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米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期间的见闻写了篇回忆录,他的回忆录中不可能出现A.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B.在长江乘坐中国制造的轮船C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米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期间的见闻写了篇回忆录,他的回忆录中不可能出现A.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B.在长江乘坐中国制造的轮船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米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期间的见闻写了篇回忆录,他的回忆录中不可能出现
A.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B.在长江乘坐中国制造的轮船
C.在南京听到两位华人朋友互称“先生” D.在上海看电视转播民国新闻

答案
D
解析

举一反三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迄今已近两个月,在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中展出了科技、生态资源、人文自然景观等丰富多彩的展品,给各国游客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然而,1876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参观该年世博会机器院时,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B.中国的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阻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D.中国腐朽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1958年,中共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从中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B.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C.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

1956年,我国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人民公社,走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
A.对
B.错
如果你参加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开端。
(1)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2分)影响如何?(2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 ,“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迅速增加。茶的出口由1842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埠”对中国经济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三  中国现代对外开放示意图

(3)根据上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3分)对外开放使我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