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与弟子们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论”读lún,选择、摘录之意

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与弟子们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论”读lún,选择、摘录之意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与弟子们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论”读lún,选择、摘录之意。《季氏将伐颛臾》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B.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衍生出自己的“仁政”观。孟子善于运用举例说理的方法,如《寡人之于国也》所用的“五十步笑百步”、“非我也,兵也”等例子,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使说理生动而深刻
C.剧本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展开矛盾、发展剧情的。它要求人物的独白和对话,不仅显示出人物的年龄、职业、地位等,还要准确生动的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就是我们所说的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D.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举一反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果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作品有短篇小说《悲惨世界》,长篇小说《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等。
B.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品有《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雷雨》。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D.《我有一个梦想》作者马丁·路德·金是美国浸礼会牧师,非暴力民权运动领袖,获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后遇刺身亡。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元妃省亲回宫,为了大观园美丽的景致不寥落,下谕叫贾府中能诗会赋的姐妹及宝玉等住入园中:林黛玉住潇湘馆,薛宝钗住蘅芜苑,迎春住缀锦楼,探春住秋爽斋,惜春住蓼风轩,李纨住稻香村,宝玉住怡红院。
B.宝钗生日会上,众人吃酒看戏,凤姐说贾母喜爱的小旦龄官像一个人,大家猜到了,都不说,只湘云说出这个人就是黛玉,宝玉忙使眼色叫湘云别说却来不及了,惹得湘云和黛玉都不痛快。
C.葛朗台活到82岁,患了疯瘫症,不得不让女儿参加管理田产的事情,他不能走动,坐在轮椅上指挥女儿把一袋袋金币藏好,将贮藏室钥匙也交给欧也妮保管。临死前,神甫来做临终法事,葛朗台想抓住神父的手,这一下的努力最终使他送了命。
D.查理发财以后为了追求侯爵小姐,拒绝为父亲还债,并且写信给欧也妮,要和她分手。在这种情况下,欧也妮一方面伤透了心,一方面拿出了150万法郎交给蓬风先生,委托他还清叔叔生前欠下的债务,以便让查理能恢复名誉。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请任选一组题目作答,并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填涂并答题。本大题2小题,共6分
第一组:
小题1: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写的是哪两位主人公?(   )(2分)
A.探春、迎春B.宝钗、黛玉C.元春、黛玉D.宝钗、惜春
小题2:简答题(50字以上)(4分)
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请简述传说情节。
第二组:
小题3:在“如鱼得水”这个典故里,刘备把自己比做“鱼”,把谁比作“水”(  )(2分)
A.关羽 B.诸葛亮C.张飞D.赵云
小题4:《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________,孙少安的家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个具体的人名即可)(4分)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具有十分明确的道德意图,有着净化人灵魂的巨大的道德力量。
B.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主张诗歌“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徐志摩很好的实践了这一主张,而不是新月派的戴望舒也深受“三美”主张的影响。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合称为“春秋三传”,《荆轲刺秦王》就是其中的名篇。
D.《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形式;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