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

阅读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黑龙江省模拟题
阅读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帝悉不报。至三十六年,始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
  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宪成尝曰:“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故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疏入,不报。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凡救三才者,忤魏忠贤者,率指目为东林,抨击无虚日。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戮禁锢,善类为一空。崇祯立,始渐收用。而朋党势已成,小人卒大炽,祸中于国,迄明亡而后已。(节选自《明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  朝廷内外       
B.裁量人物  品评
C.宪成姿性人  超越           
D.宪成殁  比较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顾宪成“品行端正,敢于忤上”的一组是(    )
①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 
②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
③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  
④故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
⑤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 
⑥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宪成聪明过人,幼年就有志于圣学。无锡旧有东林学院修复落成后,顾宪成带领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等人在其中讲学,学者称他为泾阳先生。
B.顾宪成曾经说:“在朝廷做官,志向并不在皇上,在边地做官,志向不在民生,居于水边林下,志向不在世道,君子是不这样做的。”朝廷之士仰慕他的风范,多和他遥相呼应。
C.顾宪成为淮南巡抚李三才说话,徐兆魁之徒于是以此为攻击东林党的口实。顾宪成后来也觉得这一做法有些出格,为此后悔。
D.崇祯登基后,贤明之士才渐渐有所任用。但朋党势力已经形成,无耻小人势力大张,使 国家受害,明代灭亡后才停止。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译文:                                                                       
(2)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
译文:                                                                       
答案
1.D
2.B
3.C
4.(1) 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他自己拿笔(亲手)去掉。
  (2)当时,坚守道义违背时俗的士大夫,全都退隐山林,闻风响应,以致学舍容纳不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会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会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②,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犹不改。宣子(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选自《左传·宣公二年》,略有删改)
  【注】①胹:煮。②溜:通“霤”,屋檐下接水的沟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靡不有初,鲜有终——克:能够。
B.公患之,使锄麑之——贼:偷窃。
C.宣子于首山——田:通“畋”,打猎。
D.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书法:记载的原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谏不入,则莫之继也/且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B.夫如是,能补过者鲜矣/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C.宦三年矣,未知母存否/欲勿予,即患秦兵
D.我之谓矣/奔车朽索,可忽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晋灵公实行暴政的史实,他非但不接受赵盾、士会的讽谏,竟然多次实施计划欲除掉向他进谏的人。如此多行不义,最终招致被臣下弑***的下场。
B.赵盾忠君爱国,恪尽职守,深受人们敬重,在生死关头,锄麑、提弥明和灵辄都挺身而出保护他,为此锄麑、提弥明自***,灵辄出逃。
C.本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紧张曲折,悬念迭出,环环相接,此起彼伏,跌宕多姿,引人入胜,动人心魄,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D.本文通过晋灵公、赵盾和灵辄等鲜活的典型人物,从正反两方面,形象地表现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①,然男子受贺,女子***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韩非子》)
  【注】①怀衽:怀抱。②泽:恩惠。
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①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②觖:因不满意而怨恨。③抗章:向皇上上奏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  虞:忧虑,忧患
B.斩之以  徇:谋求 
C.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宿卫罢  典:主持,主管 
D.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省阅:审视阅览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赵概为官才***一组是(   )
①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 
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④自左丞转吏部尚书  
⑤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   
⑥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后来陶、奭二人斩***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赵概借此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B.苏舜钦等人因聚众饮酒被放逐贬谪,赵概认为如把这些参与群饮的名士贬谪不用,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心生怨恨,于国不利,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
