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8分)《青霞先生文集》序[明]茅坤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①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8分)《青霞先生文集》序[明]茅坤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①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8分)
《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宣、大数告警,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寇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寇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 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 
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至于文词之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经历:掌管文牍的小官。②馘:guó,古代战时割取的所***敌人的耳朵。③阃寄:指边将领。④给谏:掌管谏诤、弹劾之官。⑤裒:póu,聚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锦衣经历上书宰执诋:痛斥B.以寇之出没恣:任凭
C.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其志矜:夸耀 D.至于文词之不工工:工巧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而父哭其子②孤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①而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②不赂者赂者丧
C.①能遗之也乎②孰能讥之乎
D.①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传之 ②茅子受读题之
小题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说明沈青霞是“古之志士之遗”的一组是(     )
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②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             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⑤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     ⑥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
A.①③⑤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③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青霞多次以小官身份向皇帝上奏表痛斥宰相严嵩,严嵩恨透了他,最后罗织罪名把他流放到边塞上。
B.沈青霞先生敢于直谏,受人尊重,后因反对严嵩专权误国而被陷害致死,他的讽讥时政的诗文也是他招祸的原因之一。
C.先生逝世后,他的一个姓俞的学生才收集并整理先生一生著作的诗文若干卷,刻印成书,准备流传它。
D.这篇序文,是为沈青霞的文集而作,却是从沈青霞其人写起,作者成功地把握了论文中“知人论世”的原则,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3分)
                                                                                            
(2)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3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A
小题5:(1)沈君原来就凭借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或被当时的人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大多对时政多所讽刺指责,逐渐传播出去。(评分要点:故、以、被动句式、所字结构、刺、稍稍)(4分)(2)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或害怕),使边防战士跃马***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评分要点:寒、跃、忾)(2分)(10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矜:同情。回到语境中,根据前句中“特悯其人”的“悯”字可以推断此处应为“同情”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A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介词①拿、把;②因为。C语气副词,表反问。D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小题3:
试题分析:①写皇帝将沈青霞发配塞外④写诬陷沈青霞的将领因罪罢官⑤写孔子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解答此类题目一阅读要细致,二要善于运用排除法。
小题4:
试题分析:不是严嵩罗织罪名把他流放到边塞上,是皇帝。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小题5: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故”解释为“原来”,“以”解释为“凭借”,“刺”解释为“指责”,“稍稍”解释为“逐渐”,同时关注被动与所字结构;第二句中“寒”“跃”两字要体现使动用法,“忾”为“同仇敌忾”的意思。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
沈君青霞,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抨击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期,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不久,沈君就拖累着妻子儿女,离家来到塞上。正巧碰上宣府镇、大同镇一带频频传来敌人入侵的告急警报,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将领,都束手无策,紧闭城垒,任凭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事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来邀功请赏。于是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人民,蒙骗朝廷,多次哭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它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我曾经按次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似乎有发泄怨恨之嫌;伍子胥的进谏,似乎有进行威胁之嫌;贾谊的《陈政事疏》,似乎有过于偏激之嫌;嵇康的诗歌,似乎有过分激愤之嫌;刘蕡的对策,似乎有亢奋偏执之嫌。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次它们,恐怕也未必不被录取。沈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写了。
嘉靖癸亥(一五六三年)孟春望日(正月十五日)归安茅坤拜书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选自《仁者爱人》)
