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奇迹”,主要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奇迹”,主要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奇迹”,主要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这说明了当时对民族工业显著发展起主要作用的是
A.广大群众提倡国货的运动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国民政府实行的“法币政策D.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迭加快了速度,现代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4分)
(1)列举中国古代传统的交通工具和现代交通工具各两例?(4分)
(2)当今中国交通工具出现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3)你喜欢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从实际出发谈谈你的理由?(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主权正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此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信息化趋势B.全球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D.城市化趋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的《字林西报》报道了美国研制“飞船”的新闻。由于报纸上并没有“飞船”的照片或图像,《点石斋画报》的画师把“飞船”画成一只“带有4只鸟翼的船”(图)。从上述图文材料中,我们能得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近代中国的绘画受到了注重写实的西洋画法的影响
B.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认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C.近代中国的航空事业在西方影响下拉开了序幕
D.近代中国的一些报刊具有时效性足、可看性强的特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贸易既反映世界经济走向,还折射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分析下列图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1942年美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图

材料二:1842~1942年英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图

材料三:1894~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
(单位:1950年前为百万海关两/中国元,1950年后为百万美元)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美、英两国对外贸易额都快速增长的共同原因有哪些?(8分)20世纪30年代初,导致两国贸易额急剧下降的原因是什么。(4分)
(2)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美、英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有何差异,(2分)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1894~1933年,日本对华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这一变化对中日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4)对比分析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格局有何不同特点?(2分)请阐述造成这种变化的国际、国内因素。(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