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周忠介公遗事 汪 琬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万历中进士,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故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周忠介公遗事 汪 琬 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万历中进士,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故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被逮过苏,公往与之饮酒,三日,以季女许嫁其孙。忠贤闻之,恚甚。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遂削籍。 而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追劾起元,窜公姓名其中,遂遣官旗逮公。公知之,怡然不为动。 比宣旨公廨(xiè),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及道府以下皆在列,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诸生王节等直前诘责一鹭,谓:“众怒不可犯也。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一鹭实无意听诸生,姑为奸语谢之。诸生复力争,稍侵一鹭,一鹭勃然曰:“诸生诵法孔子,知君臣大义,诏旨在,即君父在也,顾群聚而哗如此!”皆答曰:“岂惟君父,二祖十宗实式冯焉。诸生奉明公教,万一异日立朝,不幸遇此等事,决当以死争之。明公奈何教人谄邪?”巡按御史,见诸生言切,欲解之,乃语诸生曰:“第无哗!当商所以善后者!”众方环听如堵,官旗见议久不决,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辄手锒铛擿之地有声,大呼:“囚安在?”且曰:“此魏公命,可缓邪!”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争登阑楯,奋击官旗,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堂,或匿厕中,皆战栗乞命,曰:“魏公误我!”或谓公盍返私室,公不可,遂舍一鹭署中。 一鹭惧,召骑卒介而自卫,夜要御史上疏告变,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越八日,公竟就逮。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赃拷掠,瘐杀狱中。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杖戍马信等七人,又黜诸生王节等五人。 崇祯元年,忠贤败。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诏赠太常寺正卿,谥忠介,予特祠。一鹭亦以忠贤党被罪家居,白昼见公乘舆,佩韦等骑而从,直入坐中堂。一鹭大怖,遂病死。 汪琬曰:“亡兄搢九堂私次忠介公事,予以示公之孙旦龄,以为信,乃稍节其冗者,参以殷氏所作《年谱》,授其家俾弆(jǔ,收藏)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指:通“旨”,意图 | B.比宣旨公廨比:及,等到 | C.众方环听如堵 堵:壅塞 | D.又黜诸生王节等五人 黜:废黜,这里指除去功名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 B.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被逮过苏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 C.姑为奸语谢之 公为我呼入 | D.窜公姓名其中 | 窜梁鸿于海曲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A.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 | B.,官旗抱头东西窜 | C.遂舍一鹭署中 | D.夜要御史上疏告变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顺昌因和周起元有旧受牵连,御史倪文焕秉承魏忠贤的意图,遣官旗前去逮捕周公。 | B.文章叙写巡抚都御史毛一鹭的奸谗、官旗的色厉内荏,反衬出了民众、书生的正义感。 | C.文章特意写到周顺昌在事变后住到了毛一鹭的官署里,用意是表现他的凛然之气。 | D.文末补写毛一鹭见周顺昌等直入他家中而惊惧而死,有“天理昭昭”的警世作用。 |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赃拷掠,瘐杀狱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小题:C 小题:B 小题:D 小题: A 小题:①围观的百姓有好几千人,争相为周顺昌鸣冤,声音洪亮如雷震一般。(3分,重点:“小民聚观者”“殷”) ②到了京城以后,被关进牢狱,(阉党)诬指周顺昌犯了贪污罪,受严刑拷打,伤重病死在狱中。(3分重点:“坐赃”,“瘐杀”) |
解析
