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故刘邦采取的新举措A.废除了郡县制 B.分封同姓诸侯王C.实

【题文】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故刘邦采取的新举措A.废除了郡县制 B.分封同姓诸侯王C.实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故刘邦采取的新举措
A.废除了郡县制 B.分封同姓诸侯王
C.实行察举制D.设置了刺史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刘邦错误吸取秦亡的教训,认为秦没有分封子弟为王,以致孤立而亡,因此地方上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A与事实不符;C是在汉武帝时期;D是西汉监察制度;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举一反三
【题文】读图一至图四,回答问题: (13分)


(1)图1、图2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分)
(2)与图一相比,汉朝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采取了那些措施?(2分)
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
(3)图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有何意义?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历代措施中,哪项不能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
A.汉武帝颁行“推恩令”B.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C.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D.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此考试制度有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关于该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
B.为下层人民做官入仕提供机会
C.使人们醉心于功名利禄,无心科技研究
D.扩大了统治基础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宋元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有了很大发展,下列能正确反映这一时期皇权变化的示意图(横坐标代表年代,纵坐标代表皇权)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