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燕昭王求士 《战国策》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燕昭王求士 《战国策》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成就帝业的国君把贤士看成是自己的老师,并以对待老师的恭敬态度与贤士相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委屈自己的意旨)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住口),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蹦跳、跺脚)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 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王宫里管理清洁卫生的侍从)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卑身厚币卑:地位低下。 | B.冯几据杖冯:“冯”通“凭”,靠。 | C.而朝其门下朝:拜访,拜见。 | D.安事死马事:用。“安事”,犹言“何用”。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B.北面而受学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 | C.反以报君各各竦立以听 | D.闵王出走于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 小题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隗认为,君主应该像对待老师和朋友那样来对待人才,诚心侍奉,虚心求教,这样才能网罗天下的人才,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 B.郭隗讲述了百金买骨的故事,意在阐明求士要从身边做起,不惜重金的道理,又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自己欲辅佐昭王的想法。 | C.本文基本上按时间顺序来安排,先写燕昭王继位,接着写燕昭王求贤,继而写贤者群集以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最后写大败齐军。 | D.本文塑造了燕昭王这一贤明君王的形象,他不仅礼贤下士,善于听取意见,而且能知人善任,以乐毅为上将军,终于报仇雪耻。 |
|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
解析
小题1:A/卑:使身卑,降低身份。 小题2:D/A项,均为介词,前者译作“趁”,后者译作“因为”;B项,均为连词,前者表修饰,不译,后者表因果,译作“因而”;C项,均为连词,前者表顺承,不译,后者表修饰,不译;D项,均为介词,到。 小题3:B/“不惜重金”有误,应当为“示人以诚意”。 参考译文: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一道治理国家,以雪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敢问先生凭借一国之力报仇该怎么办?” 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屈意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劳动在他人之前,休息在他人之后,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践踏他人,大声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昭王说:“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合适呢?” 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骨头,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这个近侍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来。’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土兵们生活安乐舒适,不怕战争。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书剑 侠 事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祯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役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入门,有廨三间,东向;北为观音大士殿;殿侧有小门,扃焉。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持朱封鐍山门而入。是夜,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扑。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入白。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跌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罗拜谢云。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 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王士祯《池北偶谈》,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驶:驾车 | B.殿侧有小门,扃焉扃:关,锁着 | C.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辟:开 | D.罗拜谢云罗:围绕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 B.持朱封鐍山门而入山门砉然而辟 | C.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 D.非为夜失官银事耶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小题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允许别人投宿尼庵和帮差役斩杀红帩头男子夺回官银这两件事看来,尼庵剑侠是一个性格豪爽、行侠仗义的女子。 | B.戴红帩头的男子是个武功高强的劫匪,他早就盯上了押送官银的这些差役,并且凭一己之力打倒了众差役,劫走了官银。 | C.尼庵剑侠行动迅速,在答应了差役后没多久,就杀了红帩头,她让护卫先行回来,而自己另雇驴驮着官银回来。 | D.从上下文看来,新城令崔懋在章丘西新店遇到的年三十余的妇人,就是他的侄子鹓所听故事中那个年十八九的尼姑。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①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阯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剧,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悟其阙,宰相失色。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皆毕,人人嗟服。 助字子功,七岁丧母哀号,邻里为泣。居父忧,毁骨立。服除,为监察御史裏行。初,勉②、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其后助、劼又以文显。劼蚤卒。福畤少子劝亦有文。福畤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邪?”使助出其文,思彦曰:“生子若是,可夸也。”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繇:同“由”。②勉:堂兄王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指出 | B.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陵:欺侮 | C.请遂成文,极欢罢极:非常 | D.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占:口授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祥道表于朝是且交构 | B.苟全性命于乱世不出,火且尽 | C.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其后助、劼又以文显 | D.如今人方为刀俎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勃天资聪颖,通过自荐、引荐、对策,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予官职。 | B.王氏兄弟学识超群,王福畤以此为荣,但也因儿子在官场受到牵连。 | C.王勃把其祖父撰写的只传下目录而遗失了文章的《尚书》补充完整。 |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因文章世称“四杰”,杨炯却不以为然。