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9分)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檇李,射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9分)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檇李,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9分)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檇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师败,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发精兵击越悉:尽,全部。
B.卑辞厚礼以之遗: 赠送。
C.振贫死,与百姓同其劳吊: 慰问。
D.乃大夫种于吴王见: 接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兴师伐越今其智乃不能及
B.种还,报勾践秦亦不城予赵
C.越袭击吴师项王留沛公与之饮
D.越王乃葬吴王诛太宰嚭今行无信,秦未可亲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越王勾践知道吴太宰嚭贪婪,因此在战败之后,想到了派大夫文种偷偷送给他美女和珠宝玉器的计策,在太宰嚭的劝说下,吴王最终赦免了越王勾践。
B.越王勾践欲先发制人攻打吴国,范蠡认为攻战是违背道德的,提醒越王逆德而谋会有不利,勾践不听,结果有了会稽之耻。
C.文种本已说动夫差答应越国的求和,但因伍子胥劝谏说:“上天把越国赏赐个吴国,不答应他。”首次求和并未取得成功。
D.允常死后,吴王阖庐兴兵伐越,越王勾践用敢死之士在阵前自***的战术,击败吴王于檇李,阖庐被射伤,死前嘱咐儿子勿忘复仇。
小题4: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5分)
(2)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5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1)(我们)现在不灭掉越国,以后必定后悔莫及。勾践是贤明的君主,大夫种、范蠡都是贤能的大臣,如果勾践能够返回越国,必将发动叛乱。
(2)(文种)跪在地上边向前行边叩头说:“君王的亡国臣民勾践让文种大胆地告诉您:勾践请您允许他做您的奴仆,允许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见:引见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表承接,于是/表转折,却;B项,介词,把;C项,介词,趁机/连词,于是; D项,连词,表并列,不译/连词,表假设,不译。
小题3:
试题分析:越王勾践本不知道吴太宰嚭贪婪。
小题4:
试题分析: 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勾践贤君:判断句。若:如果。反:同“返”。为:动词,发动。(2)膝行:跪在地上边向前行。顿首:叩头。亡臣:亡国之臣民。敢:大胆地。
参考译文
(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庐听说允常去世,就举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派遣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勇士们)排成三行,冲入吴军阵地,大呼着自刎身亡。吴国的士兵(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越军趁机袭击了吴军,吴军在檇李被打败,(越军)射伤吴王阖庐。阖庐在弥留之际告诫儿子夫差说:“千万不能忘记越国。”
越王勾践三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便打算在吴国未发兵之前去攻打吴国。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争先打仗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阴谋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举兵(进军吴国)。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率领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在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
越王对范蠡说:“因为没听您劝告的缘故才落到这种地步,对这怎么办呢?”范蠡回答说:“您对吴王要谦卑有礼,派人给吴王送去优厚的礼物,(如果他)不答应,您就亲自前往事奉他,把自身也抵押给吴国。”勾践说:“好吧!”于是派大夫文种去向吴求和,(文种)跪在地上边向前行边叩头说:“君王的亡国臣民勾践让我大胆地告诉您:勾践请您允许他做您的奴仆,允许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吴王将要答应文种。子胥对吴王说:“上天把越国赏赐给吴国,不要答应他。”文种回越后,将(情况)告诉了勾践。勾践想***死妻子儿女,焚烧宝器,亲赴疆场拼一死战。文种阻止勾践说:“吴国的太宰嚭十分贪婪,(我们)可以用重财诱惑(他),请您允许我暗中去吴国同他谈谈。”于是勾践便让种给太宰嚭献上美女珠宝玉器。嚭欣然接受,于是就把大夫种引见给吴王。种叩头说:“希望大王能赦免勾践的罪过,(我们越国)将把世传的宝器全部送给您。(如果)不能侥幸得到赦免,勾践将把妻子儿女全部***死,烧毁宝器,率领他的五千名士兵与您决一死战,您也将付出相当的代价。”太宰嚭借机劝说吴王:“越王已经服服贴贴地当了臣子,如果赦免了他,将对我国有利。”吴王又要答应种。子胥又进谏说:“现在不灭掉越国,以后必定后悔莫及。勾践是贤明的君主,大夫种、范蠡都是贤能的大臣,如果勾践能够返回越国,必将作乱。”吴王不听子胥的谏言,终于赦免了越王,撤军回国。
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苦心经营,深思熟虑,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对自己)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未有荤菜,不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降低身份,谦恭待贤,优待宾客,救济穷困,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
……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军失败,(吴王夫差自***)越王于是安葬了吴王,***死了太宰嚭。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欲北渡,乃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府符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正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选自《后汉书·杜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诛逆贼杨异等降:使……投降
B.闻贼欲北渡规:谋划
C.诗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雅:儒雅
D.视事七年,正化大行视事:任职
小题2:下列各句均能表现杜诗尽心朝廷,谠言善策的一项是(3分)
①遂格***广,还以状闻         ②诗雅好推贤
③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④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
⑤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⑥更使时,辟大司马府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部署军队,带领冲锋陷阵的骑兵,消灭了敌人。
B.当时萧广放纵士兵不法,百姓惶恐不安。杜诗立即向萧广晓喻利害,但他仍旧我行我素,于是杜诗上报朝廷而击***了萧广。
C.任南阳太守期间,杜诗生活节俭,廉洁公正,诛***强暴,树立威信,并且还擅长计划谋略,爱惜民力,为民造福,因而百姓热情地讴歌他。
D.杜诗虽身为地方官,但一心为朝廷着想,忠直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上奏。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每句5分)
(1)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
