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

【题文】“(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
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
B.有利于刘姓政权的稳固且抚慰了异姓功臣
C.以分封王国子弟的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
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来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势力强大,诸侯纷纷与中央抗衡,汉武帝为了分割王国势力,采取“推恩令”,材料中“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的信息正说明主父偃利用了仁孝之道来分割王国的封地,故本题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汉代王国问题
举一反三
【题文】2012年7月18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这充分说明了
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
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
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体现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由此可以看出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中枢机构体系日趋严密               
B.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
C.地方自主性不断增强                 
D.经济区域间联系加深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是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划分依据是
A.西汉实行了郡国并行制B.隋唐科举制的实行
C.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权力分配标准D.明清专制制度的强化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东汉)永元十三年,和帝下诏:“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于是,将以前边郡“不满十万三岁一人”的标准降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五万至十万口郡的由“三岁举一人”调整为“二岁举一人”。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中原人口流失B.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少数民族治理D.调集民力开发边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尚书令
C.唐朝六部尚书D.元朝御史台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