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材料二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材料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 

材料三 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摘编)
材料四 第5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12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15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
第16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17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63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标志着该国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
(2)材料二所示的政体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原则?分析美国这一政体与材料一所述政体的主要相同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四比较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两国议会和国家元首权力的异同。(6分)
(4)材料四中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4分)
答案
(1)《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2分)
(2)总统共和制(或共和政体)。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原则。
相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都是代议制民主形式。(6分)
(3)相同:①两国议会都实行两院制,都行使立法权;②国家元首有行政权,都是本国军事最高统帅。
不同:①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小,帝国国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法国议会享有真正独立的权力,虽受总统制约,但与总统是并立的机构。
②德国皇帝不需对议会负责,拥有绝对的行政权;法国国家元首要向会议负责,法国总统任命内阁但其行政权又受内阁制约。(6分)
(4)区别:①国王的权力不同,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②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加强思想控制是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儒学因此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据此回答13~18题
小题1: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小题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
小题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B.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小题4:我国封建社会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最早设立于
A.汉高祖时期B.汉文帝时期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
小题5: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诗经》B.《春秋》C.《韩非子》D.《礼记》
小题6:儒家思想能够长期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根本上是因为
A.它适应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它的德治和爱民思想深入人心
C.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      D.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据此回答19~25题。
小题1:宋代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
A.佛教和道教思想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小题2: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孔子、孟子、荀子B.程颢、程颐、朱熹
C.陆九渊、王守仁、李贽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小题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
小题4: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这里的“四书”指的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诗》《书》《礼》《春秋》
C.《大学》《春秋》《论语》《孟子》D.《孟子》《中庸》《书》《春秋》
小题5: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陆九渊B.程颢C.程颐D.朱熹
小题6:心学的开创者是
A.程颢B.朱熹C.陆九渊D.王守仁
小题7: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
A.程颢B.程颐C.朱熹D.王守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曾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是历朝历代的治国方略,更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渊源,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华,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回答: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2分)其思想核心什么?(2分)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后世称其为“亚圣”。简要指出他对儒家思想发展的主要贡献。(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三
材料二 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乌兰夫《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报告》
材料三  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 ……《基本法》共160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汤应武《1976年以来的中国》
材料四 民族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之间的差别可以分为结构性差别和文化性差别两类。结构性差别就是指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别,……世界上许多民族之间爆发的冲突都是由结构性差别扩大成群体性冲突的。……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差别,(注:西部民族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民族分裂分子常常恶意地夸大这种差距,并且歪曲差距产生的原因,使之成为引起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切实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交往,在各族群众中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宗教观念、国家观念和公民观念,从而夯实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                                            
——《“7·5”事件改变不了新疆民族团结的大局》2009.07.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制度?该材料反映出此制度的哪些特点?(8分)
(2)写出“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得到正式确认的标志。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中所述制度在主要目的上的共同之处。(8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一国两制”是怎样协调国家与地方利益的?(4分)
(4)结合材料四分析,从长远看,要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应该做好哪些工作?(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三项制度的创新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
A.统治阶级的利益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
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