小题: 墙) 小题:经过。 A归籍,还乡/回来; C作/替; D改动,文中指“加入”/发配) 小题: A形作动;B名作状;C名作动。) 小题:文中仅写到倪文焕弹劾周顺昌) 小题: 参考译文: 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求回乡到苏州居住。 当时,朝内太监魏忠贤揽大权,扰乱了全国政局。曾任给事中的嘉善人魏大中得罪了魏忠贤,被捕押解经过苏州。先生到他那儿和他饮酒,第三天,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魏大中的孙子。魏忠贤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愤恨。御史倪文焕接受了魏忠贤的意图,弹劾先生,就此被削除官籍。 恰好苏杭织造太监李实和曾任应天巡抚的周起元与先生有怨仇,追查周起元罪状弹劾他,把先生的名字也加进去一起弹劾。魏忠贤就派官差到苏州,要逮捕先生。先生知道这件事,却不放在心上,一点也不为其所动。 等到府衙门宣读圣旨的那一天,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以及道、府以下各级官员全部到场。围观的百姓有好几千人,争相为周顺昌鸣冤,声音如雷震一般。书生王节等人走上前去,责问毛一鹭,并说:“众怒不可犯,大人何不慢点宣读圣旨,把这里的实情奏告朝廷。”毛一鹭实际上无心答应这要求,假意说好话安慰他们。书生们又据理力争,说话里有点冒犯了毛一鹭,毛一骘勃然大怒,说:“秀才读的是孔圣人的书,懂得君臣之间的大义,圣旨所在,就是皇上所在,怎么敢聚众喧闹到如此地步!”书生都回答他道:“岂只是当今皇上,大明王朝的二祖十宗都会公断的!我等在大人管教之下,万一来日做了官,不幸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拚死力争。大人如何教我们去奉承别人?”巡按御史徐吉看到秀才们言语愤激,想设法调解,他就对秀才们说:“不要只管吵闹了,好好商量应付的办法!”大家正在听交涉,人群象一层层围墙一般,哪知几个差役看见说了好久没有结果,又不明白抚按为什么不办秀才们的罪,就“当啷”一声把镣铐往地上一丢,大喊:“犯人在什么地方?”又说:“这是魏大人的命令,可以缓办吗!”许多人被他们激怒了,说:“那末这圣旨原来是假的!”大家抢着翻上栏杆,过去拉住那些差役就用力打。差役个个抱住头,东逃西躲,有的跑进公堂,有的爬上大树,有的躲进茅厕,个个吓得抖抖索索叫饶命,说:“魏公害了我!”有人劝周顺昌,应该回自己家里去,他不肯,就住在毛一鹭衙门里。 毛一鹭很惧怕,召了骑兵带甲保卫他,夜里,要挟御史徐吉上奏章报告苏州民变,命令主管官员逮捕颜佩韦等十几个百姓关起来。八天以后,先生竟被逮捕。到了京城,被关进牢狱,(阉党)诬指犯了贪污罪,受严刑拷打,伤重病死在狱中。魏忠贤又假传圣旨,杀了颜佩韦等五个人,棒打后流放了马信等七个人,革去王节等五个人的功名。 崇祯元年,魏忠贤罪行败露。先生的长子周茂兰刺指血写血书,奏闻皇帝给父亲诉冤。皇帝下诏书追赠先生为太常寺正卿,予以谥号“忠介”,为他造专门的祠堂。毛一鹭因为是魏党,革职戴罪住在家里。有一天,白天看见先生坐了车子,颜佩韦等人骑着马跟随着,直走进他家大厅。毛一鹭吓得不得了,就这样生病死掉了。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邓芝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禹之后也。汉末入蜀,未见知待。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先主(刘备)定益州,芝为郫邸阁督。先主出至郫,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迁广汉太守。所在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 先主薨於永安。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脩好於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原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偪,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脣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於蜀。蜀复令芝重往,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 芝为(大)将军二十馀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於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性刚简,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 ——选自《三国志?邓张宗杨传第十五》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芝闻巴西太守庞羲好士,往依焉依:投奔 | B.宜遣大使重申吴好申:声明 | C.大王今若委质於魏委质:投靠 | D.身之衣食资仰於官资仰:依靠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邓芝“赤心为国”的一组是(3分) ①与语,大奇之,擢为郫令②宜遣大使重申吴好 ③自表请见权曰④蜀必顺流见可而进 ⑤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⑥身之衣食资仰於官,不苟素俭 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②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芝入蜀后,没有得到别人的了解和重用;一次和先主的谈话,使他获得了器重和信任。 | B.吴蜀两国原来关系较好,但是刘备去世后,孙权担心魏国弱小,结盟于己不利,一度产生了动摇。 | C.邓芝到吴国后,分析了两国结盟的好处和不结盟对吴国的害处,终于说动了孙权,恢复了盟友关系。 | D.在和孙权谈论吞并魏国后的前景时,邓芝直截了当地告诉孙权,蜀国一定会重新开始对吴国的战争。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5分) 译文:▲ (2) 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4分) 译文:▲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武帝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始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戎曰:“君复未见其父耳。”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頠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与绍从子含相友善,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转豫章内史,以母忧,不之官。 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距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文武显于功德,灵厉表于暗蔽。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宜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廷惮焉。 寻征为御史中丞,未拜,复为侍中。河间王颙、成都王颖举兵向京都,以讨长沙王乂,大驾次于城东。乂言于众曰:“今日西讨,欲谁为都督乎?”六军之士皆曰:“愿嵇侍中戮力前驱,死犹生也。”遂拜绍使持节、平西将军。属乂被执,绍复为侍中。公王以下皆诣邺谢罪于颖,绍等咸见废黜,免为庶人。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复其爵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元帝为左丞相,承制,以绍死节事重,而赠礼未副勋德,更表赠太尉,祠以太牢。及帝即位,赐谥曰忠穆,复加太牢之祠。 (《晋书·忠义传》,选入时有删节)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时人许以远致许:赞许。 | B.大行受大名受:接受。 | C.大驾次于城东次:驻扎。 | D.而赠礼未副勋德副:符合。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嵇绍正直忠义的一项是( ) ①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 ②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 ③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④时虽不从,朝廷惮焉 ⑤绍等咸见废黜,免为庶人 ⑥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小题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嵇绍不仅气宇轩昂、仪表堂堂,而且善于鉴别人才,因此深受尚书左仆射的器重。戴晞做官后因为行为不端被罢免,证明嵇绍的确有知人之明。 | B.嵇绍疾恶如仇,慎于交友,因不与恶人交往而封爵;他又忠于职守,正直敢言,严词批驳太常奏请加给陈准的谥号,在朝臣中树立了威信。 | C.嵇绍随大驾讨伐司马颙、司马颖二王,受到士众的拥戴,拜为都督,被罢官后,朝廷为了北征,又恢复了他的官爵,足见嵇绍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 D.嵇绍视忠君为天职,北征之役,王师败绩,他奋不顾身,保卫天子的安危,被飞箭攒射而死,使皇帝深为悲伤、感动。死后授太尉,谥忠穆,享用太牢的祭祀,得到了应有的报偿。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谧求交于绍,绍距而不答。 译文: (2)时虽不从,朝廷惮焉。 译文: (3)公王以下皆诣邺谢罪于颖,绍等咸见废黜,免为庶人。 译文: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也。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小字阳五,当梁、晋之际,周阳五之勇闻天下。梁军围晋太原,令军中曰:“能生得周阳五者为刺史。”有骁将陈章者,号陈野义,常乘白马被硃甲以自异,欲必生致之。因戒其部兵曰:“见白马硃甲者,当佯走以避之。”两军皆阵,德威微服杂卒伍中。陈章出挑战,兵始交,德威部下见白马硃甲者,因退走,章果奋槊急追之,德威伺章已过,挥铁槌击之,中章堕马,遂生擒之。 天祐七年秋,梁遣王景仁将兵七万人击赵。赵王王熔乞师于晋,晋遣德威先屯赵州。晋兵少,而景仁所将皆梁精兵。德威退而告庄宗曰:“梁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吾之取胜,利在骑兵,平川广野,骑兵之所长也。