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迢迢牵牛星》,完成下面题目。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

阅读《迢迢牵牛星》,完成下面题目。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迢迢牵牛星》,完成下面题目。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下列句中加粗词含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终日不成——章:文章
B.泣涕如雨——零:零散
C.相复几许——去:距离
D.脉脉不语——得:得到
(2)下句中与“河汉清且浅”中“且”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卿但暂还家,吾今报府
B.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C.北山愚公,年九十
D.王不行,示赵弱怯也
(3)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借助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反映爱情生活。看似写神话传说,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B.整首诗从织女的角度来写织女劳动的情景、勤劳的形象和孤寂苦闷心情,最后两句突出地表达了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
C.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诗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D.诗中六个叠音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或写景,或描人,或叙情,生动传神,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答案
(1)C
(2)D
(3)B
举一反三
阅读曹操的《蒿里行》,完成下面题目。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成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对这首诗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关东义士”指讨伐董卓的诸州首领,“群凶”指董卓等。
B.“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是借历史典故对“关东义士”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像武王伐纣、刘项灭秦一样灭掉董卓。
C.“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是说诸军貌合神离,各自观望不前。
D.“淮南”句指淮南袁绍扯旗称帝,而北方的袁术也刻玺,欲行废帝自立之事。
(2)下面是对这首诗思想艺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反映了东汉末年动乱的社会现象,表现了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B.诗中也暗含着作者要削平战乱,进而夺取汉朝政权的野心。
C.《蒿里行》是乐府旧题,作者依旧辞写新辞,语言朴实,是一种写实风格。
D.从结构上看,本诗可以分为上下两节:上节写原因,下节写结果;上节写“势”多为叙述,下节写“实”多为描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完成下面题目。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交代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三、四两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各种杂草。
C.五、六两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种祈盼有个好收成。
(2)对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语,前实后虚,相互补衬,完美和谐。
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D.以“衣沾”写躬耕的艰辛,而归隐生活的乐趣远大于辛劳,故“不足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诗歌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下列诗句表现手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⑥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⑤/②④/③⑥
D.①③/②④/⑤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  ①辋川庄:王维在终南山的隐居之地。②蓄(zī):农田。③朝槿:木槿,因其花朝开暮落,故称朝槿,古人常以它象征人生无常。④露葵:一种野菜,霜露时最鲜美,故称露葵。⑤野老:作者自谓。 
(1)第三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情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第二联堪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典范。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北陂杏花[注]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本诗作于变法被废除,诗人被迫闲居江宁时。陂(bēi),水池,这里指池边或池边小洲。 
(1)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