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宋时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风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烁不定,是及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

我国南宋时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风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烁不定,是及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我国南宋时的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叙述道:“凡风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烁不定,是及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所五色也.”文中所述是下列哪种光现象                                        (  )
A.反射B.色散
C.干涉D.衍射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光学知识与语文知识的综合题.这段古代汉语的大致意思是:大体上风雨过后,天气转晴.有时会有没蒸发掉的水珠,它们点缀在草木枝叶之上,阳光照着它们,它们便呈现出五种色彩,并不停地闪烁.这是太阳光的颜色呈现在水珠上,并不是雨露水珠有五种颜色.以上现象是白光经过水珠多次折射造成的,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正确选项为B.
举一反三
如图4所示,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的三棱镜,里面是真空的,一束白光从三棱镜的一侧,以较小的入射角射入棱镜后,经棱镜折射在光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当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消失,则(          )
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D.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红、绿、黄三条入射光线,分别沿与三棱镜的底面平行的方向射向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从三棱镜的另一个侧面射出,且出射光线交于三棱镜底边延长线上的三点,三点到三棱镜底边中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则(   )
A.s1=s2=s3B.s1<s2<s3
C.s1>s2>s3D.s1>s3>s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薄玻璃片制成一个中间空的三棱镜放入水中,当一束白光从一个侧面斜射入并从三棱镜通过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各色光都向顶角偏折
B.各色光都向底面偏折
C.红色光的偏折角比紫光的大
D.红色光的偏折角比紫光的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这说明(   )
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不同
B.在同一介质中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
C.在同一介质中红光的光速比紫光大
D.每种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都会分成几种颜色的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等腰三棱镜的顶角是30°,光线垂直于棱镜的一个腰面射入棱镜,从另一面射出时,出射光线偏离原来光线30°角,则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
A.B./2C./3D.3/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