(2)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刘珙字共父。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言者逐之。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中书舍人。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曰:“再缴则累张公。”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数十州***然。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北茶盗数千人入境,疆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死。”揭榜谕以自新,声言兵且至,令属州县数千人食,盗果散去,其存者无几。珙乃遣兵,戒曰:“来毋亟战,去毋穷追,不去者击之耳。”盗意益缓。于是一战败之,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余隶军籍。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十六万六千斛。禁止上流税米遏籴,得商人米三百万斛。贷诸司钱合三万,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 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贷者不取偿。起是年九月,尽明年四月,阖境无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既又手书诀栻与朱熹,其言皆以未能为国报雪仇耻为恨。薨,年五十七,谥忠肃。
珙居家孝,丧继母卓氏,年已逾五十,尽哀致毁。内外功缌之戚,必素服以终月数。喜受尽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注:①言者:指谏官。②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言者逐之风:通“讽”,暗示
B.存中命乃寝:停止
C.令属州县数千人食具:准备
D.置场平价振粜:买米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珙为人刚正的一组是(3分)
①召礼官会问,珙不至     ②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③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 ④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⑤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  ⑥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珙治盗不失仁爱。他认为茶盗非必死之寇,应晓之以理,振之以威,令其自行散去;告诫部下不急攻来者,不穷追逃者;击溃茶盗后,只诛***首恶,而让其余人从军。
B.刘珙关心民生疾苦。淳熙二年,刘珙所辖地区水旱交互为患,他上奏朝廷免除百姓夏秋两季的钱粮赋税,多渠道征集粮食,确保米价平稳,全境百姓因此不至于流离失所。
C.刘珙忧劳国事。抱病之后,他仍进言朝廷召用忠诚纯良、才学深厚的人士来担负重任、补纠缺失;在写给张栻与朱熹的诀别信中,他深深遗憾未能为国报仇雪恨。
D.刘珙为人孝顺明礼。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他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2)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所记愿:希望B.覆溺之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D.显用之常:曾经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予发书按图
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
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
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
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小题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小题5:《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请在方格里填写《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文句。(3分)
小题6: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谈谈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200字左右)(1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杨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凑按治,杖***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罢仁寿令,豪纵,犯法数:屡次。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制裁
C.凑按治,杖***之,远近称 伏:认罪。D.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部属罗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小题4:(1)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译文:
(2)   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文学徐君家传
[清]魏禧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1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暮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家既落,君委曲以秦甘旨,故乡望公2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3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侍矣。”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晙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硎节)
【注】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②乡望公:对徐谦尊父亲的尊称。③鼎革:指改朝换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科兄弟科:分摊
B.全活甚众全:全部
C.其女字君从子字:许嫁
D.纠里中壮士为守御纠:聚集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小题3:以下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谦尊侠义之风的一组是
①君天姿英敏,读书观大略
②好施与,矜然诺
③广义田以资通区
④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
⑤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
⑥每闻盗则挺身出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③④⑥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境中落后,徐谦尊悉心奉养父亲,想方设法维持家庭生计,极尽孝悌之义。
B.徐谦尊为人重义轻财,亲贤友善。明亡后,他资助州郡中有名望的忠义之士,不计个人利害。
C.作者认为,徐谦尊在群盗大起之际,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方百姓,最终被害,是值得敬佩的游侠士。
D.文章选用多个典型事例,有叙有议,肯定了徐谦尊这类人在乱世中对国家的积极作用。
小题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3分)
(2)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2分)
(3)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