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1日,长江三峡开始下闸蓄水,到2009年三峡工程最后完工时,水库水面将达到175m高度.为了防洪的需要,在洪水到来前,要开闸放水,把水位降至145

2003年6月1日,长江三峡开始下闸蓄水,到2009年三峡工程最后完工时,水库水面将达到175m高度.为了防洪的需要,在洪水到来前,要开闸放水,把水位降至145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3年6月1日,长江三峡开始下闸蓄水,到2009年三峡工程最后完工时,水库水面将达到175m高度.为了防洪的需要,在洪水到来前,要开闸放水,把水位降至145m,如图所示.这145m~175m之间的库容称为防洪库容,它有221.5亿m3,这样就能有效地把上游的洪水拦住,大大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如果把1g食盐(NaCl)溶化在221.5m3的水中,平均每升水中含有多少Na离子?(已知NaCl的摩尔质量为M=58.5g/mol)

 
答案
4.6×108
解析

1g食盐含有的分子数为N=6.0×1023/58.5=1.03×1022(个),
平均每升水中含有的食盐分子数为n=1.03×1022/(221.5×108×103)=4.6×108(个).
举一反三
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的运动,下面的哪些说法与观察到的结果相符?
A.制成的悬浮液体静置的时间越长,花粉微粒的运动越微弱
B.花粉的颗粒越大,运动越剧烈
C.环境的温度越高,花粉的运动越剧烈
D.跟踪某个具体的花粉颗粒,它的运动总是没有规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所有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之所以称为热运动,其原因是
A.分子的运动只有热时才有,冷时即停止
B.分子的运动在温度高时剧烈,而在0℃以下则停止
C.分子的运动在温度高时剧烈,在趋近绝对零度时停止
D.分子的运动永不停止,但温度越高越剧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哪些可以用分子热运动来解释(    )
A.长期存放煤的地方,地面1 cm深处的泥土变黑
B.炒菜时满屋子都可以闻到香味
C.大风吹起地面上的尘土到处飞扬
D.食盐颗粒沉在杯底,水也会变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B.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C.当r→∞时,分子势能最小
D.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阶段其分子势能越来越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与温度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越加剧烈
C.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无关
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激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