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学会把课本中的文字知识用图表、材料等多种方式呈现,是会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重要标志。请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所示中央机构开创

【题文】学会把课本中的文字知识用图表、材料等多种方式呈现,是会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重要标志。请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所示中央机构开创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学会把课本中的文字知识用图表、材料等多种方式呈现,是会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重要标志。请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1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2分)
(2)三省六部制有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完善到图二中的程度是在哪一朝代?当时中书               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各自负责的职能分别是?(4分)
(3)图三中的政治结构设计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哪一朝代?为了维护这一设计,这一朝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何种政治措施以加强皇权?(3分)
答案
【答案】(1)秦朝(1分)、秦始皇(或赢政)(2分)。
(2)隋朝、唐朝或隋唐都对(1分),决策、审议和执行(3分)。
(3)明朝(1分)、废丞相(1分)设内阁(1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天下初定,秦王嬴政自感功高盖世,确立皇帝制度, “皇帝”之称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图一中所示中央机构反映的是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有左、右二丞相。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丞相,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是秦朝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2)三省是指中国古代皇帝之下的三个最高政务中枢机构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合称。魏晋南北朝时,三省之制业已形成。隋正式确立三省同为相府,三省长官共为宰相的格局。唐进一步完善,形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的权力运行方式,确立了三省相互制约的政府体制。但由于最高权力始终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最后决定权无不取决于皇帝。
(3)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集中央权力于皇帝,废除丞相制,权分六部。但“政皆独断”却又造成政务丛集于一身的矛盾。于是朱元璋又置诸殿阁大学士,收阅奏章,批发文稿,协助皇帝办理政务。明成祖时期,选翰林院讲读、编撰等入阁,参与机务,称内阁,无官属。尽管内阁权力日盛,但毕竟不同于宰相制。后者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权力与前代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明朝创立内阁。
举一反三
【题文】在元代行省制度下,今北京、天津等地区属于
A.尚书省直辖地B.中书省直辖地
C.宣政院辖地D.理藩院辖地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             ④掌控地方赋税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唐高宗时期,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它颁行前需要经过(    )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B.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