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柳宗元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柳宗元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永州乡下。②杪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
(1)诗中的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中的意象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此诗表现“不怨而怨,怨而不怨”的思想,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冷清、衰败、荒寂的荒村景象。处处围绕一个“荒” 字,描绘出一幅荒凉凄清的画面:经霜袭击的树叶在变黄,在瑟瑟秋风中孤独地飘落,溪上小桥铺满枯叶;荒村除古木之外,一无所见;耐寒的山花疏疏落落;幽深的泉水在深秋时节也时断时续,只剩一线。(意对即可)
(2)诗人借山水排遣谪居生活的郁闷之情,希望忘却得失恩怨、是非荣辱,但这种宁静、淡远又与诗人的理想、追求相矛盾,所以用无“机心”表现“不怨而怨,怨而不怨”的思想,闲静中深蕴。(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中吕】朝天子 客况
宋方壶
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无火拨残垦。
薄设设衾剩铁,孤另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今夜冷?
(1)“【中吕】朝天子客况”中“客况”是这首元曲的标题,“【中吕】”和“朝天子”分别是这首元曲的________和________。
(2) 作者不说“半点灯明昏惨惨”,而说“昏惨惨半点灯明”,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薄设设衾剩铁,孤另另枕如冰”二句,虽未出现思乡、思亲的字眼,但思乡思亲之情却浸透在字里行间。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②泛觞:是一种游戏。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描写景物有什么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临江山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金兵攻占汴京后,作者辗转逃亡到当时南宋朝廷临时所在地的浙江绍兴。一个夜晚他登上小阁楼,有感而发,填写了这首词。 ②长沟:大河。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回忆洛中旧游起笔,首句写聚会英才,作豪爽语,为全诗奠定悲壮的基调。
B.“长沟流月去无声”一句,造语更为生动、奇巧,巧妙地唱叹出令人难忘的往事。
C.“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画面清丽,宛如目前。
D.“二十余年如一梦”,既指洛中旧游之美如梦,也指国破家亡带来的空幻之感。
2.结合全词,试分析“闲”字流露出的词人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与义这首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都表现了北宋灭亡,逃亡江南的人生经历,请比较鉴赏两首词在抒写沦亡之苦时手法的不同。(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滴滴金梅
孙道绚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注:孙道绚,中原人,盛年孀居。在金兵南下之际,她同李清照一样,“漂零遂与流人伍”,流徙江南,只身寄居一室。
(1)上阕中有一个字用十分形象,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词看,作者传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怍。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景的?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对此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