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京城闤闠①之区,窃盗极多,踪迹诡秘,未易根缉。赵尚书尹临安日,有贼每于人家作窃,必以粉书“我也”三字于门壁,虽缉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京城闤闠①之区,窃盗极多,踪迹诡秘,未易根缉。赵尚书尹临安日,有贼每于人家作窃,必以粉书“我也”三字于门壁,虽缉捕甚严,久而不获。“我也”之名,传京邑。不曰捉贼,但云捉“我也”。 一日,所属解一贼至,谓此即“我也”。亟送狱鞫勘,乃略不承服,且无赃物可证,未能竟此狱。其人在禁,忽密谓守卒曰:“我固常为贼,却不是‘我也’,今亦自知无脱理,但乞好好相看。我有白金若干,藏于保叔塔上某层某处,可往取之。”卒思塔上乃人迹往之冲,意其相侮。贼曰:“勿疑,但往,此方作少缘事,点塔灯一夕,盘旋经夜,便可得矣。”卒从其计得金,大喜。次早入狱,密以酒肉与贼。越数日,又谓卒曰:“我有器物一瓮,置侍郎桥某处水内,可复取之。”卒曰:“彼处人闹,何以取?”贼曰:“令汝家人以箩贮衣裳,桥下洗濯,潜掇瓮入箩,覆以衣,舁②归可也。”卒从其言,所得愈丰。次日,复劳以酒食。卒虽甚喜,而莫知贼意。 一夜至二更,贼低语谓卒曰:“我欲略出,四更尽即,决不累汝。”卒曰:“不可!”贼曰:“我固不累汝,设或我不复,汝失囚必至配罪,而我所遗,尽可为生。苟不见从,却恐悔吝有甚于此。”卒无奈,遂纵之去。卒坐以伺,正忧恼间,闻檐瓦声,已跃而下,卒喜,复桎梏之。甫旦,启狱户,闻某门张府有词云:“昨夜三更,被盗失物,其贼于府上写‘我也’三字。”尹抚案曰:“几误断此狱,宜乎其不承认也。”止以不合犯夜,从杖而出诸境。狱卒回,妻曰:“半夜后闻叩门,恐是汝归,亟起开门,但见一人以二布囊掷户内而去,遂藏之。”卒取视,则皆黄白器也。乃悟张府所盗之物,又以赂卒。贼竟逃命。虽以赵尹之明特,而莫测其奸,可谓黠矣。 卒乃以疾辞役,享从容之乐终身。没后,子不能守,悉荡焉,始与人言。 (选自宋代沈淑《谐史》) 注:①闤闠(huán huì)市区 ②舁(yú):抬。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尚书尹临安日尹:担任……府尹 | B.但乞好好相看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相当于“我” | C.而我所遗,尽可为生遗:赠送 | D.享从容之乐终生从容:不慌不忙 |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我也”逃脱计划的一组是(3分) ( ) ①我固常为贼,却不是‘我也’ ②虽缉捕甚严,久而不获 ③我有白金若干,藏于保叔塔上某层某处,可往取之。 ④覆以衣,舁归可也 ⑤卒无奈,遂纵之去 ⑥昨夜三更,被盗失物,其贼于府上写‘我也’三字。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京城繁华市区,有一贼每次在人家中作案后,一定用白粉在门壁上写下“我也”三字,虽然追捕很严,但还是久久捉拿不到。 | B.贼人让牢卒放他出去并告诉他回一定有宝物相赠,牢卒很痛快的答应了,贼人如约回,牢卒非常高兴,重新给贼人加上镣铐。 | C.贼人让牢卒去保叔塔某层取白金,牢卒起初以为他在戏弄自己不去,贼人告诉他那里正作佛事,点燃塔灯一宿,逗留一整夜,就可以得到手了。牢卒听从了贼人的计谋,果然得到白金。 | D.贼人半夜到牢狱卒的家里,把两个布袋丢在屋里就走了,牢卒后打开一看,都是金银器皿,才知道是张府被盗走的东西,又用它贿赂牢卒,贼人竟因此逃脱性命。 |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亟送狱鞫勘,乃略不承服,且无赃物可证,未能竟此狱。(5分) (2)几误断此狱,宜乎其不承认也。(5分)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马上送到监牢审讯,他却一点也不承认,又没有赃物可作证明,于是不能了结此案。 (2)差点儿错断这个案子,他不承认是应该的啊。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D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贼人多次赠送牢卒宝物可知,从容:生活优裕。所以选D。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②说“我来也”盗术高超。⑤说的是“卒”。所以选C。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一定有宝物相赠,牢卒很痛快的答应了”与原文内容不符,由原文内容可知,这次,贼人并没有赠送宝物,而且牢卒开始也不是很痛快答应。所以选B。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亟”“立刻、马上”,“乃”表转折,“略”译为“完全”,“竟”为“结束、了结”,“狱”为“案件”。“狱”是“案件”,“宜乎其不承认也”是主谓倒装。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题3分)。 宣惠王五年,张仪相秦。十六年,秦败韩脩鱼,虏得韩将宧、申差于浊泽。韩氏急,公仲谓韩王曰:“与国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将西购于秦。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已也。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不大病也。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不穀国虽小,已悉发之矣。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韩王闻之大说,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虚名,而轻绝强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轻欺强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韩王不听,遂绝于秦。秦因大怒,益甲伐韩。大战,楚救不至韩。十九年,大破我岸门。太子仓质于秦以和。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是岁,宣惠王卒,太子仓立,是为襄王。(《史记·韩世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西购于秦购:通“媾”,讲和 | B.韩必德王也德:感激 | C.乃警四境之内警:警告 | D.楚不大病也病:担忧.担心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楚王闻之大恐秦之欲伐楚久矣 | B.