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

【题文】“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材料中的“此制” (      )
A.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B.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后任命官职
C.发掘人才也埋没了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
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
答案
【答案】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可知A错误;由“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可以推知B错误;由材料所述可以知道其中的制度是指科举制,这是一种选官制度,而不是用人制度,故排除D;这一制度发掘了在考试之一标准下的优秀人才,但是有可能因为只有考试一个标准而导致埋没了其他方面的杰出人才,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举一反三
【题文】十八大报告亮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坚定态度后,“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就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语句。其实自古以来,反腐倡廉就是一个永不冷却的话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司法机关可以通过普通法院的判决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英国反腐败机制》
材料四 自1938年8月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在1943年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边区政府对王震等22名克己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逐一为每份奖状题字,使受奖者感到莫大的光荣。同一次会议上,王华亭等6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建党85周年特稿:五个案例见证党的反腐之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3分) 
(2)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反腐败的方式。(3分)与材料二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什么进步之处?(4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廉政措施有何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有学者认为:从政治体制演变看,宋代是从“皇权—吏员”体制向“皇权—士大夫”体制转型的时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取士的发展完善B.重文轻武观念的影响
C.义理之学思想的浸染D.官僚体制的日益完备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
——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
(1)材料一中,历代封建统治者均利用监察制度反腐,但反腐效果不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上许之。”贞观十几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其中,扬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愈违”,岑文本“性质敦厚”……戴宵性女正,死时“宣宁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高宗永徽三年)政府颁布《唐律硫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
——摘编自主春瑜《中国反贪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唐朝反腐败的重要举措。(3分)
材料三:1927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对监督权利规定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涉及到《太原约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1 9 46年《中华民国宪法》…… 在监督官竞的机构设置土,有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行政法院,其时,国家赔偿制度开始起步,地方自治、冤狱赔偿运动对人民监督权利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南京国民政府的以竞治国、一党专政窒息了监督权利的发展空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雏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陡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利予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控告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专门监督机构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
——于洪生《权力监督——中国政治体制运行的调控机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国民政府与中共监督制度的异同。(6分)
(4)“一切历史都是当代”,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有什么认识。(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古人云:“天子之耳不能自聪,天子之目不能自明”。因此,中国古代建立了
A.监察制度B.三公制度
C.谏议制度D.选官制度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