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 鸪 词李益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鹧 鸪 词李涉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 鸪 词李益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鹧 鸪 词李涉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 鸪 词
李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鹧 鸪 词
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1)两诗都用了“湘江”、“斑竹”、“鹧鸪”等形象,都是表现一种愁苦之情的。这种“愁苦之情”具体说来有何不同?(4分)
(2)两诗在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采用了传统手法中的哪一种?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
(1)李益诗主要是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之苦,末句我们仿佛可以感觉到她盼望郎归来的急切心情。李涉诗有对“二女”的同情,有对屈原沉江自杀的叹息,也表现了自己的羁旅愁绪。不象李益诗所抒之情集中一点,而是泛咏愁情。
(2)起兴。(说比兴也算对)李益诗由“斑竹”的典故及鹧鸪写起,勾起了自己怀念情郎的愁怀。李涉诗由湘江水深引出对屈原沉江的感叹,由“斑竹”典故想到“二女”垂泪的故事,由鹧鸪的啼叫引起了自己的羁旅之愁。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8分)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小题1:简要赏析本词的语言风格。(3分)
小题2:本词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结合全词简要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龛山凯歌(五首其一)
徐渭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冰红冷铁衣。
注:①龛山,位于今浙江萧山县北钱塘江边。本诗作者徐渭(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曾随会稽典史吴成器在龛山歼灭进犯的倭寇。此役吴成器统兵进击,遇敌死战,战斗惨烈,最终以一当十,大获全胜。
(1)请简要描述本诗前两句表现的战场情景。(4分)
(2)结合诗句,分析最后一句中的“冷”字妙在何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1)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3分)
答:                                                                                                                                                       
(2)解释颈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1)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小题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3分)
小题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