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②皇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

【题文】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②皇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②皇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答案
【答案】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两层含义,从专制主义的角度来看,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从中央集权的角度来看,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因此这两大矛盾是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皇权与相权,因此答案为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举一反三
【题文】中国古代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
C.元朝时期D.清朝时期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四幅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状况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 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为了做到“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重大创新?(6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4分)
(2)联系唐朝中央机构设置的有关知识,比较唐朝与秦朝的变化,说明变化趋势。(4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二、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说明(  )
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汉代,此制已有流弊。地方长官选举不实,权门请托,营私滥举,因而选举之后,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文中的“此制”指的是(  )
A.察举制B.封国制
C.郡县制D.科举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