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租庸调制度是唐朝的赋税制度成年男子要交一定粮食,称为租。缴纳一定的绢或布,称为调。服役期间,不去服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租庸调制度是唐朝的赋税制度成年男子要交一定粮食,称为租。缴纳一定的绢或布,称为调。服役期间,不去服役的要上缴一定的绢或布代役。租庸调制度与均田制相互配合,一旦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度也会遭到破坏。武周以后由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严重,公家已经没有土地实行均田制……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更是激烈,加以军需,各地长官都可以任意摊派赋税,无须获得中央批准,中央不能派遣官员监察,于是各种苛捐杂税纷纷出现,加剧了阶级矛盾,赋税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唐德宗年间,改行杨炎的两税法。规定每家每户按照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一切杂税杂役。
材料二 清初,随着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更加严重,于是农村里面分化出大量无业光丁。封建国家征收赋税的原则是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的,人口大量流亡势必引起丁役负担不均。“丁额无定,丁银难征。”又造成不少的钱粮亏空,危及到清政府的统治。从康熙五十年到雍正四年之间,大多数省份,百年积欠的抢粮都达到几十万至几百万。丁役负担沉重的压在无地少地的农民身上,造成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当时截成党类围攻城府的时间时有发生……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到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摊丁入亩后地丁合一,丁银和田赋统一,以田亩为征税对象,简化了税收手续。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与摊丁入亩的实施背景。(9分)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特点。(6分)
答案
【答案】
(1)背景: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原有的赋税制度无法实行;原有的赋税制度弊端日益显现,严重影响到政府的收入,进而危机统治;赋税的混乱与不公激化了社会矛盾。(每点3分)
(2)特点: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土地财产为主转变,直至取消人丁税;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转变;税种由繁多杂乱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每点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先根据材料一,归纳出两税法实行的背景,再从材料二中归纳出摊丁入亩实施的背景,然后根据两项进行对比,之后可以进行归纳即可。本题实质上是考察学生的归纳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两税法和摊丁入亩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迁移对比即可。
(2)结合租庸调制、两税法、摊丁入亩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即可。要求学生能够以此理解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根据分值进行作答,能够答出关键词即可迎刃而解,即人丁税、货币赋税、税种三点即可,详细作答。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改革·两税法和摊丁入亩
举一反三
【题文】(26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材料二 1932年,……饥荒就在眼前了,它的阴影着美国莽莽大平原。……农产品从来没像现在这么低过。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二角五分,一蒲式耳玉米是七分,一蒲式耳燕麦一角,一磅棉花或羊毛五分。糖每磅只值三分,猪、牛肉每磅二分半,200个一箱的苹果,如果个个完好,才卖四角。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上册
材料三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1)材料一反映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针对这种变化,法家的应对措施有哪些?(4分)
(2)材料二中的“饥荒”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2分)当时美国政府是如何解决农产品价格过低问题的?(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在1949—1960年开启的农业“新篇章”。(6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2分)
【题文】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对上述建议理解正确的是
A.不赞成儒家借鉴古制的传统 | B.平均分配土地以缓和矛盾 |
C.取消土地私有以恢复井田制 | D.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
【题文】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下列材料不能反映这一发展趋势的是
A.《本草纲目》:“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
B.《农政全书》:“海上(松江府一带)……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 |
C.《三言两拍》:“杨佥宪有所红花场庄子,满地种着红花(药材),广衍有一千余亩。” |
D.《红楼梦》:“在这里经管地租庄子,银钱出入每年也有三五十万来往。” |
【题文】明代松江府“大半植棉”,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而已”,苏杭、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下列对这些地区上述经济现象的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农业经济不是单一的粮食生产 | B.家庭手工业较为普及 |
C.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 |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 |
【题文】宋朝规定:“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房亲着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宋刑统》卷13)。这说明宋朝
A.田业买卖还会受到家族宗族势力的干预 |
B.执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
C.买方完全可以根据个人自由意志买田业 |
D.朝廷对民间土地买卖管理较弱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