韩王不听,遂绝于秦虏得韩将宧.申差于浊泽 | C.乃警四境之内乃止公仲之行 | D.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秦因大怒 | 小题3: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陈轸军事谋虑的一组是( ) ①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 ②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 ③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 ④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 ⑤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 ⑥太子仓质于秦以和。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惠王十六年,秦军打败韩军。公仲向韩王进谏,建议韩王以一城为代价向秦国求和,和秦军共同南下攻打楚国。 | B.面对秦国的威胁,陈轸为楚王提供了联合韩国共同抵抗秦国的军事策略,最终使楚国逃过一劫,没有被秦国攻打。 | C.当韩国放弃联秦攻楚的计划后,秦国非常愤怒,增加兵力攻打韩国,楚国没有派出救兵,韩国在岸门被秦国打败。 | D.由于韩王没有采纳相国公仲的意见,导致韩军战败,使太子仓成为秦国的人质,等宣惠王去世后,太子仓掌握大权,继位称王。 | 小题5:断句和翻译(共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选自《报任安书》)。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共7分)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分) 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段)太尉①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②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③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出如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皆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④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督责益急,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終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徵,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选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有删改) 注:①段太尉:即段秀实,追赠“太尉“,谥号忠烈。 ②汾阳王:郭子仪。 ③窜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把名字列入其中。 ④戢:jí,管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领行营节度使领:领导 | B.既署一月署:暂时代理 | C.为白尚书,出听我言白:禀告 | D.然终不以在吾第第:住宅,府第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且大乱,若何臣死且不避 | B.吏以告泚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 C.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 D.何敢言我何故而至此 | 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公幸教晞以道A.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C.不然,籍何以至此 | 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段太尉做泾州刺史时,汾阳王的儿子郭晞率军借驻在邠州,放纵士兵干强横不法的事,邠州节度使白孝德敢怒不敢言,段太尉愿替他治乱。 | B.段太尉以都虞候的身份到邠州,先是抓了郭晞部下犯事的十七人,并砍头示众,后仅带一跛足的老兵前往军营,说服郭晞,邠州从此无祸乱。 | C.大将军焦令谌强掠民田,旱年逼租,农夫就到做泾州营田官的段太尉那里告发他,后被蛮横的焦令谌毒打,段太尉很悲痛,亲自为伤者疗伤喂饭,并替他还租。 | D.段太尉无奈之下接受了朱泚送的三百匹大绫,但并未留在家里,而是送到自己供事的司农治事堂,放在了屋梁上。直到朱泚谋反,太尉死,此物还原封未动。 | 小题5:翻译(6分)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2)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珪,宇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大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珪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曰:“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 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曰:“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口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 (选自《新唐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恬于所遇,交不苟合苟:苟且 | B.每存规益,帝益任之益:更加 | C.伎不进,数被让让:谦让 | D.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矜:怜悯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臣同德,则海内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B.