理论依据。(不得照抄材料原文)。(6分)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4分)
材料三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吸收“天赋人权”观,将妇女解放作为重要的部分。康有为在《大同书》里,强调“人者,天所生也。有是身体即有其权力,侵权者谓之侵天权。男与女虽异性,其为天民而共受天权一也。”指出男女虽不同性别,但是享有平等的权力。梁启超提倡女性接受教育,与经元善在上海开创上海女学堂,成为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
——李心沫《中国女权运动与女性主义艺术发展历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康梁的“妇女”观。(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近代中国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统计表(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
1912—1916
1917—1921
1922—1926
1927—1931
各种机器和工具
15956
39269
43074
55192
表中所反映的现象说明
A.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B.一战后,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字典中本无“啤”字。“啤”字是根据英、德、法文的头两个字母的发音新创造的,所以在近代中国的一个时期内,许多人把“啤酒”称为“卑酒”。这反映出
①西方饮食习惯影响了中国传统食俗   
②西式食品成为国人饮食的组成部分
③西餐成为近代中国饮食变迁的主流   
④物质生活变迁与文化变迁相互交织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幼儿园暂行规程》规定:当前幼儿园的任务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同时减轻母亲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生产活动,文化教育活动等。这一规定最可能出现在
A.20世纪50年代前期B.20世纪50年代后期
C.20世纪60年代后期D.20世纪70年代后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朱熹曰:“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是大段聪明了。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有人尝说,学问只用穷究一个大处,则其他皆通。如某正不敢如此说,须是逐旋做将去。不成只用穷究一个,其他更不用管,便都理会得。岂有此理!”朱熹强调的是
A.知行并重的关系B.只格一物便通万理
C.认识的渐进性D.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