今吾军于河上,迫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乃退军鄗邑。景仁怒,悉其军以出,与德威转斗数十里,至于鄗南。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浅草,可前可却,真吾之胜地!”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为公先,公可继进。”德威谏曰:“梁军轻出而远来,其来必不暇赍粮糗,纵其能赍亦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马俱饥,因其将退而击之胜。”诸将亦皆以为然。至未申时,梁阵动,不可复整,乃皆走,遂大败。 十五年,德威将燕兵三万人,从庄宗于河上,以趋汴州。庄宗问战于德威,德威对曰:“梁人家国系此一举。吾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而难与力争也。”庄宗曰:“吾军河上,终日俟敌,今见敌不击,复何为乎?”遽督军而出。德威谓其子曰:“吾不知死所矣!”兵已接,庄宗率银枪军驰入梁阵,梁军小败,犯晋辎重,辎重见梁硃旗,皆惊走入德威军,德威军乱,梁军乘之,德威父子皆战死。庄宗与诸将相持而哭曰:“吾不听老将之言,而使其父子至此!”庄宗即位,赠德威太师。 (节选自《新五代史·卷二十五·唐臣传第十三》)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戒其部兵告戒 | B.梁军轻出而远来轻装 | C.以趋汴州逼近 | D.吾军河上,终日俟敌观察 |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德威部下见白马硃甲者,因退走②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 | B.①宜少退以待之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 | C.①庄宗问战于德威②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 D.①遽督军而出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德威部下见到骑白马穿红色铠甲的人假装逃跑,而陈章却挺起长槊急追那白马红衣人,结果没追上,反被周德威活捉了。 | B.与王景仁一战中,周德威两次谏言,劝阻了庄宗的贸然出击,充分利用有利时机,致使敌人不攻自破。 | C.庄宗亲率银枪军进攻梁军,梁军虽遇败却进攻晋的辎重部队,乱兵冲散了周德威部队,梁军乘机反攻,德威父子战死。 | D.周德威勇敢并且足智多谋,在战场上,他善于观察形势、避敌锋芒、发挥己方优势,由 | 小题4:庄宗未采纳他的建议,导致汴州一战失利,周德威父子俱死疆场。 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常乘白马被硃甲以自异,欲必生致之。(3分) 译文: (2)今吾军于河上,迫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3分) 译文: (3)吾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而难与力争也。(3分) 译文: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也。先主定蜀,太守李严命为功曹。严欲徙郡治舍,洪固谏不听,遂辞功曹,请退。严欲荐洪于州,为部蜀从事。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 先主既称尊号,征吴不克,还住永安。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嶲据南中,洪曰:“元素信凶暴,无他恩信,何能办此?不过乘水东下,冀主上平安,面缚归死;如其有异,奔吴求活耳。敕曶、绰但于南安峡口遮,即便得矣。”曶、绰承洪言,果生获元。 五年,丞相亮北往汉中,欲用张裔为留府长史,问洪何如?洪对曰:“裔天姿明察,长于治剧,才诚堪之,然性不公平,恐不可专任,不如留向朗。朗情伪差少,裔随从目下,效其器能,于事两善。”初,裔少与洪亲善,裔流放在吴,洪临裔郡,裔子郁给郡吏,微过受罚,不特原假。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与洪情好有损。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时人或疑洪意自欲作长史,或疑洪知裔自嫌,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后裔与司盐校尉岑述①不和,至于忿恨。亮与裔书曰:“君昔在陌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后流迸南海,相为悲叹,寝不安席;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况吾但委意于元俭,而君不能忍邪?”论者由是明洪无私。 (选自《三国志·蜀书》) 注:①岑述:字元俭。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 表:上表 | B.才诚堪之 堪:胜任 | C.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 典:掌管 | D.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 奖:获得褒奖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汉中则益州咽喉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B.