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用编书的方式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D.赵概秉性平和,与人无怨怒。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连一向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2)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明经累举,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称其妖逆,诏御史按覆之。诸御史惮昭泰刚愎,皆称病不敢往。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竟推雪李师等,奏免之。
  俄而崔湜、郑愔等复用,尚隐自殿中侍御史出为伊阙令,怀让为魏县令。湜等既死,尚隐又自定州司马擢拜吏部员外郎,怀让自河阳令擢拜兵部员外郎。尚隐累迁御史中丞。时御史王旭颇用威权,为士庶所患。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所容贷,获其奸赃钜万,旭遂得罪。尚隐寻转兵部侍郎,再迁河南尹。
  尚隐性率刚直,言无所隐,处事明断。其御下,豁如也。又详练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
  十三年夏,妖贼刘定高夜犯洛门,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临行,帝使谓之曰:“知卿公忠,然国法须尔。”因赐杂彩百匹以慰之。俄又迁广州都督,仍充五府经略使。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
  累转京兆尹,历蒲、华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赐爵高邑伯,入为大理卿,代王鉷为御史大夫。时司农卿陈思问多引小人为其属吏,隐盗钱谷,积至累万。尚隐又举按之,思问遂流岭南而死。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时议甚以此称之。二十四年,拜户部尚书、东都留守。二十八年,转太子宾客。寻卒,年七十五,谥曰贞。(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注:①明经:隋唐时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门类。②四知:东汉杨震为官清廉,有人送礼给他,并说:“暮夜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无人知晓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之  礼:以礼相待
B.湜等遂下狱推究,贬黜之  竟:最终
C.诸御史昭泰刚愎  惮:害怕
D.尚隐又举之,思问遂流岭南而死  按:按照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尚隐“刚直”的一组是(  )
①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             
②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
③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         
④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
⑤尚隐按之,无所容贷                   
⑥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尚隐与李怀让在朝廷弹劾崔湜、郑愔,使他们受到贬黜,但也因此得罪对方,后来他们官复原位,李尚隐和李怀让受到报复。
B.冯昭泰诬奏李师等人是妖逆,而各位御史害怕冯昭泰傲慢固执,都声称有病不敢前去,李尚隐便越级请求前往,昭雪了李师等人的冤情,并奏请赦免了他们。
C.李尚隐生性率真刚直,说话从不隐瞒,处事明断。他对待下级,非常豁达。历任京兆尹,蒲州、华州刺史,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
D.李尚隐三次担任宪官,一生查处了包括李怀让、王旭、陈思问等在内的多个贪赃官吏,为朝廷除害,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所容贷,获其奸赃钜万,旭遂得罪。
                                                                                           
(2)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方翼,字仲翔,并州祁人。祖裕,随州刺史,尚同安大长公主。方翼早孤,母李,为主所斥,居凤泉墅。方翼尚幼,杂佣保,执苦不弃日。垦田植树,治林垠,完墙屋,为富家。高宗立,而从祖女弟为皇后,调安定令,诛灭大姓,奸豪胁息。居母丧,其友赵持满诛死,尸诸道,亲戚莫敢视,方翼曰:“栾布哭彭越,义也;周文王掩骼,仁也。绝友义,蔽主仁,何以事君?”遂往哭其尸,具礼收葬。金吾校尉劾系,帝嘉之,不罪。
  再迁肃州刺史。州无隍堑,寇易以攻,方翼乃发卒建楼堞,厮多乐水自环,烽逻警明。仪凤间,河西蝗,独不至方翼境,而它郡民或馁死,皆走方翼治下。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
  方翼兼检校安西都护,筑碎叶城,面三门,纡还多曲以诡出入,五旬毕。西域胡纵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永淳初,十姓阿史那车簿啜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军战伊丽河。败之,斩首千级。俄而敌兵十万踵至,方翼次热海,进战,矢著臂,引佩刀断去,左右莫知。所部杂虏谋执方翼为内应,方翼悉召会军中,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会大风,杂金鼓,而号呼无闻者,***七千人。即遣骑分道袭敌,皆惊溃,乌鹘引兵遁去,擒首领突骑施等三百人,西戎震服。初,方翼次葛水,暴涨,师不可度,沉祭以祷,师涉而济。
  西域平,以功迁夏州都督。属牛疫,民废田作。方翼为耦耕法,张机键,力省而见功多,百姓顺赖。明年,召方翼议西域事,引见奉天宫,赐食帝前。帝见衣有污濯处,问其故,具对热海苦战状。视其创,帝咨嗟久之,赐赉良厚。(节选自《新唐书·王方翼传》,有删改)
  注:①尚:匹配,多指高攀婚姻。②厮:通“斯”。分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它郡民或死/馁:饥饿。
B.师涉而/济:成功。
C.牛疫/属:恰好。
D.具对热海苦战/状:情况。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王方翼有智慧的一组是( )
①治林垠,完墙屋
②厮多乐水自环,烽逻警明
③乃出私钱作水磨
④面三门,纡还多曲以诡出入
⑤厚赐,以次出壁外,缚之
⑥方翼为耦耕法,张机键,力省而见功多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幼的王方翼为减轻母亲独支家门的负担,常常与佣人一起辛勤劳作,历经艰辛,不荒废时日,使家境逐渐殷实富足起来。
B.王方翼为人重情重义,曾为被诛***的友人赵持满处理丧事。他认为这样做既可彰显朋友义气,也可维护国君的仁爱形象。
C.永淳初年,王方翼在热海引军作战,他骁勇善战,***敌无数,令敌军惊慌溃散,又乘胜追击,生擒了敌首,西戎从此归服。
D.在王方翼担任肃州刺史和夏州都督时,两地遭遇了天灾人祸,但他都能找到应对的办法,说明他能力强,有高度的责任心。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往哭其尸,具礼收葬。金吾校尉劾系,帝嘉之,不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而敌兵十万踵至,方翼次热海,进战,矢著臂,引佩刀断去,左右莫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