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近期在北京、深圳等地的交管部门对违反交通信号的行人处以10元或20元人民币的罚款。可是在南京,有一位大妈面对交警要求绕行的劝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近期在北京、深圳等地的交管部门对违反交通信号的行人处以10元或20元人民币的罚款。可是在南京,有一位大妈面对交警要求绕行的劝导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近期在北京、深圳等地的交管部门对违反交通信号的行人处以10元或20元人民币的罚款。可是在南京,有一位大妈面对交警要求绕行的劝导,只是淡定回复:“人生能有多少个几百米!”而4月16日,又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边闯红灯边面对交警说:“我都闯了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
一位交警人士告诉记者说,处罚存在难度,主要还是以劝阻、教育为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拟将行人闯红灯从以往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罚款”改为“处一百元罚款”。
对于处罚行人“闯红灯”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对行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关键。首先,从大妈的话里得知,闯红灯这一行为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使然,而习惯的改变,除了用制度约束外,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宣传教育,让闯红灯可能导致危害的严重性深入人们的脑海。其次,罚款只能治表,没能从心理上扭转人们的观念。再次,政策要考虑执法过程和执法成本,就目前的警力来说,只能靠批评教育而不是靠罚款。示例二:加大处罚力度才有可能根除闯红灯这个顽疾。首先,长期的“批评教育”对闯红灯的行人来说已有了抗药性,必须换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次,罚款可以对闯红灯者在较短时间内起到警醒和约束作用。当然,不能“挠痒痒”般象征性地处罚,而是要让违法者“伤筋动骨”,以致产生畏惧。低廉的违法成本,反而会助长某些人想试一试的侥幸心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评论的对象是“处罚行人‘闯红灯’的做法”,不是评论“闯红灯”,确定观点时应注意保证观点的完整性,否则评论就难以展开。支撑观点的理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处罚”这一形式对于改变“闯红灯”现象的效果,支持处罚则以“乱象用重典”为理由,反对处罚则以“治标不治本”为理由。二是“处罚”这一形式的可操作性,支持处罚则以“现场执法”为理由,反对处罚则以“引发交通混乱”为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阅读日”。某媒体机构对中国人的阅读现状做了相关调查,其中两项数据如下:
材料一
2012年中国人平均阅读量
专业图书(本)
新闻娱乐报刊(份)
其他期刊(份)
4.39
77.2
6.56
【注】 统计对象为18~70周岁人群。
材料二
2012年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对比
以色列
韩国
日本
美国
中国
64
11
8.45
7
4.39
【注】 单位为本。
小题1:以上两则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反映了中国人在阅读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阐述你对此问题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将下列各句按一定的顺序排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3 分)
①这场运动,因为其广阔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崛起的光辉史册。
②作为“四月青年”的一员,当我今天在此纪念和反思这场运动时,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千言万语难以述尽。
③在那个为我们今天所不断回溯、不断给予我们新的启示与力量的春天。
④在这场运动之中所凝聚和锻炼出来的这代青年,被人们亲切而光荣地称为“四月青年”。
⑤我有幸和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起,共同参与和见证了一场捍卫“精神中国”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
正确的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即可)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 分)
广东省政协委员李定安认为,对于山寨产品,不能因为受老百姓欢迎就支持,就纵容。而全国人大代表二月河在接受《东方今报》采访时表示,“山寨文化”之所以大有市场,就是因为它适应了广大草根阶层的消费需求。
对于“山寨文化”,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在厦门五星级风景区鼓浪屿,一波“创意”店名,可谓风起云涌,它的“潮头”当属龙头路上的“陈罐西式茶货铺”。这家2010年就已经开业的茶货铺由于有大量罐装茶叶,再加上合作商姓陈,于是店主灵机一动,取了这么个店名。去年年初,这个特别的店名在微博的转发下一炮而红。一家走红,万家跟风。继“陈罐西”之后,“周星瓷器店”“张伯芝华士酒吧”“张伯芝士汉堡店”等借用明星名字谐音的店名纷纷出现,甚至连卖香肠的流动摊点,都打起了“谢亭疯烤香肠”的旗号。几个月前,龙头路一家正在装修的茶店,以其“联邦调茶局”之名再次引燃网络。
对发生在鼓浪屿的“创意”店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述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50字左右)(5分)
我国1400年左右的考试史,其中,长达1300年的科举考试是作文分占100%的。从民国开始,到1949年,近40年中,作文分占100%是屡见不鲜的;知识、阅读题型间或有一些,只是某种点缀(如古典诗文的标点和翻译,古典文献名称的解释),从来就没影响作文分占压倒的局面。1952年开始统一高考以后,百分比仍然没有多大改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文分值占70%~80%(折合成今天的分值应该是105~120分)。例如1955年和1956年作文分占80%,1957 年作文分占100 %。
——摘自郑也夫《重回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
对于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