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罗马法相结合,认为法源于自然,“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种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罗马法相结合,认为法源于自然,“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种普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罗马法相结合,认为法源于自然,“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种普遍法则,它永恒不变。  材料二: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和询问。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四: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五: 美国妇女为选举权上街请愿
  材料六: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塞罗关于“自然”和“法”的关系,应如何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内容是否可以否定罗马法的历史作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该法案的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威廉·格莱斯顿高度赞赏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依据。既然如此,为什么又会出现材料五所示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的相同点及其进步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认识:“自然”指理性的客观规律,是制定法律的依据。
(2)不可以。原因:罗马法虽有其局限性,但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它提出的法律原则,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3)权力:立法权。实质:用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确保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4)依据:1787年宪法规定了总统制的共和制政体和权力相互制衡的机制。原因:当时宪法存在忽视人民权利,特别是歧视妇女的倾向。
(5)相同点:确立了三权分立政体。进步之处:规定了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国民的政治权利,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举一反三
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  [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     ]
A.《资政新篇》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民国宪法》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表明 [     ]
A、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
B、孙中山要限制袁世凯
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
D、权力的重心在议会
题型:0114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尤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会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材料二: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摘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材料三: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文部、司法、农商务、递信凡九部,皆有大臣。”“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2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