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国和欧盟合作的建国以来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伽利略计划“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标志着欧洲和我国都将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将结束美国全球定位

2004年我国和欧盟合作的建国以来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伽利略计划“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标志着欧洲和我国都将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将结束美国全球定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4年我国和欧盟合作的建国以来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伽利略计划“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标志着欧洲和我国都将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将结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在世界独占鳌头的局面.据悉“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将由30颗轨道卫星组成,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4×104 km,倾角为56°,分布在3个轨道上,每个轨道面部署9颗工作卫星和l颗在轨预备卫星.当某颗卫星出现故障时可及时顶替工作.若某颗预备卫星处在略低于工作卫星的轨道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预备卫星的周期大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大于工作卫星的速度
B.预备卫星的周期小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小于工作卫星的速度
C.为了使该颗预备卫星进入工作卫星的轨道上,应考虑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后喷气,通过反冲作用从较低轨道上使卫星加速
D.为了使该颗预备卫星进入工作卫星的轨道上,应考虑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前喷气,通过反冲作用从较低轨道上使卫星减速
答案

A、B设地球的质量M,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则有G
mM
r2
=m
v2
r
,得到卫星的速度v=


GM
r
,周期T=
2πr
v
=2πr


r
GM
,可见,卫星的轨道半径r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则预备卫星的周期小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大于工作卫星的速度.故AB错误.
C、D为了使该颗预备卫星进入工作卫星的轨道上,必须使卫星加速,做离心运动,则应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后喷气.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举一反三
行星A和行星B的质量之比MA:MB=2:1,半径之比RA:RB=1:2,两行星各有一颗卫星a和b,其圆形轨道都非常接近各自的行星表面.若卫星a运行周期为Ta,卫星b运行周期为Tb,则Ta:Tb为(  )
A.1:4B.1:2C.1:1D.4: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宇航员乘飞船前往A星球,其中有一项任务是测该星球的密度.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结合已知量有同学为宇航员设计了以下几种测量方案.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当飞船绕星球在任意高度运行时测出飞船的运行周期T
B.当飞船绕星球在任意高度运行时测出飞船的运行周期T和飞船到星球的距离h
C.当飞船绕星球表面运行时测出飞船的运行周期T
D.当飞船着陆后宇航员测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阅读了“火星的现在、地球的未来”一文,摘录了以下资料:
①根据目前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可知,万有引力常量在极其缓慢地减小;②火星位于地球绕太阳轨道的外侧;③由于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几乎相同,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也几乎相同,所以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根据该同学摘录的资料和有关天体运动规律,可推断(  )
A..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缓慢减小
B..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缓慢增加
C..火星上平均每个季节持续的时间等于3个月
D..火星上平均每个季节持续的时间大于3个月
题型:台州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天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平台,“嫦娥一号”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两颗卫星分别在地球和月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半径约是地球半径的
3
11
,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1
81
.由此判断二者在运行过程中(  )
A.“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较小
B.“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C.“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较小
D.“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较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由24颗卫星组成,卫星分布在等分地球的6个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上又分布有4颗卫星,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000km.我国自行建立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颗卫星组成,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比较这些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的质量必须相同,否则它们不能定位在同一轨道上
B.GPS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有较小的运行速度
C.GPS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有更大的加速度
D.GPS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周期更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