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  )A.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 错误B.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C.变革生产关

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  )A.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 错误B.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C.变革生产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  )
A.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 错误B.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
C.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D.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相统一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大改造”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一五”计划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故C项是正确答案。
举一反三
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 000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耐克公司7 800多名职工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此材料它突出地反映了(  )
①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③由于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
④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
A.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D.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之价值。下列关于此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孔子兴办私学,授徒讲学的主要教材
②成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③朱熹对之加以注解,成为理学经典
④明清以后,被翻译成西方文字,欧洲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外历史上的改革政策和措施给我们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规定)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农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大规模使用机器,家庭手工业趋于没落,造成了大量无业流民,群众***动不断发生,穷人甚至抢劫商店、夺取面包等食物。……贫困化加剧使得政府用于贫困民救济的财政支出数额增加。……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济贫法”,济贫院主要以惩治穷人为主,各方面限制十分苛刻,济贫官员甚至认为这样有助于穷人的道德完善并使懒汉勤奋起来。院内供给的食物很少,劳动极其繁重,而且院内实行夫妻子女分居的隔离制度,居住条件也很恶劣,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巴士底狱”。
——据郭家宏、唐艳《19世纪英国的济贫院制度初探》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孟子的政治主张。(4分)
(2)根据材料二,如何评价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新济贫法”?(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7分),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