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把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水稻根系微生物中,通过指导合成固氮所需的固氮酶,进而起到固氮作用,从而使水稻需氮量降低1/5,减少了氮肥的施用量,而更为理想的

日本科学家把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水稻根系微生物中,通过指导合成固氮所需的固氮酶,进而起到固氮作用,从而使水稻需氮量降低1/5,减少了氮肥的施用量,而更为理想的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日本科学家把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水稻根系微生物中,通过指导合成固氮所需的固氮酶,进而起到固氮作用,从而使水稻需氮量降低1/5,减少了氮肥的施用量,而更为理想的是直接将固氮基因***到水稻细胞中,建立“水稻的小型化肥厂”,让水稻本身直接固氮,这样可以免施氮肥。这种创造品种乃至新物种的DNA***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基因工程或遗传工程。
(1)这种DNA***技术最常见的载体是_________。
A.病毒DNA B.细菌质粒 C.植物DNA D.动物DNA
(2)如果这种***能实现的话,那么固氮基因表达所转移的遗传信息的途径是________。
(3)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上述操作外,通过_______、_____等理论手段还可提高水稻的产量。
答案
(1)B
(2)
(3)获得目的基因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4)基因***(杂交)       染色体变异
举一反三
限制性同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1)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2)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3)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为什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O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其简要生产流程如下图。请回答:
(1)图中①所指的是______技术。
(2)图中②所指的物质是______,③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
(3)培养***CHO细胞时,为便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期更换_________。
(4)检测rhEPO的体外活性需用抗rhEPO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_____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基因拼接技术中,直接分离目的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鸟枪法”,又叫“散弹射击法”。这里“散弹”和“鸟”分别指的是[     ]
A.限制酶和供体细胞的目的基因
B.连接酶和供体细胞的目的基因
C.限制酶和供体细胞的标记基因
D.连接酶和供体细胞的标记基因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a转到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有关这一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随着马铃薯的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并表达
B.基因a导入成功后,将抑制细胞原有的新陈代谢,开辟新的代谢途径
C.细菌的DNA分子较小,可直接作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不需要整合到马铃薯的DNA分子中
D.目的基因来自细菌,可以不需要运载体直接导入受体细胞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基因,生物技术可对此类基因的变化进行检测。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和________。
(2)上图表示从正常人和患者体内获取的p53基因的部分区域。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会发生改变,在图中用方框圈出发生改变的碱基对,这种变异被称为_______。
(3)已知限制酶E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E分别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p53基因部分区域(见上图),那么正常人的会被切成_______个片段,而患者的则被切割成长度为________对碱基和_______对碱基的两种片段。
(4)如果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以P+表示正常基因,p-表示异常基因)。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