敕曶、绰但于南安道口遮不拘于时,学于余 | C.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D.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洪竭力劝谏太守李严,不要搬迁郡府,建制房舍,李严不听,杨洪于是请求辞职。之后李严又想推荐杨洪做蜀郡从事。 | B.汉嘉太守黄元举郡反叛,攻成都不克,占据南中,杨洪启奏太子刘禅,派大将在南安峡口设伏,生擒黄元。 | C.杨洪少年时与张裔关系亲密,但张裔之子犯小错,杨洪也并不特别宽容他,张裔返蜀后,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 D.诸葛亮欲用张裔为长史,杨洪表示不赞同,别人猜疑是杨洪怕张裔身居要职对己不利,最后这些人终于明白杨洪是正直无私的。 |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3分) 译文: (2)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3分) 译文: (3)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3分) 译文: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王鏊,字济之,吴人。父琬,光化知县。鏊年十六,随父读书,国子监诸生争传诵其文。侍郎叶盛、提学御史陈选奇之,称为天下士。成化十年乡试,明年会试,俱第一。廷试第三,授编修。杜门读书,避远权势。弘治初,迁侍讲学士,充讲官。中贵李广导帝游西苑,鏊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田,反复规切,帝为动容。讲罢,谓广曰:“讲官指若曹耳。”寿宁侯张峦故与鏊有连,及峦贵,鏊绝不与通。东宫出阁,大巨请选正人为宫僚,鏊以本官兼谕德。寻转少房事,摧吏部右侍郎。尝奏陈边计,略言:“臣窃谓今日火筛、小王子不足畏,而嬖幸①乱政,功罪不明,委任不专,法令不行,边圉②空虚,深可畏也。望陛下大奋乾刚,时召大臣,咨询边将勇怯。有罪必罚,有功必赏,专主将之权。厚恤沿边死事之家,召募边方骁勇之士。分兵掩击,出奇制胜,寇必不敢长驱深入。”从之。 正德元年四月起左侍郎,与韩文诸大臣请诛刘瑾等“八党”。俄瑾入司礼,大学士刘健、谢迁相继去,内阁止李东阳一人。瑾欲引焦芳,廷议独推鏊。瑾迫公论,命以本官兼学士与芳同入内阁。逾月,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明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尚宝卿崔璿等三人荷校③几死。鏊谓瑾曰:“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李东阳亦力救,璿等得遣戍。瑾衔尚书韩文,必欲杀之,又欲以他事中健、迁,鏊前后力救得免。或恶杨一清于瑾,谓筑边墙糜费。鏊争曰:“一清为国修边,安得以功为罪?”瑾怒刘大夏,逮至京,欲坐以激变罪死。鏊争曰:“岑猛但迁延不行耳,未叛何名激变?”时中外大权悉归瑾,鏊初开诚与言,间听纳。而芳专媕阿④,瑾横弥甚,祸流缙绅。鏊不能救,力求去。四年,疏三上,许之。家居十四年,廷臣交荐不起。 赞曰:王鏊持正不阿,奉身早退。此诚明去就之节,乌能委蛇俯仰以为容悦哉?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释】①嬖幸:被宠爱的姬妾或侍臣。②边圉(yǔ):边境。③荷校:带着枷锁。④媕(ān)阿:随和他人,无主见。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或恶杨一清于瑾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 B.瑾衔尚书韩文 衔远山,吞长江 | C.鏊初开诚与言,间听纳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 D.而嬖幸乱政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鏊持正不阿的一组是( ) ①国子监诸生争传诵其文 ②鏊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田 ③瑾欲引焦芳,廷议独推鏊 ④鏊前后力救得免 ⑤鏊初开诚与言 ⑥鏊不能救,力求去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鏊勤奋好学,年轻时写的文章被国子监的学生们争相传阅,备受人们称赞。在乡试、会试和廷试中,他连中三元,都得第一,以优异的成绩被授官职。 | B.面对边境形势,王鏊直言忠谏,指出朝中奸佞小人乱政,大臣将士功罪不明,法令不行,劝皇上重振朝纲,了解下情,赏罚分明以抵御外敌。 | C.王鏊仗义执言,在刘瑾用各种手段迫害朝廷官员时,他多次挺身而出,据理力言,与刘瑾针锋相对地争辩,竭尽全力地营救,使一批官员免受迫害。 | D.王鏊清正不阿,后来朝中逢迎之风盛行,刘瑾专权益甚,王鏊激于无法拯救局面,于是坚决请辞,离职返乡。史书评价他明晓去就之节,不以阿谀之态逢迎取悦。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杜门读书,避远权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_ ⑵寿宁侯张峦故与鏊有连,及峦贵,鏊绝不与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_ ⑶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