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4题:韩休,京兆长安人。休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4题: 韩休,京兆长安人。休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他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他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讫如休请。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悲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休直方不务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且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夺。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璟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辄至。(《新唐书·韩休传》) 7.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吏曰恐忤宰相意忤:违反。 B、嵩称休志行称:推荐。 C、室宅舆马僭法度僭:触犯。 D、不意休能尔意:意图。 答:() 8.比较下列两组加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以母丧解 休临事或折正嵩 嵩以休柔易 或大张乐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或”字不同。 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或”字也不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或”字相同。 D、两个“以”字相同,两个“或”字也相同。 答:() 9.为“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这一复句的译文加上关联词语,应当是 A、只要……就…… B、如果……那么…… C、因为……所以…… D、既然……那么…… 答:() |
答案
7、A 8、C 9、B |
解析
7、A (B称赞;C超越;D想到,料到) 8、C (以:因为/认为;或:有时) 9、B (是假设关系) 【译文】 韩休,是京城长安人。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德才兼备的人。唐玄宗还是太子的时候,让他按条逐一对答国家政事的询问,和校书郎赵冬曦一起考中乙科进士,提拔为左补阙(唐代谏官名),出任主爵员外郎。又回朝廷任礼部员外郎,担任知制诰(掌管诏令的官)。离开朝廷到虢州担任刺史。虢州是靠近东京、西京的州,马车、兵车(也可以翻译为皇帝的车马)到达后,经常征收草料税,韩休请求把税负分摊到其他的州郡中去。中书令张说说:“免除虢州的税赋分摊到别的州,这是虢州太守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罢了。”韩休坚持自己的意见,下面的官吏告诉他你这样做是违背了宰相的意思,韩休说:“(我作为)刺史本来了解到百姓的困苦却不去救助,这难道是为政之道吗?即使得罪宰相,我也是心甘情愿的。”最终还是按照韩休请求的那样实行了。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守孝期满,担任工部侍郎,又任知制诰。调任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廷去世,皇上下令萧嵩推举一个可以代替裴光廷的人,萧嵩赞颂韩休的志向和品行,于是授予韩休担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韩休做人严肃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如今他当上了宰相,是很符合当时朝廷上下期望的。万年尉李美玉犯了罪,皇上将要把他流放到岭南去。韩休说:“万年尉是个小官,所犯的又不是大罪。现在朝廷中有更大的邪恶的人,请求先治他们的罪。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依仗皇上的恩宠而贪赃枉法,他的住宅、乘坐的车马都超越了法律的规定,臣请求先处理程伯献,再处理李美玉。”皇上没有答应,韩休就坚持争辩:“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去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不能接受诏令。”皇上不能改变韩休的想法。韩休坚决、正直大致如此。开始,萧嵩因为韩休恬淡平和,以为很容易控制他,所以也就引荐了他。等韩休办事时有时会反驳,甚至指责萧嵩,萧嵩业不能说服他。宋璟听说后说:“没有想到韩休能这样,这是仁者的勇气啊。”萧嵩宽容、博爱、随和,而韩休却严正刚直,对时政得失,说话没有不说彻底的。唐玄宗曾经到后花园游玩打猎,有时在宫中设宴行乐,稍有过失,总是赶紧问左右的随从人员:“这件事韩休知道不知道?”不一会儿,韩休的劝谏书就已经送到了。唐玄宗曾对着镜子闷闷不乐,旁边的人劝说道:“自从韩休当了宰相以来,陛下没有一天是欢乐的,为何独自悲伤,不将他撤换掉让他离开呢?”唐玄宗感叹道:“我虽然瘦了,但国家必定富裕了。萧嵩上奏事情常常依顺我的旨意,从不与我反着来,可退朝后想想天下的大事,我睡不安稳啊!韩休大量陈说治理国家的道理,他常常为国家社稷与我争执,退朝后我则可以宽心睡个安稳觉。我重用韩休,是出于社稷江山的考虑罢了。”后来,在工部尚书的职位上罢免了官职。后提升为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县令。死时六十八岁,赠扬州大都督的称号,谥号为文忠。宝应元年,追赠太子太师。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少孤,归诸父,使牧羊泽中。尊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数岁,给事太守府,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对。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久之,尊称病去,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复召署守属治狱,为郡决曹史。数岁,以令举幽州刺史从事。而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数上书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初元中,举直言,迁虢令,转守槐里,兼行美阳令事。后上行幸雍,过虢,尊供张如法而办。以高弟擢为安定太守。到官,出教告属县,威震郡中,盗贼分散,入傍郡界。豪强多诛伤伏辜者。坐残贼免。