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许氏吴兴溪亭记权德舆①溪亭者何?在吴兴东部,主人许氏所由作也。亭制约而雅,溪流安以清,是二者相为用,而主人尽有之,其智可知也。夸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许氏吴兴溪亭记 权德舆 ①溪亭者何?在吴兴东部,主人许氏所由作也。亭制约而雅,溪流安以清,是二者相为用,而主人尽有之,其智可知也。夸目侈心者,或大其门户,文其节棁,俭士耻之;绝世离俗者,或梯构岩巘,纫结萝薜,世教鄙之。曷若此亭,与人寰不相远,而胜境自至。青苍在目,潺湲激砌。晴烟阴岚,明晦万状。鸥飞鱼游,不惊不喁。时时归云,来冒茅栋。许氏方目送溪鸟,口吟《招隐》,则神机自王,利欲自薄,百骸六藏之内累,无自而入焉。 ②有田二顷,傅于亭下,耕作之功,出于僮仆。每露蝉一声,秋稼成实,倚杖眺远,不觉日暮。岁食之余,则以给樽中。方其引满陶然,心与境冥,是非得丧,相与奔北之不暇,又何可滑①于胸中。 ③噫!举世徇物以失性,而不能自适,且谬戾于动静之理,君之动也。仕宦代耕,必于山水之乡,故尉义兴,赞武康②,皆有嘉闻。其静也,则偃曝于斯亭,循分食力,不矫不躁。庸讵知今日善闭,不为异时之大来③耶?予知之深,故因斯亭以广其词云。 【注】①滑:乱。②尉义兴,赞武康:指在义兴、武康两地做官。③大来:指吉祥亨通。 小题1:第①段“主人尽有之”中的“之”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小题2:分析第①段写“夸目侈心者”和“绝世离俗者”的作用。(3分) 小题3:简析第①段写“鸥飞鱼游,不惊不喁”一句的意境。(2分) 小题4: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的正确一项( )。(2分)A.是非得失都一起逃跑,没有空暇再去扰乱他。 | B.是非得失被一起克服,心情便不会再被扰乱。 | C.是非得失无法一起顾及,心情可能会被扰乱。 | D.是非得失都一起消失,自然不会再去扰乱他。 | 小题5:简述“动静之理”在许氏身上的表现。(3分) |
答案
小题1:简约雅致的亭子和安静清澈的溪流相得益彰,由此形成的胜景 小题2:为了反衬许氏不求奢侈而又不远离世俗的特点。 小题3:这句话描绘了空中飞鸥、溪中游鱼悠然自得的样子,营造出和谐静谧的意境。 小题4:D 小题5:文中的“动静之理”是指无论为官还是隐退都能遵循本性而自适(1分)。许氏为官之时,必选山水之乡,符合自己的趣味,而且政绩斐然(1分);隐退之时,则玩赏山水,自食其力,不骄不躁(1分)。 |
解析
小题1:“之”指代前文的“亭制约而雅,溪流安以清,是二者相为用”,因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所以要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 【考点定位】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及文言的翻译能力 小题2:“反衬”、“不求奢侈”、“不远离世俗”各1分。要注意下文的“曷若此亭,与人寰不相远,而胜境自至”。作用提除了内容之外,还要注意结构和手法,本题结构上的作用不明显,手法是很明确的。 【考点定位】赏析作品的内涵和主要表现手法 小题3:意境题的回答不光单单用雅致的语言翻译出句子,还要注意用一两个形容词总结是什么样的意境 【考点定位】赏析作品的景物形象及意境 小题4:根据本段的意思,有薄田自给,有薄酒盈樽,就心满意足了,是非得失不再乱我怀,所以答案应该是D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小题5:先要阐述清楚“动静之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第三段“举世徇物以失性,而不能自适,且谬戾于动静之理”由此推知,动静之理就是“不失性”以“自适”。这句话在二三段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段说的就是隐退之时玩赏山水,怡情悦性,第三段情调为官之时选择“山水之乡”,这是“动静之理”在许氏身上的表现。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履祥字吉父,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邃。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朱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 德佑初,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之,辞弗就。宋将改物,所在盗起,履祥屏居金华山中。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训迪后学,谆切无倦,而尤笃于分义。有故人子坐事,母子分配为隶,不相知者十年,履祥倾赀营购,卒赎以完;其子后贵,履祥终不自言,相见劳问辛苦而已。 履祥尝谓司马文正公光作《资治通鉴》,秘书丞刘恕为《外纪》,以记前事,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乃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断自唐尧以下,接于《通鉴》之前,勒为一书,名曰《通鉴前编》。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 初,履祥既见王柏,首问为学之方,柏告以必先立志,且举先儒之言:居敬以持其志,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此为学之大方也。及见何基,基谓之曰:“会之屡言贤者之贤,理欲之分,便当自今始。”会之,盖柏字也。当时议者以为基之清介纯实似尹和静,柏之高明刚正似谢上蔡,履祥则亲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 履祥居仁山之下,学者因称为仁山先生。大德中卒。元统初,里人吴师道为国子博士,移书学官,祠履祥于乡学。至正中,赐谥文安。 (节选自《元史·金履祥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向濂洛之学向:崇尚。 | B.造诣益邃邃:精深。 | C.履祥倾赀营购赀:钱财。 | D.勒为一书勒:镌刻。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然负其经济之略余嘉其能行古道 | B.历历可据以行使工以药淬之 | C.且举先儒之言且贰于楚也 | D.履祥则亲得之二氏徒慕君之高义也 | 小题3: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4分) (2)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4分) 小题4:第一卷文言文中,传主金履祥是怎样为学与为人的?请简要概括。(5分)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论语·尧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姚敬恒先生事略 【清】全祖望 《李二曲集》中别辑前代讲学诸君,有出于农工商贾之中者,共为一卷,以勉学者,以予近所闻,近晶应潜斋高弟有曰凌嘉印、沈文刚、姚敬恒,皆拔起孤露①之中,能成儒者。凌、沈之名尤重,见于沈端恪公所为传,而敬恒躬行,与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梳之钱塘人也。