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极限法等.在下列研究中,可以用极限法的是(  )A.研究瞬时速度B.研究胡克定律C.探究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极限法等.在下列研究中,可以用极限法的是(  )A.研究瞬时速度B.研究胡克定律C.探究

题型:徐州模拟难度:来源: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极限法等.在下列研究中,可以用极限法的是(  )
A.研究瞬时速度
B.研究胡克定律
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D.利用速度-时间图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答案
速度的定义式是v=
x
t
,由此可知,当位移无限小时为某一位置,时间无限短时为一时刻,此时的速度便为瞬时速度,因此研究瞬时速度时采用的是极限法,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举一反三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魔方格
A.超声波的速度为v=
2x1
t1
B.超声波的速度为v=
2x2
t2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v
=
2(x2-x1)
t2-t1+2△t0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v
=
2(x2-x1)
t2-t1+△t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
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 m/s2
C.前3 s内的位移是6 m
D.3 s末的速度是3.6 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人驾驶一辆轿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先后通过路旁的相邻的路标A、B、C,已知每两个路标之间的距离相等,又已知该轿车在路标AB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0m/s,在路标BC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5m/s,则该轿车通过路标AC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通过路标AB和BC的时间之比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飞机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
(1)飞机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
(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物体M从A运动到B,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v1+v2
2
B.


v1v2
C.
v12+v22
v1+v2
D.
2v1v2
v1+v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