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秋波媚陆 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秋波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这是陆游48岁在南郑担任军务时所作。此时他助川陕宣抚使王炎为“干办公事”,身着戒装,往返前线,前方有利的形势和军队壮阔的生活,使他触景生情,作者于是写下这首词。 小题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色?(5分) 小题2:这首词的下片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6分) |
答案
小题1:上片分别描写了瑟瑟秋风、漠漠边城、哀切角声、冲天烽火、耸立高台等景物(2分);作者抓住了边陲景物的特点来描绘,使整个画面具有苍凉悲壮的色彩(3分) 小题1:从下片看,作者主要运用想象和拟人的手法(2分),比如将南山月、灞桥柳、曲江馆进行丰富联想并赋予人的多情与期待(2分),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决心恢复中原、报国立功的壮志豪情(2分)。 |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通过边城、烽火等可知是战地,秋到、暮云则加重了边地的悲凉气氛。答题的关键点:“战争气氛”和“悲壮雄浑的画面”之类的内容,同时要扣住诗的内容加以描述。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通过边城、烽火等可知是战地,秋到、暮云则加重了边地的悲凉气氛。答题的关键点:“战争气氛”和“悲壮雄浑的画面”之类的内容,同时要扣住诗的内容加以描述。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销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概括在十个字以内(2分)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何种手法?请稍加分析(4分) |
读下面的三首诗,回答问题。(7分) 竹(之一) 竹(之二) 竹(之三) 每攀登一步 青翠是你的本色 在翠绿婆娑的外表下 都作一次小结 坚韧是你的意志 你空空如也 小题1:上述三首诗皆是以竹喻人,但立意不尽相同或迥然有异。请回答三首诗的立意各是什么?(3分) 第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古今诗人常常将自然之物当作题材,且赋予深刻的含义,请你从读过的诗歌中试举一例,并谈谈自己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 行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小题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11分)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②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元:同“原”。 小题1:这首词上片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5分)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6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浪淘沙 北戴河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小题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2分) 小题2:词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一句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3:下阕用“挥鞭”楷括而鲜明地勾勒曹孟德形象,有何妙处?(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