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MN是斜槽,N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

(8分)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MN是斜槽,N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8分)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MN是斜槽,N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与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

①若A球质量为,半径为;B球质量为,半径为,则(    )
A.,     B. ,
C.,   D. ,
②以下提供的器材中,本实验必需的有(    )
A.刻度尺       B.打点计时器     C.天平      D.秒表
③A球每次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滚下,这是使                       
④设A球的质量为,B球的质量为,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
① C ② AC ③保证每次碰撞前初速度相同 ④
解析

试题分析: ①为了使两球发生正碰,两小球的半径要相同,即;在小球在斜槽末端碰撞过程中水平方向满足动量守恒定律有:,两球若发生弹性碰撞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解得:,要使碰后A球不反弹有速度,则,即,故选C。
为碰前A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为碰后A球的位置,为碰后B球的位置,碰撞前入A球的速度,碰撞后A球的速度,碰撞后B球的速度,若,则表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带入数据得,所以需要测量质量和水平位移,用到的仪器是直尺、天平.
③小球每次应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保证初速度相同。
④根据落点可得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
举一反三
有输出电压恒为6V的电源一个,最大电阻为20Ω的滑线变阻器一个,最大电阻为999.9Ω的电阻箱一个,规格是“6V,6W”的红灯及“4V,4W”的绿灯各一个,开关一个。请设计一个电路,用滑线变阻器来控制灯的明暗变化,要求滑线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移动时,红灯由正常发光逐渐变暗直至熄灭,而绿灯由熄灭到越来越亮直至正常发光。

(1)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
(2)请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待测电阻Rx(阻值约5Ω左右),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直流电流表A(0~100mA,内阻为25Ω)
B.直流电压表V(0~3V,内阻为5kΩ)
C.滑动变阻器R1(0~20Ω,1A)
D.滑动变阻器R2(0~1kΩ,0.1A)
E.电源(电动势约为3V,内阻不计)      F.开关和若干导线
(1)若要求在实验中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从0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仪器代号),

(2)实验时,某同学使用的是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档来测电流,示数如图乙所示(丙为指针所在区
域部分的放大图),读数为           mA。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两个可变的电阻R1和R2按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可用来调节通过灯泡上的电流大小。如果R1<<R2,则(a)、(b)两图中起粗调作用的变阻器是(另一个是起微调作用)(   )
A.(a)图中R1起粗调作用, (b)图中R2起粗调作用
B.(a)图中R2起粗调作用, (b)图中R1起粗调作用
C.(a) 、(b)两图中都是R2起粗调作用
D.(a) 、(b)两图中都是R1起粗调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分)某电子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将该电子元件与一个R=8Ω的电阻串联,再接至电动势E=3V,内阻r=2Ω的电源上,则电路中电流I=_   mA。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有一内阻未知(约20 kΩ~ 60kΩ)、量程(0~ 10V)的直流电压表。
①某同学想通过一个多用表中的欧姆档,直接去测量上述电压表的内阻,该多用表刻度盘上读出电阻刻度中间值为30,欧姆档的选择开关拨至倍率“×1K”档,先将红、黑表笔短接调零后,选用下图中   方式连接(填“A”或“B”)。

②在实验中,欧姆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可计算出欧姆表中电池的电动势为       V。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