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寄韩潮州愈①贾 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寄韩潮州愈① 贾 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②。 【注】 ①元和十四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隔岭篇章”即指该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此诗。②浪西楼:潮州名楼。 小题1:请对颈联中的“悬”“浸”二字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简析尾联所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小题1:“悬”字描绘出了山高路险的画面;(1分)“浸”字写潮州地卑潮湿。(1分)诗人忧虑韩愈此去道路艰险,想象韩愈到任后的凄苦处境,透露出对韩愈深沉的忧虑和关切之心。(1分) 小题2:尾联写诗人想象瘴气总有一天会消散,到那时,皓月东升,银光将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1分)作者借此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1分)坚信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必将大白于天下。(1分) |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考查炼字,作答时一般可分三个步骤,一是解说字眼的含义和所运用的手法,二是分析字眼所表现的意境特征,三是分析字眼所达到的表达效果。根据注解和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全诗所描绘的都是诗人想象中的潮州的环境,因此本题中的“悬”“浸”,二字表现的意境特征应重在“险恶”,所表达的情感应重在对韩愈的关切。 第(2)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分析。题干有提示说明,尾联是一个写景的诗句,考生答题时要根据景物的特征,分析出其中寄托的情感。而结合注解可知,诗人身在京城,“浪西楼”则在韩愈贬官所在的潮州,因此尾联描写的事物显然是诗人想象中的景物,其表达的情感只能是对韩愈的想念和祝福。 |
举一反三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小题1: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赏析。(5分) 小题2: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青玉案 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日。②停针线:古代习俗,春社日妇女停止做针线活。 小题1:下阕首句“春衫著破谁针线”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样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6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龙潭夜坐 明•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小题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三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相见欢 【清】纳兰性德①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红蜡泪,青鲮被,水沉②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选自《饮水词》) 【注】①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康熙帝器重的藏身近臣,但他无心功名利禄,却对早亡的妻子难于忘怀。此篇作于出使途中。②水沉:即水沉香,沉香所制成的香。这里指香气。 小题1:“微云”这一意象有什么妙用?请简要赏析。(3分) 小题2:词中,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感情。请简要赏析。(3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江月 [宋]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 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作者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首词写于元丰三年(1080)。 小题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词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分析。(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