起家,复为护羌将军转校尉,护送军粮委输。而羌人反,绝粮道,兵数万围尊。尊以千余骑奔突羌贼。功未列上,坐擅离部署,会赦,免归家。涿郡太守徐明荐尊不宜久在闾巷,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尊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迁东郡太守。久之,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老弱奔走,恐水大决为害。尊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河伯。尊亲执圭璧,使巫策祝,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庐居堤上。吏民数千万人争叩头救止尊,尊终不肯去。及水盛堤坏,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尊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迴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尊窃学问,能史书。 B、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 C、奉先人遗体。 D、蛮夷归附其威信。 答:() 2.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中“以”、“数”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以令举幽州刺史从事 以 ②尊以千余骑奔突羌贼 ③后以病去 ①数上书言便宜事 数 ②奈何数乘此险 ③吏民数千万人争叩头求止尊 A、“以”①②相同,“数”②③相同。 B、“以”①③相同,“数”①②相同。 C、“以”②③相同,“数”②③相同。 D、“以”②③相同,“数”①③相同。 答:() 3.下列句子都省略了主语,对所省略的主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问诏书行事。 ②复召署守属治狱。 ③以高弟擢为安定太守。 ④坐擅离部署。 ⑤立不动。 A、①②相同,③④⑤相同。 B、①②③相同,④⑤相同。 C、②④相同,①③⑤相同。 D、②③④相同,①⑤相同。 答:() |
李义琰,魏州昌乐人,其先出陇西望姓。及进士第,补太原尉。李勣为都督,僚吏惮其威,义琰独敢廷辨曲直,勣甚礼之。徙白水令,有能名,擢司刑员外郎。义琰姿体魁秀,博学,有智识。累迁中书郎。上元中,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右庶子。高宗欲使武后摄国政,义琰与郝处俊固争,事得寝。章怀太子之废,尽赦宫臣罪,庶子薛元超等皆蹈舞,义琰独引咎涕泣,搢绅义之。帝每顾问,必鲠切不回。宅无正寝,弟义琎为市堂材送之。义琰曰:“以吾为国相,且自愧,尚营美宇,是速吾祸,岂爱我者邪?”义琎曰:“凡仕为丞尉,且崇第舍,兄位高,安可逼下哉?”答曰:“不然。事难全遂,物不两兴。既处贵仕,又广居宇,非有令德,必受其殃。”卒不许。后其木久腐,乃弃之。(《新唐书·李义琰传》)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琰独引咎涕泣引咎:把过失归于自己。 B、宅无正寝正寝:指安睡之处。 C、安可逼下哉逼下:狭窄低矮。 D、又广居宇居宇:居住的房屋。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13.①勣甚礼之②搢绅义之 A、①李勣很有礼貌②官员们认为他有道义 B、①李勣很礼待他②官员们认为他有道义 C、①李勣很礼待他②官员们能坚持正义 D、①李勣很有礼貌②官员们能坚持正义 14.事难全遂,物不两兴。 A、事情很难全都如意,事物也不能两方面都兴盛。 B、事情困难就要保全,事物也不能两方面都兴盛。 C、事情困难就要保全,事物也不会让两方面高兴。 D、事情很难全都如意,事物也不会让两方面高兴。 |
(18分,每小题3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5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太祖①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迁左冯翊②,时梁兴等略吏马五千余家为寇抄,诸县不能御,皆恐惧。议者悉以为当移就险,浑曰:“兴等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七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七赏,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多得妇女、财物。贼之失妻子者皆还求降。浑责其得其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相寇盗,党与离散。兴等惧,将余众聚鹿卩城。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由是山贼皆平,民安产业。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③与单转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由是民安于农。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文帝即位,迁沛郡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转为魏郡太守,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民得财足用饶。 《三国志·卷十六》 注释:①太祖:指魏武帝曹操。②左冯翊:官名,相当于太守。③兼复者:男女人口众多的民户。 10、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稍丰给 稍:稍微 B.宣喻恩信 喻:晓喻,使……明白 C.温信者与孤老比 比:近邻 D.民得财足用饶 用:使用的东西 11、对下列两组虚词的用法和意思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相 其生子无以相活 (2)以 浑以百姓新集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A.两个“相”的用法相同,意思不同;两个“以”的用法相同,意思相同 B.两个“相”的用法不同,意思相同;两个“以”的用法不同,意思不同 C.两个“相”的用法相同,意思相同;两个“以”的用法相同,意思不同 D.两个“相”的用法不同,意思不同;两个“以”的用法不同,意思相同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治城郭,为守御之备。 B.乃课树榆为篱 C.太祖益嘉之 D.而保险自守,以示弱也 |
