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6分)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

【题文】(16分)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6分)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
(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评价第三帝国。(6分)
(3)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第三帝国政治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和挑战?(4分)
答案
【答案】(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2分)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2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
(2)政治方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特务统治等。(2分)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2分)评价: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西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2分)
(3)冲击与挑战:1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变法,提出君主立宪制的主张;(2分)20世纪初期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体制、经济重心南移以及选官制度变化的角度进行回答。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政策以及对外关系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实行海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等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属于评价试题,作答时候要围绕“全球史观”的角度从“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角度进行评价。
(3)依据问法中时间“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并结合中国当时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政治局势从中国各个阶层探寻救国途径从“1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变法,提出君主立宪制的主张以及20世纪初期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选官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时期政治·内阁制和军机处;古代中国经济·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影响
举一反三
【题文】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由此可见,御史大夫行使
A.立法权B.财政权C.军事权D.监察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地方实权的扩大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汉书》记载:“(战国时楚国将军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丞相B.太尉
C.御史大夫D.郡守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描述的是什么制度
A.宗法制B.皇帝制
C.分封制D.察举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