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面词语为诱发点,分别扩展为一个不少于30字的比喻句。(6分)(1)诱发点一:雨      雨声(2)诱发点二:母亲    一棵树

以下面词语为诱发点,分别扩展为一个不少于30字的比喻句。(6分)(1)诱发点一:雨      雨声(2)诱发点二:母亲    一棵树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以下面词语为诱发点,分别扩展为一个不少于30字的比喻句。(6分)
(1)诱发点一:雨      雨声(2)诱发点二:母亲    一棵树
答案
⑴细柔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雨声如春蚕咀嚼桑叶
一般嘈嘈切切地将白昼的一点余光啃噬殆尽。
雨滴接踵而至,滴在瓦片上,丁丁当当的雨声,如同古筝,
清脆而韵味十足地向四方弥漫。(柔)
雨势急骤,雨声也变得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一般,
又如两军交锋,鼓声不绝。 (形声喻)(刚)
⑵母亲是一棵柳树。春天披一身鹅黄的,炎夏里撑一片浓阴,
安安静静地生长在每个人的视野里,那样普通,那样平凡
母亲是一棵冬青树,她独对严寒笑迎风雪,历尽寒暑风雨,
却依然不枯不谢不恨不悔。(抓特点喻)各3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如写雨,可从形状,声音,韵味等方面来写。写母亲与树,要找出相同点,如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4分)
成都是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我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壹行茗。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茶倌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采喝。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茶馆里竹制的扶手椅是几千年人体工程学的光辉成果,完全符合人的关节屈仲,又不像沙发或躺椅使人昏昏欲睡,你舒适地坐上一整天也不疲倦。
概括: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提取下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概括达尔文的研究、成书过程。(4分)
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充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关键词: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对话,在横线上补写出合适的语句。(4分)
①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不料那妇人却高傲地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
头脑灵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                          。”
②***是一位博学多谋、辩才杰出、富有幽默感的人。在长期对外交际中,***以幽默一次次地巧解人意,化险为夷,深受众人的敬佩。
—次,他接见美国记者,对方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呢?” 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叫马路。”对方又问:“总理阁下,在美国,人们都是抬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都低着头走路呢?”他又微笑道:“                                              
                                                。” 寥寥数语,使对方哑口无言。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扩写下面一段话,使之情境更丰富,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5分)
家乡的小河,奔流在村头,我的乡情就溶在那清清的河水中。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请将首联改写成一段写景的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语言生动,形象,字数不少于200字。(15分)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