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31分)安徽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徽商、徽学及小岗村名闻天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位置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题文】(31分)安徽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徽商、徽学及小岗村名闻天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位置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31分)安徽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徽商、徽学及小岗村名闻天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位置上占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农耕文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山多地少的环境无疑是一种劣势。历史上,徽商一次次地从这里别离家乡:“过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
徽商以儒商自居,经营致富后常常资助家人读书,据“中国第一状元县”《休宁县志》载:“明代徽州56万人口,书院多达54所。中国总计800多位状元中19位产生于休宁。”这些徽州人考取功名后,往往知恩图报,庇护徽商。                         
—一摘编自纪录片《徽商》
材料二 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祖籍均在徽州歙县篁墩,故徽州被称为“程朱阙里”。从南宋前期至清乾隆年间,他们开创的经典理论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宋元明三代,徽州出了不少民族志士,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气节,与这一理论密不可分。但是,这一理论讲究忠君孝亲、男尊女卑、丧制礼服、修祠续谱、建坊树碑等,致使大批的“贞女烈妇”、“孝子贤孙”为传统礼教而殉身,在程朱桑梓之邦又结出了许多恶果。同为徽州人骄傲的胡适及其战友为此进行了猛烈批判。                                   ——摘编自《徽学研究》
材料三 小岗村的传奇人物严俊昌这样口述自己经历的那段历史:“从1959年,我们这里就有饿死人的事情了……我再三考虑,究竟小岗走什么路能行?怎么救自己的命?我去找村子里几个灾荒年没有饿死的老头子。……当时有不少人咳得吐血,我也咳血,一咳嗽就吐血。他们讲,都饿得吐血了,要活命,只有分田到户。……”
当前口述历史方兴未艾,史学界有这么一种看法,认为口述历史是不能用的:人都有一种表演欲,这样说出的话,是很难作为依据的;有很多话不敢说,或因多种原因不愿回忆;时间久了,往往出现记忆性错误。……                           
——摘编自《口述历史》第二辑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徽商兴起的条件,分析与“状元”相关的选官制度的优越之处及在这一制度影响下徽州人对经商、读书、做官三者之间关系上的认识。(1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指出程颢、程颐及朱熹等人开创的“经典理论”是什么及其对徽州社会文化产生的双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及其战友进行的“猛烈批判”及其重大价值。(10分)
(3)依据材料指出小岗村村民开创的农村经济制度,分析口述历史具有的优势及其局限性,谈谈你对如何克服这些局限性的看法。(7分)
答案
【答案】(1)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毗邻经济发达的苏杭地区;山多地少,受生计所迫。(学生如答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徽州人们的吃苦耐劳,勤俭、谦让、诚信的优良品质(即徽骆驼精神)等相关内容也可酌情给分,4分)
优越之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分)
认识:经商收入可以为读书创造条件;读书可以实现做官的梦想,做官后的读书人对徽商可以提供庇护。(意思相近即可,6分)
(2)经典理论:宋明理学(或程朱理学、新安理学)。(1分)
双重影响:宋明理学对形成徽州文化中坚贞不屈的内涵,孕育众多的民族志士及国家有用之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理学推崇的纲常名教又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不必拘泥于字句表达,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4分)
猛烈批判:胡适及其战友开展了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礼教等旧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2分)
重大价值: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3分)
(3)制度:家庭承包责任制。(2分)
优势:表述具体、生动;当事人叙述,具有较高真实性。(2分)
局限性:主观色彩浓厚;受生活环境的制约;记忆错误导致不实。(2分)
局限性的克服:利用文献、实物等资料加以考证。(1分)
解析
【解析】略
举一反三
【题文】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B.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我国具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丰富原料
D.“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在下列各项所描述的景象中,不可能出现在宋都开封城的是(   )
A.“从行里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至晓即散,谓之鬼子市。”
B.“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每晚“人物嘈杂,灯火照天。”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市。如耍闹之处,通晓不绝。
D.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人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梦梁录》记载:“……坊、市界限被打破,夜市与晓市不断出现,时都城临安(今杭州)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万,城内极其繁华,被称为东南第一州”。与这段描述的情景可能同时代出现的有
A.在西藏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辖B.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输出国外
C.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D.《四书章句集注》始编成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宋代,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里“新”的含义是
A.“市”突破了时空限制B.“草市”有饮食设备
C.南方城市兴起D.城市的职能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820年,龚自珍在《西域置行省议》中建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毋庸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主要是因为     (   )
A.晋商财力雄厚B.小农经济发达
C.手工业发达D.自然资源丰富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