(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渚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人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人,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舒以为云中守。 后,景帝时,田叔为鲁相。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注]①虫出:指死不得葬。 7.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箕踞骂之 箕踞:指傲慢的坐姿 B.王长者,不倍德 倍:背离 背叛 C.然孟舒自髡钳 髡:剃去头发 D.士争临城死敌 敌:敌人 仇敌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B、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徐公何能及君也 C、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亲贤臣,远小人,此汉所以兴隆也 D、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片纸抛落……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9.下面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公等奈何言是 B.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 C.孟舒不能坚守 D.汉与楚相距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田叔有真知灼见的一组是( ①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②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③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 ④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⑤王长者,不倍德 A.①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⑤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叔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 被高祖任用。 B、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刘‘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获罪于高祖。 C、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 护土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D、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在起用孟舒之前做了详细的调查,既了解他在高祖时的作为,也 通过田叔证实了孟舒确为长者,然后方任命他为云中太守。 |
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15分,每小题3分) (陶)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疏接远,门无停客。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光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①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②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出游,风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为,后正会③积雪初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恒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 (注:①蒱:即樗蒱,古代一种赌博游戏。 ②乱头养望正会:用头发蓬乱来博取名望。 ③正会:大年初一聚会致贺。) 7.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爱好人伦 品评人物。 B.阃外多事 阃,国门。阃外,指统兵在外。 C.慰赐参倍 加倍 D.听事前余雪犹湿 听取下级汇报事情 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远近书疏,莫不手答 ③若非理得之 ②引疏接远,门无停客 ④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9.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大禹圣者,乃惜光阴 ②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 B.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 ②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 C.①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 ②及恒温伐蜀 D.①吏将则加鞭扑 ②则切厉诃辱 10.都表现陶侃“勤于吏职”的一组是 ①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 ②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③引疏接远,门无停客 ④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⑤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 ⑥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11.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侃对手下人“逸游荒醉”,都严加惩处,不但没收他们的酒器和赌博器 具,全部投到江中,而且一一加以鞭打。 B.陶侃反对当时流行的清谈之风,他认为老庄思想浮华,不合先王的礼法之 言,不可实行;也反对那种以不修边幅为高雅的习气。 C.陶侃能廉洁自奉,别人送礼如是劳动所得,礼物轻微也高兴,赏赐加倍; 如是非法所得,便严厉责备并退回原物。 D.陶侃做事极为精细,造船时所剩的锯末和竹头,虽是废物,也让人加以收 管,后来这两样东西都派上了用场。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