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①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上海模拟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①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②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③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____________ (2)从轼官于凤翔____________ (3)君立屏间听之____________ (4)未期年先君没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乡贡进士方之女——蚓无爪牙之利 B.其后轼有所忘——此人为具言所闻 C.已而果然——有穴窈然 D.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妻子对丈夫结交的朋友细心观察,提醒丈夫要警惕的两类人,一类是_______________二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5.第②段作者精心描绘了夫妻日常生活的言谈,请简要概括妻子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1)嫁 (2)做官 (3)间隙、夹缝 、中间 (4)一周年(一整年、满一年) 2.B 3.(1)(她)每天用已逝父亲用来告戒我苏轼的话提醒(或告诉)我。 (2)你虽然死了,不过能与我母亲葬在一起,仍然做媳妇,有什么遗憾的呢?(或:你虽然死了,我这一生有与你结为夫妇这样的幸事,还有什么悲伤的呢?) 4.一类是见风使舵、投人所好的人;一类是对结交过于轻率的人。(意对即可) 5.知书达理、敏静娴淑;体贴丈夫;卓见有识。(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
①“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②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①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置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卢。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③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②于怀耶? ④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⑤留守相公③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注】①鈇钺(fū yuè):原指斫刀和大斧,此指帝王赐予的专征专***之权。②介然:形容有心事。③留守相公:东都留守朱馀庆。 1.从结构上看,第①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托温生拜见乌公时陈述两个问题,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4.对乌公的行为,作者似“怨”而实颂,结合具体内容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新罗①人张保皋,郑年者,自其国来徐州,为军中小将。保皋年三十,年少十岁,兄呼保皋。俱善斗战,骑而挥枪,其本国与徐州无有能敌者。年复能没海,履其地五十里不噎。角其勇健,保皋差不及年。保皋以齿,年以艺,常龃龉不相下。后保皋归新罗,谒其王曰:“遍中国以新罗人为奴婢,愿得镇清海②,使贼不得掠人西去。”其王与万人,如其请。自大和后,海上无敢鬻新罗人者。保皋既贵于其国,年错寞去职,饥寒在泗之涟水县。一日言于涟水戍将冯元规曰:“年欲东归,乞食于张保皋。”元规曰:“尔与保皋所挟何如,奈何去死其手?”年曰:“饥寒死不如兵死快,况死故乡邪!”年遂去,至谒保皋,保皋饮之极欢。饮未卒,其国使至,大臣***其王,国乱无主。保皋遂分兵五千人与年,持年泣曰:“非子不能平祸难。”年至其国,诛反者,立王以报。王遂征保皋为相,以年代保皋。 知其心不畔,知其材可任,然后心不疑,兵可分。平生积忿,知其心难也;忿必见短,知其材益难也。此保皋与汾阳③之贤等耳。(选自《樊川文集》卷六) [注] ①新罗:朝鲜古国名。 ②清海:朝鲜地名,海防要塞。 ③汾阳:唐名将郭子仪。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其本国与徐州无有能敌者( ) (2)保皋差不及年( ) (3)如其请( ) (4)饮未卒,其国使至( ) 2.下列对句中加粗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遍中国以新罗人为奴婢/立王以报 ②其王与万人/尔与保皋所挟何如 A.①相同 ②相同 B.①相同 ②不同 C.①不同 ②相同 D.①②均不同 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兄呼保皋 B.履其地五十里不噎 C.饥寒在泗之涟水县 D.年欲东归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年遂去,至谒保皋,保皋饮之极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其心不畔,知其材可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表现张保皋、郑年二人“平生积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皋之“贤”可以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①,放意填坑岸也。 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竞,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放逸者流宕而忘归,穿凿者补缀而不足。时俗如此,安能独违?但务去泰去甚耳。必有盛才重誉,改革体裁②者,实吾所希。 古人之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于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节选 [注]①轨躅:车的辙迹。②体裁,指文风,下文“制裁”与此同。 1.作者把写文章比作骑马,其中的“放意”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2.概述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是文章在文字组织、结构安排等方面不太讲究,显得不够精致细密。 D.但古人在文字组织、结构安排等方面不太讲究,不做精致细密的润色。 C.只是文章中文字的点缀修饰过于简约朴素,未能做到精致细密。 D.但古人在写文章时点缀修饰粗疏简陋,不能写出精致细密的文章。 4.联系全文,概括作者的为文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必有盛才重誉,改革体裁者,实吾所希”,唐代“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其主张恰与作者为文之道契合。请以高中所学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为例,具体说说文章是怎样体现“改革体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
