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26分)环境、制度、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时的社会稳

【题文】(26分)环境、制度、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时的社会稳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26分)环境、制度、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时的社会稳定导致人口逐渐增加,人均占有土地下降。人口增多保证了密集型农业劳动,使耕地、育种、除草、防虫、水利各环节都能细致处理,以提高农业单产。农闲时,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
——许倬云《汉代农业分析》
材料二     宋初定天下,四川人因铁钱太重,行用不便,由富民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每张计钱一缗。每隔三年,由发行的富民将旧票尽行收回,另发新票,称为“一界”。……仁宗时改官家发行,禁民间私造。……(后)把那种纸币改名为“钱引”,扩充推行的区域,当时除闽、浙、湖、广外全国通行。然滥发滥造,没有相当的准备金,纸币就不能维持它的票面价格。
——王伯祥、宋云彬《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材料三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汉代农业是“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的理由。结合该模式存在的条件,分析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地位。(8分)
(2)指出“交子”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述“交子”发行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8分)
答案
【答案】
(1)概括:汉代小农经济的进步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2分)由于该模式需要以经济政策相对宽松、国家政治比较稳定、交通网络比较通畅等为条件。(4分)满足该条件的时间比较短,主体仍是分散的、孤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该模式不是主流。(2分)。
(2)地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分)演变:发行主体从民间到官府;发行地区从四川到多地;发行状态从良好到混乱。(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影响:前期适应了四川当地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后期成为政府敛财的工具,不利于人民生活与生产发展。(4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8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信息,本问考查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相关内容——汉代农业发展状况。根据关键信息“人口增多保证了密集型农业劳动。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等,可以这样来归纳、概括汉代农业的特点:A.汉代小农经济的进步与汉代商品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B.汉代小农经济的进步促进了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小问相对比较难,需要结合所学给予准确认识。可以这样来认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比较稳定的政局以及比较通畅的交通网络等作为条件。但在汉代传统重农抑商经济政策之下,汉代小农经济的主体仍是分散的、孤立的、自给自足性的,从而又制约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这种经济模式不是当时汉代经济的主流模式等。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信息,本问考查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相关内容——北宋商业发展的状况。第一小问比较简单,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即可作答,即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二信息“仁宗时改官家发行”、“扩充推行的区域”等,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交子”发行的演变历程特征:A.发行主体上,从民间到官府;B.发行地区上,从四川到多地;C.发行监管上,从良好到混乱。第三小问,比较简单,辩证认识“交子”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3)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三信息,本问考查现代中国经济政策相关内容——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根据关键信息“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等,可以这样来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A.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C.农业的经营模式上,注重农业的市场化导向,壮大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汉代农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业的发展·“交子”的出现及其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改革开放决策·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意义
举一反三
【题文】《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六年七月敕:如闻十六宅置宫市以来,成弊既久,须有改移。自今以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这说明唐代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政府加强市场管理
C.着手打破坊市界限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某生分析下表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时间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7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依赖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商鞅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擎。” “本业”指的是
A.工业B.手工业C.农业D.商业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