姚氏,故梳之右姓。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敬恒不应科举,隐于市廛②,稍营十一之息以养家。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下劣,愠甚,曰:“汝亦为此恶行乎?吾无望矣。”敬恒皇恐,长跪谢,愿得改行。乃爱业于应先生潜斋,每日朗诵《大学》一过,潜斋雅爱之。一方言一行,服膺师说,泊然自晦,风事心归于厚,沈甸华之卒也,潜斋不食二日,敬恒问曰:“朋友之丧面若此,无乃过欤?”潜斋喟然叹曰:“为其无以为丧也。”敬恒曰:“请为先生任之。”殡葬皆出其手。潜斋不肯轻受人物,惟于敬恒之馈不辞,曰:“吾知其非不义中来也。”然敬恒不敢多有所将,每时③其乏而致之,终其身无倦。潜斋之殁,敬恒执丧如古师弟子之礼。姚江黄先生晦木于人鲜可其意者,独见敬恒而许之,曰:“是独行传中人物也。” 尝游于闽,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④。敬恒对曰:“游魂⑤不日底定矣。但闽中民力已竭,公当何以培之?”闽督肃然颔之,然敬恒以学道故,所营十一之息无甚增益而勤施,渐不可支,遂以此落其家。 晚年以非罪陷缧绁。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然敬恒卒以贫死。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予既附志于《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本书凌、沈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惜访其母姓,竟不可得。 (选自《全祖望集汇校集注》) 【注】①孤露:父亡无所荫庇。②市廛(chán):店铺集中的地方。③时:通“伺”。④海上事:清政府平定台湾之事。⑤游魂:指当时据守台湾的郑氏政权。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恒皇恐,长跪谢 谢:感谢 | B.访以海上事 访:询问 | C.闽督肃然颔之 颔:点头同意 | D.遂以此落其家 落:使……衰败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对本文主人公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致名声未彰。 | B.姚敬恒轻财重义,经常用他的经商所提接济他人。 | C.姚敬恒识见高远,提醒闽督姚公应以培养民力为当务之急。 | D.姚敬恒临难不惧,虽蒙冤入狱,仍通读经典,泰然自若。 | 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潜斋安贫乐道,在生活拮据时也不轻易接受他人的馈赠。 | B.李二曲那些出身商贾却恪守儒家规范的人,全祖望对此深表赞同。 | C.作者借助黄晦木的评价来强化对姚敬恒人格与节操的肯定。 | D.本文主要以传神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与《烛之武退秦师》的写法相同。 |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敬恒躬行,与鼎足,顾未有知之者。(3分) (2)其母一日见敬恒贸丝,银色不劣,愠甚。(3分) (3)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2分) |
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5分)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䁔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一直与我们同在。 小题1: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3分) 小题2: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2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 )(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 艰难 ②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 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皆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諲,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内构求諲过失。諲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皆改授为司门员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谓晋卿曰:“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麞头鼠目之子乃求官。”载衔恨颇深。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既无禄俸,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行至凤州,以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 (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代:世世。 | 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属:撰写。 | C.深昧求贤之意也昧:冒犯。 | 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恣:任意。 | 小题2: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 )(3分) ①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 ②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天用 ③遂制罢羽林之请 ④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⑤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 ⑥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揆自幼好学,入仕后美名上闻。他出身显贵人家,聪明敏捷,好学上进,开元末年步入仕途。他主张考查进士务必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受到广泛好评。 | B.李揆有远见卓识,上疏得到认可。当时京城治安混乱,盗贼***人,李辅国请求选羽林军以备巡视。李揆引西汉旧事说明,如羽林警夜则难以应付突然之变。 | 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 D.李撰与元载交恶,仕途遭遇坎坷。他自恃门望高贵,鄙薄元载出身寒微,元怀恨在心。元登相位后,对他报复,致使他全家衣食无着,在各州飘泊十多年。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