以其善善而恶恶也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 C.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D.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珪“为人雅正”的一组是( ) ①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②珪推诚进善,每存规益 ③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④彦博惧,谢罪,珪不谢 ⑤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⑥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珪为人正直。任谏议大夫之职以来,无论是引喻规劝,还是直言相谏,抑或是犯颜廷争,他都以诚待上,以理服君,因而深得太宗的赏识与器重。 | B.王珪发现太宗有纳庐江王美姬之意,便以郭公因善恶不分而致灭亡的史实作类比,劝谏太宗吸取教训,采纳善言,知恶而去之,终使太宗心悦诚服。 | C.王珪与温彦博替祖孝孙辩解,致使太宗大怒。王珪毫不畏惧地直言,自己因报效皇上知遇之恩,且受命尽忠职守才这样做,过错不在自己而在皇上。 | D.王珪评论朝中大臣之才时,向太宗坦言自己多方面不如他们,而自己的长处就是能“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表现他谨慎谦虚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 小题5:断句和翻译。 (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断句。(4分) 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口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且自谓孰与诸子贤?(2分) ②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4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①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①诘朝,即诘旦,平明,清晨。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再遇阵没及:趁着 | B.寻知代州。移深州寻:不久 | C.会暮,约诘朝合战会:适逢 | D.援不至,遂没焉遂:于是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沙场;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并肩抗敌,直到敌军退去。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5分)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5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士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居五日,进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遂去之。 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徐羡之、傅亮等谋废立,招道济,道济谋于进之,进之曰:“公欲为霍光乎?为曹操乎?为霍,则废;为曹,则否。”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乃与进之定议,不为戎首,亦不相阻也。及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进之遂间道入江陵,扬言曰:“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靳其首以徇。”故晦党闻之解体,部下闭门拒之,事平,为司空参军。 后到彦之伐魏,知其名,乞与同行,进之告仆曰:“到公必败,吾言则惑军,否则及难。”遂请护粮,乃免。道济晚年惧祸,其夫人刘遣婢问进之,进之曰:“道家戒盈满,祸或不免。然司空功名盖世,如死得所。亦不相负。”夫人泣语道济,道济意狐疑,亡何,被收,道济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日:“坏汝万里长城!”薛彤曰:“身经百战,死非意外事。”进之掀髯笑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坐地就刑,神色不变。进之无眷属,仆鲁健从进之死,故无收其尸者。薛彤死后,其子负骨归葬。 选自《三十国春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进之布指算,不爽爽:差错 | B.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刑:宰杀 |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伺:等候 | D.道济趋下阶趋:快走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高进之善于计谋的一组是( )(3分) ①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 ②事平,以功让道 ③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 ④为霍,则废;为曹,则否 ⑤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 ⑥遂请护粮,乃免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 B.高进之初次拜谒刘牢之,态度倨傲,但刘牢之仍然以礼相待;由于他具有测算隐秘之事的特长,被刘牢之任命为行军司马。 | C.檀道济自称为朝廷的“万里长城”,是因为他忠于刘宋王朝,曾经平定桓玄的叛乱,拒绝参与徐羡之、傅亮等废立宋帝的阴谋。 | D.高进之、薛彤、檀道济三人志义相合,结为生死之交,最终檀道济为朝廷所收.高、薛二人也慷慨赴死。 | 小题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5分) (2)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