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其见尊礼如此。 出知应天府。天禧中,民间讹言有妖起若飞帽。夜搏人,自京师以南,人皆恐。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天圣四年夏,大雨。传言汴口决,水且大至,都人恐,欲东奔。帝问曾,曾曰:“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已而果然。 陕西转运使置醋务,以榷其利,且请推其法天下,曾请罢之。 曹利用恶曾班已上,尝怏快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 以彰信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 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少与杨亿同在侍从,亿喜谈谑,凡僚友无不狎侮。至与曾言,则白:“余不敢以戏也。”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孙京来告别,曾留之具馔,食后,合中送数轴简纸,启视之,皆它人书简后裁取者也。 (《宋史•王曾传》)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寇准奇之奇:认为……奇异 | B.出知应天府知:主持、掌管 | C.曹利用恶曾班已上,尝怏怏不悦班:排列、位次 | D.太后大怒,曾为之解解:解释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而君幸于赵王 | B.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C.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D.余不敢以戏也皆以美于徐公 |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咸平年间,王曾参加会试和殿试,都考了第一。宰相寇准看了他的文赋,慨叹道,“这真是王佐之材啊!”,认为他是奇才。 | B.陕西转运使以地方特产醋来谋利并且请求朝廷在全国推行这一办法的行为,被王曾上奏废止,表现了王曾的爱民思想。 | C.大臣曹利用与王曾在个人感情上嫌隙,王曾对他的专横跋扈也常常加以抵制,但是关键时刻却没有落井下石,表明了他的不畏权势和胸怀坦荡。 | D.王曾之所以赢得朝廷内外、黎民百姓甚至外族使者的尊敬,除了他的文章才华、为政能力之外,还因为他稳重的性格和公正无私、爱民、勤俭的品质。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原 毁 韩愈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责己也重以周责:责备 | B.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病:弱点 | C.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闻:声望 | D.是故事修而谤兴修:治理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早夜以思其责己也重以周 | B.吾未见其尊己也去其不如舜者 | C.而我乃不能是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必其人之与也不与同其利者也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以儒家的道德观念为依据,从待己和待人两方面立论,以古今作比较,分析揭示了毁谤产生的根源在于懒惰和嫉妒。 | B.文章高度赞扬了“古之君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抨击了惯于“怠”与“忌”、好说别人坏话的“今之君子”,呼吁社会改变“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嫉贤妒能的坏风气。 | C.作者认为,君子要求自己应严格而全面,要求别人应宽容而简约。国家当中居于上位想要有所作为的人,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他的国家就一定会治理得好了。 | D.文章采用比较对照的论述方法和并列双行的结构方式,排比成篇,层层紧逼,处处呼应。 |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共21分)。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 秦穆公执晋侯,晋阴饴甥往会盟,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曰必报仇,君子曰必报德。”秦伯曰:“国谓君何?”曰:“小人谓之不免,君子以为必归。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遂归晋侯。秦伐赵,赵求救于齐,齐欲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后盛气而胥之入,知其必用此事来也。左师徐坐,问后体所苦,继乞以少子补黑衣②之缺。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曰:“甚于妇人。”然后及其女燕后,乃极论赵王三世之子孙无功而为侯者,祸及其身。后既寤,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于是后曰:“恣君之所使。”长安遂出质。范雎见疏于秦,蔡泽入秦,使人宣言感怒雎,曰:“燕客蔡泽,天下辩士也。彼一见秦王,必夺君位。”雎曰:“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使人召泽,谓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有之乎?”对曰:“然。”即引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事。雎知泽欲困己以说,谬曰:“杀身成名,何为不可?”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极之以闳夭、周公之忠圣。今秦王不倍功臣,不若秦孝公、楚越王,雎之功不若三子,劝其归相印以让贤。雎竦然失其宿怒,敬受命,延入为上客。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秦始皇迁其母,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死者二十七人矣。茅焦③请谏,王召镬将烹之,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言未绝口,王母子如初。 阴饴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所谓劘④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选自《容斋随笔·谏说之难》,有删改) 注:①阴饴甥:人名。②黑衣:指宫廷中的黑衣卫士。③茅焦:人名。④劘:mó,切削。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穆公执晋侯捉拿 | B.秦遂归晋侯放回 | C.后既寤,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醒悟 | D.众口之辩,吾皆摧之促使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而死于说难②甚于妇人 | B.①又为难而可喜者也②后盛气而胥之入 | C.①雎知泽欲困己以说②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 | D.①极之以闳夭、周公之忠圣②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 |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谏说之难”的一组是(3分) ①韩非作《说难》 ②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 ③后盛气而胥之入 ④杀身成名,何为不可 ⑤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 ⑥王召镬将烹之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饴甥借用了晋国国内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说法,在会盟中极力劝谏秦穆公要注重两国关系,道理正当充足,最终使晋侯平安归国。 | B.触龙利用父母关爱子女的人之常情,巧妙导入,晓之以理,最终说服了赵太后,使她同意派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保全了赵国。 | C.蔡泽先以保全性命、名声之说打动范雎,再拿范雎艰难的处境与商鞅、吴起和文种的情况进行比较,使范雎立刻让出秦国相位。 | D.茅焦不惧秦王汤镬之刑的恐吓,通过援引夏桀、殷纣狂乱悖理的事例来劝谏秦王,终于促使秦王收回成命,与母亲和好如初。 | 小题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阴饴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所谓劘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②雎竦然失其宿怒,敬受命,延入为上客。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