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传曰:‘从道不从君’,

荀子说:“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传曰:‘从道不从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荀子说:“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下列思想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主张的是
A.韩非“法不阿贵”的思想B.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
C.朱熹“道统论”的思想D.顾炎武“众治”的思想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从道不从君”即依从正确的原则而不依从国君,这与朱熹“道统论”的“正君心”思想是一致的,选择C。A项说的是法律不包庇显贵,但君主除外;B项强调的是遵从儒家伦理道德,是为君主统治服务的;D项则有明显的民主色彩。因此ABD项均不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
在今天的台北有一风景区---阳明山,它以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王阳明是
A.理学的集大成者B.心学的集大成者
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D.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对历史和现实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创始人孔子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化名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今天上午,在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前夕,文博会组委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
鉴于社会上的孔子像多种多样,形象不一,甚至还有神话或丑化孔子形象的现象存在,该基金会郑重征集“孔子像标准设计方案”,凡有兴趣者均可参与。
今年1月,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组织评选制定孔子标准像的消息发布会,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在经过了宣传征集、评选研究、制作修改三个阶段之后,孔子标准像评选制定工作主体部分顺利完成,作为孔子标准像的雕塑初稿今天与世人见面。
——大众网济南6月13日讯《版本过多,孔子到底长啥样?孔子标准像6月全球发布》
材料二: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三: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你认为制定孔子标准像有何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3分)
(3)儒家思想在西汉和南宋两个朝代分别有什么新的发展?(4分)
(4)对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适应,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表现?百家思想中最具有变革精神的是哪一家?(4分)
(2)材料二中恩格斯所说的“伟大人物”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在这些思想影响下,欧美爆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请举一例。(4分)
(3)通过对材料的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之间有何关系。(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庆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我国有“逢五一小庆,逢十一大庆”的传统,国庆口号更是既能反映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也能体现各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以下图片是不同时期的国庆庆典场景,其中最有可能以“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为国庆游行口号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 历史悠久的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之一,据《夏口县志》等书记载,这条街迄今为止已有500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汉阳、武昌均为古城,自隋代以来,形成两城夹江的双城机制。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70年),汉水出现大规模改道,汉阳被一分为二,汉水之南成为汉阳,汉水之北则为汉口。汉口是沟通长江、汉水和南水(洞庭湖水系)三大水系的枢纽,港阔水深,形成了以前武昌、汉阳附近古代港埠无法比拟的巨大地理优势和运输潜力。其兴起之时,幼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已开始在封建经济的母体内孕育萌生。……汉正街是由最初的货物集散地发展而来的,后逐步形成万商云集,商品争流的“正街”(中心街道)。明清时期的的商人中间流传着这样几句话:“要做生意你莫愁,拿好本钱备小舟。顺着汉水往下走,生意兴隆算汉口。”
材料二 谦祥益(衡记)绸布店是汉正街百年老店,衡记当家品牌统称三宝布或三蓝布,以质量始终如一而享有盛誉,是与当时舶来品“阴丹士林”布竞争的唯一对手。……他们看准市场特点,狠下功夫,主攻市民需求量大的“三宝蓝布”。他们独创的染色技术使染出的布,鲜亮不褪色。据说,当时日本人为了得到这项技术,想了很多办法都未能如愿。谦祥益绸布店谦和致祥,外地客到店,将购货单交柜即去办理另外事务,事后取货,从无差池。老汉口(人)有一句口头禅: “谦祥益的招牌--- 一言堂(无须还价,不分亲疏)”。谦祥益的店规被收集在《武汉市志·商业志》中,内容包括“克已恕人”、“按期付酬(员工薪水)”、“不准赌博、酗酒、抽鸦片”等,对武汉商界影响很大。据记载,1911年以后,其日均销售额约5000银元,最高时曾达1.6万银元;年销售额在150万一180万银元之间。其产品广受欢迎,当时有“没有谦祥益不出嫁”的说法。
材料三  1979年,全国工商局长齐聚北京,提出在打击投机倒把的同时,要更好地促进商品流通,活跃市场和方便群众。同年,两次因“投机倒把”被定“罪”的郑举选,战战兢兢地摆起竹床卖起扣子,关闭多年的汉正街又开市了。郑选举后来回忆说:“那时人们都在讨论服装、雨伞算不算小商品!汉正街上首家经营自动伞的商户王仁昌,被工商部门没收的“超标小商品”和人们左右摇摆的讨论一样多。”更让人疑惑的是当时一家权威报刊发表了一篇颇具***伤力的文章:《汉正街是社会主义吗?》,而《人民日报》则在1982年8月发表了《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评论员文章……
材料四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汉正街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6.5万人,繁忙的物流造成整个城市的交通不畅。再加上其配套设施不足,安全隐患日益明显。群众强烈不满…… “买全国、卖全国”的经营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2010年武汉市政府决定投入400亿元实施汉正街整体搬迁改造工程。汉正街将规划为世界级滨水旅游商贸区(简称TBD),做到“四个转变”: 由个体户变企业;由批发市场变成现代商城;由现场、现金、现货的“老三现”变“新三现”,即现代化的电子商务、现代化的商贸一体和现代化的远程批发;汉正街文化由概念变实在的元素,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复原明清风貌。古老的汉正街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以更高的品质服务于全国民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汉正街兴起并繁荣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谦祥益经营管理的特点
(3)材料三中人们争论的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中共***是如何解决这个困绕汉正街人的问题的?(8分)
(4)汉正街的搬迁改造体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观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