《雪涛阁集》①序 〖明〗袁宏道 |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是故草木之无情也,而鞓红鹤翎,不能不改观于左紫溪绯②。唯识时之士,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 近代文人,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字拟,务为牵合,弃目前之景,摭腐滥之辞,有才者屈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无之者拾一二浮泛之语,帮凑成诗。智者牵于习,而愚者乐其易,一唱亿和,优人驺子③,共谈雅道。吁,诗至此,抑可羞哉!夫即诗而文之为弊,盖可知矣。 (1)余与进之游吴以来,每会必以诗文相励,务矫今代蹈袭之风。进之才高识远,信腕信口,皆成律度,其言今人之所不能言,与其所不敢言者。或曰:“进之文超逸爽朗,言切而旨远,其为一代才人无疑。诗穷新极变,物无遁情,然中或有一二语***近俚近俳④,何也?” 余曰:“此进之矫枉之作,以为不如是不足矫浮泛之弊,而阔时人之目也。”然在古亦有之有以平而传者如睫在眼前人不见之类是也有以俚而传者如一百饶一下打汝九十九之类是也有以俳而传者如迫窘诘曲几穷哉之类是也。(2)古今文人,为诗所困,故逸士辈出,为脱其粘而释其缚。不然,古之才人,何所不足,何至取一二浅易之语,不能自舍,以取世嗤哉?执是以观,进之诗其为大家无疑矣。诗凡若干卷,文凡若干卷,编成,进之自题曰《雪涛阁集》,而石公袁子为之叙。 (选自《明清散文集萃》,有删略) 〖注释〗①《雪涛阁集》,为明代江盈科所著诗文集。江盈科,字进之。②鞓(tīng)红鹤翎,指牡丹花中“鞓红”和“鹤翎”等品种,经过改良可呈现出左紫、溪绯品种不同的样子。③驺(zōu)子:古代给贵族掌管车马的人。④俳:滑稽,幽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胜:胜任 B.而不敢自伸其才——伸:施展 C.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袭:模仿 D.有以平而传者——传:流传 2.作者说:“诗至此,抑可羞哉。”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作者感到羞耻的原因的一组( ) ① 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字拟,务为牵合,弃目前之景,摭腐滥之辞 ②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 ③ 有才者屈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无之者拾一二浮泛之语,帮凑成诗 ④ 然中或有一二语***近俚近俳 ⑤ 一唱亿和,优人驺子,共谈雅道 ⑥ 执是以观,进之诗其为大家无疑矣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行文的顺序来看,作者没有受到序言体裁的束缚,先是淋漓尽致地阐明自己的文学主张,最后才落笔于文题。 B.作者在文中先从正面立论,用类比的方式,以美丑的标准随着不同时代人们不同的审美观念而改变,来指出复古主张的不合时宜。 C.文章最后,作者用创新的文学观评论江进之的诗文创作,既使前文的论证得到进一步印证,又起到照应标题的作用。 D.作者旗帜鲜明地批评了近代文人的各种复古做法,并对近代文人的所作所为予以了全面否定。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法官皆贬,犹以亲累落职,出知广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宗幸澶渊,赐敏中密诏,尽付西鄙,许便宜从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 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属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其能,下诏褒美。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节选自《隋史·循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彦光忧瘁——瘁:劳苦,憔悴 B.母忧去职——忧:父母的丧事 C.未几,起令视事——视事:治事,任职 D.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将:将要 2.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梁彦光治政效果的一项是( ) ①嘉禾连理,出于州境 ②合境大安,奏课连最 ③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④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⑤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⑥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A.②⑤⑥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家族兴盛起来。 B.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他的政绩深得皇上赞赏,曾不止一次受到封赏,历任秘书郎、舍人上士、小驭下大夫、华州刺史、青州刺史、岐州刺史、相州刺史等职。 C.梁彦光生性执著,不肯屈服。在相州时有人做歌谣说他没有治理才能,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相州豪强地痞嗤笑,但却毫不退缩。 D.梁彦光在相州任上,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都能够自励,风气大为改观。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