小题1:第一章中的“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请分别阐述其含义?(2分)
                                                                                            
小题2:后两章表现了孔子“忠”“恕”学说的基本观念中的哪一个侧面?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老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符融传》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每小题2分)
(1)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2)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3)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荒年B.不违农时,谷不可食也   胜:尽
C.鸡豚狗彘之,无失其时   畜:家畜 D.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责怪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河东凶亦    填鼓之    B.弃甲曳兵走   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C.王好战,请战喻 斧斤时入山林D.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直不百步耳,亦走也。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惠王认为自己治国尽心尽力,孟子却认为他做得还远远不够。
B.孟子批评梁惠王作战胆怯,却五十步笑百步,是不能使国家强盛的。
C.孟子所谓的王道是指爱民、教民、富民,而梁惠王更崇尚霸道。
D.孟子运用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委婉地批评了梁惠王的过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上。(共1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 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也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执此以B.妪,先大母婢也,二世
C.庭有枇杷树,吾要死之年所植也D.东犬西吠,客逾庖而,鸡栖于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久之,能足音辨人B.庭中始为篱,为墙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朝今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再变矣
室西连中闺                            轩四遭火,得不焚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B.旧时栏楯,亦增胜
陈胜,阳城人也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客逾庖D.使人复葺南阁子
某所,母立于兹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第二人称的一项是(    )
A.母立于兹B.久不见
C.姊在吾怀D.先妣抚甚厚
小题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分家后庭院内安置了许多小门,东家的狗向着西家叫,请客的时候,客人要越过厨房赴宴,很不方便。
B.家中的老婆婆曾是作者去世的祖母的女仆,她告诉作者,祖母曾拿一象笏给他,勉励他要努力学习。
C.作者的母亲在世时对子女关爱有加,她听到孩子的哭声,就关切地问寒问饥。
D.本文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和平凡场景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作者的深情,可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小题6: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
译文:                                                                                    
(2)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性至孝。早 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有丹李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
汉末遭乱,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及武帝为晋王,祥与荀顗往谒,顗谓祥曰:“相王尊重,何曾既已尽敬,今便当拜也。”祥曰:“相国诚为尊贵,然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轻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及入,顗遂拜,而祥独长揖。帝曰:“今日方知君见顾之重矣!”
武帝践阼,拜太保,进爵为公,祥以年老疲耄,累乞逊位,帝不许。御史中丞侯史光以祥久疾,阙朝会礼,请免祥官。诏曰:“太保元老高行,朕所毗倚以隆政道者也。前后逊让,不从所执,此非有司所得议也。”遂寝光奏。泰始五年薨,奔赴者非朝廷之贤,则亲亲故吏而已,门无杂吊之宾。族孙戎叹曰:“太保可谓清达矣!”(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继母朱氏不慈,数之   谮:中伤B.徐州刺史吕虔为别驾檄:征召
C.损魏朝之望,晋王之德亏:损失D.遂光奏寝:止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双鲤跃出,持之归②吾恂恂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B.①览劝之,具车牛,祥乃应召②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C.①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命②夫晋,何厌
D.①朕所毗倚隆政道者也②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小题3:下面能够表现王祥“笃孝”、“清达”的一项是(   )
A.①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②州界清静,政化大行
B.①祥以年老疲耄,累乞逊位②为具车牛,祥乃应召
C.①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②拜太保,进爵为公
D.①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②顗遂拜,而祥独长揖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祥非常孝顺。尽管继母对他比较苛刻,但他仍然秉持孝道。继母在冬天想吃活鱼,他甚至要解衣破冰捉鱼。继母去世,他居丧哀伤过度,容貌枯槁憔悴,需要拄着拐杖才能站立。
B.王祥有治政才干。他受徐州刺史吕虔的委托,处理徐州政务。当时徐州盗贼遍地,经过王祥的多次征伐,打败盗寇,徐州境内得以安定,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时人都歌颂他的功绩。
C.王祥很清高。在汉末逃避战乱中,隐居三十多年,州郡征召他,他都不做官。后来,在武帝时代,王祥和荀顗一同前往拜谒武帝,荀顗跪拜,而王祥竟然独自拱手长揖,对此,武帝很敬重他。
D.王祥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得到重用。王祥因为自己年迈体弱,多次上书请求让位,而武帝不准许。当御史中丞向皇帝请求免去王祥官职时,晋武帝还下诏书称赞王祥是国家元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