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乾隆皇帝于四十八年(1783年)写下一首题为“民数谷数”的诗,诗曰:谷数较于初践祚,增才十分一倍就。民数增乃二十倍,固幸太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乾隆皇帝于四十八年(1783年)写下一首题为“民数谷数”的诗,诗曰:谷数较于初践祚,增才十分一倍就。民数增乃二十倍,固幸太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乾隆皇帝于四十八年(1783年)写下一首题为“民数谷数”的诗,诗曰:
谷数较于初践祚,增才十分一倍就。
民数增乃二十倍,固幸太平滋生富。
以二十倍食一倍,谷价蛹贵理非谬。
谷贵因之诸物贵,何怪近利居奇售。(注:祚,帝位)
(1)该诗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1分)
(2)乾隆帝看来“谷价蛹贵”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还有哪些?(2分)
(4)试列举康乾时期解决百姓生计问题的主要措施(2分)?有何消极影响?(1分)
(5)如何辩证地认识物价上涨现象?(2分)
答案
(1)人口膨胀、物价上涨。(1分)
(2)人口增长快.谷物增长缓慢,供不应求所致。(1分)
(3)经济发展与繁荣、外贸出超,货币供应量增加等。(任二、2分)
(4)垦荒、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品种、移民等;(任二、2分)导致严重人口、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1分)
(5)利,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1分);弊,增加生活负担.导致社会动荡(1分)。
解析
乾隆皇帝认为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所致。结合所学的关于通货膨胀的经济学常识来理解和认识,即可得出结论。
举一反三
观察下列三幅不同时期(19世纪50年代;19世纪8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上海黄浦江外滩的照片,从中可以得出什么重要历史信息?(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953—1965年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情况表》,请回答:(8分)
时 间
1953~1957年
1958~1962年
1963~1965年
增长率
14.6%
0.6%
15.7%
 (1)用柱形图表示1953年至1965年国家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所呈现的趋势。(2分)
(2)简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3分)
(2)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电视连续剧《大染坊》讲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的艰难发展历程,从中展示了一代中国人经济强国之梦的诞生与毁灭。由此我们得出的认识是   
①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一战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③“实业救国”的主张在当时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
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无法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 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是在何时,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⑶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
实行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