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华盛顿在给麦迪逊的一封信中曾说:“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华盛顿在给麦迪逊的一封信中曾说:“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在给麦迪逊的一封信中曾说:“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而唯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尊荣的地位和成果,这种地位和成果曾经是我们的正当要求,是我们争取的无限光辉前景。”
——摘自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材料二   汉弥尔顿说,“不完美之人”不能制造出“完美之物”,美国宪法是一个集体讨论制定的多种意见的混合物,它必然既混杂着一些良知和智慧,也混杂着一些错误和偏见。
——摘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制定的原因及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宪法中“良知和智慧”与“错误和偏见”的表现,由此谈谈你对美国民主宪政发展的认识。(9分)
答案
  
(1)原因:美国邦联体制的弊端;社会矛盾的激化。目的: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6分)
解析
(2)“良知和智慧”: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联邦与州政府权力分割、互不侵权;共和制度;人民通过选举对政府进行控制等。(答出三点即可)“错误和偏见”:间接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存在种族歧视;选举权有性别、财产限制。(7分)认识:民主宪政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言之有理即可)(2分)              
试题分析:
(1)考查了《1787年宪法》诞生的背景,根据教材的原文内容即可作答。再结合材料一“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才能恢复我们尊荣的地位和成果”可分析其制定的原因及目的。
(2)考查了对《1787年宪法》的认识。美国宪法中“良知和智慧”即其进步意义,“错误和偏见”即其局限性。由此结合其具体的条款可作简单的说明。        
举一反三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郑观应(1841-1921年)年谱节选
1858年,在上海学商,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
1878年,李鸿章委托郑观应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2年,出任当时几至不能维持的轮船招商局帮办
1891年,任开平煤矿粤局总办
1894年,出版《盛世危言》,提出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
材料二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记载:“考日本东瀛一岛国耳,土产无多,年来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极力讲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盛世危言》问世之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国内的民族危机感极重,该书出版后随即轰动社会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
(1)据材料一,概括郑观应历史活动的主要特点。(6分)
(2)据材料一、二,概述郑观应经世取向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
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②当代国际间的经济、军事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的竞争
③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④尖端科技的发展在国家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和资金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有求于
发达国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发达国家同样会有求于发展中国家,只要发展中国家所拥
有的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如中国和印度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等。利益分配的键在
于大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互补性
B.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自身资源
C.发达国家掌握全球化主动权并获得最大收益
D.全球化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加剧了全球利益的失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其中“无效”的原因是
A.科技落后的制约B.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C.官僚资本的垄断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中美关系无论是从战略高度还是从长远角度出发,都至关重要,对于维护地区安全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年杜鲁门说:“世界正处于大变动当中,革命正从大多数‘无所为’的国家蔓延开来,共产主义正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自由的方针再次受到挑战。这一次是来自一个新的强大地区,即苏维埃俄国,我们必须重新武装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盟友。”
——摘自《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关系的最突出特点,并指出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据材料二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原则的基点是什么?(5分)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过:“二十年来,我们两国(指中美)隔着一条敌视和猜疑的鸿沟彼此冷眼相看。”这种敌视和对抗不仅在中美两大民族之间造成了整整一代人的互相隔绝,而且在两国人民的心里埋下了误解的种子。这段历史所产生的阴影,给后来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其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
——曾劲松《中美关系》
材料四  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毛泽东说:“事关紧要的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哲学,重要的是它对世界其他部分和对我们的政策。”对周恩来说:“过去我们有时候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无论你和我;我们俩都必须把自己的国家生存放在首要地位。”——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2)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二十多年中美关系处在怎样的状态?据材料一、材料四杜鲁门和尼克松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有何不同?(5分)
材料五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摘自1979年1月1 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3)据材料四、材料五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得到改善,中美关系得以改善和中美建交的根本前提是什么?请指出中美两国遵循的外交根本原则。(6分)
材料六 “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提出了一系列潜在挑战”。“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美国的太平洋政策》一文,明确表示美国今后的战略重点将向亚洲转移。希拉里·克林顿在文章中说:“未来的政治将决定于亚洲,而不是阿畜汗或伊拉克。美国将置身于行动的中心……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的最重要使命之一将是把大幅增加的投入——在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锁定于亚太地区。”
(4)比较材料五与材料六美国的亚太战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