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飞船一飞冲天,一举成功,再次把中国人“巡天遥看一天河”的陆地梦想变成“手可摘星辰,揽明月”的太空现实,“神舟”六号飞船点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飞船一飞冲天,一举成功,再次把中国人“巡天遥看一天河”的陆地梦想变成“手可摘星辰,揽明月”的太空现实,“神舟”六号飞船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飞船一飞冲天,一举成功,再次把中国人“巡天遥看一天河”的陆地梦想变成“手可摘星辰,揽明月”的太空现实,“神舟”六号飞船点火发射时,飞船处于一个加速过程,在加速过程中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下宇航员所受支持力FN与在地表面时重力mg的比值称为载荷值。
(1)假设宇航员聂海胜和费俊龙在超重状态下载荷值的最大值为K=7,飞船带着宇航员竖直向上发射时的加速度a的最大值为多少?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
(2)“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后,进入圆形轨道稳定运行,运转一圈的时间为T,地球的半径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求这一圆形轨道距离地面的 高度H。(用R、g、T、G表示)
答案
(1)a=60m/s2(2)h= -R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N-mg=ma      (1)     (2分)
又由  K=                       (2)     (2分)
将(2)式代入(1)式可得:
mg(k-1)=ma                  (3)     (2分)
将k=7代入(3)式可得:            a=60m/s2
(2)设地球的质量为 M,飞船的质量为m ,飞船距地面高为h
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G (1)(2分)
在地球表面附近:    G=mg                    (2)   (2分)
由(1)(2)联立可解:   h= -R            (3)    (2分)
举一反三
神舟八号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假定在高度约为340Km轨道上正常运行的神舟八号飞船和通信卫星(同步卫星)做的都是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八号飞船的线速度比通信卫星的线速度大
B.神舟八号飞船的角速度比通信卫星的角速度小
C.神舟八号飞船的运行周期比通信卫星的运行周期大
D.神舟八号飞船的向心加速度比通信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n倍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表附近重力加速度的
B.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n倍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赤道表面物体向心加速度的
C.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比地球上赤道处物体的线速度大
D.如果卫星因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其半径逐渐减小,则它的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2年12月30日凌晨,我国的“神舟”四号飞船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个小时,环绕地球108圈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圆满完成了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若地球的质量、半径和引力常量G均已知,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神舟”四号飞船的    (   )
A.离地高度B.运行速度C.发射速度D.所受的向心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比,轨道半径之比,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______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______________,向心力之比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B.它的周期、速度大小不一定都相同
C.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
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必须定点在赤道上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