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关系。A项是理学与先秦、秦汉儒学的共性,不属于创新;B项是指董仲舒的新儒学,不选;D项不属于理学的“创新”,不选。理学是在吸收佛教和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儒学体系。
举一反三
下图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

①列强开始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②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③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粮食的重要凭证——粮票。这种粮票的发行与使用反映了当时  (   )
A.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B.浙江省粮食销售秩序井然
C.“文革”对经济发展的破坏D.国家因为天灾而粮食短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民国时期(1912—194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对表中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
(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民国前期
1912—1920
13.4%
一战后
1921—1922
-4.5%
国民政府前期
1927—1936
8.7%
抗战时期
1937—1945
-2.45%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0.68%
A.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在取得了较好发展
B.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出现了持续发展
C.日本侵华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
D.持续的战事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以来,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材料的“□□”指的是
A.董仲舒  B.朱熹C.王阳明D.李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B.“一战”的爆发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