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秋光里的黄金树(1) 这里就正是秋天。(2)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

阅读下文。秋光里的黄金树(1) 这里就正是秋天。(2)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
秋光里的黄金树
(1) 这里就正是秋天。
(2)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3)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4)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5)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6)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7)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8)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9)但是树有过忧伤么?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10)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11)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12)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的回忆和依恋。荒野是那么寥廓;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13)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14)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15)人类坚持不懈的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16)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
(17)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18)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19)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小题1: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5分)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第8段加以赏析。(6分)
小题3: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6分)
①童话    
②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小题4: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
答案

小题1:(5分)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比(2分)。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3分)
小题1:(6分)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2分),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2分),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2分)。
小题1:(6分)
(1)喻指拥有众多鸟兽的茂密而美丽的森林,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忧虑。(3分)
(2)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3分)
小题1:(5分)
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

举一反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
南山雨
董 桥
三四十年前我带着家小来香港谋生,白天做两份兼差的工作,晚上给报纸杂志写稿翻译,三口生计勉强应付,偶然碰到意外支出,变卖细软的落难举措还是有的。这样熬了两三年,老二出世的时候,我去应征一份工钱优厚的职务,连过三关,十拿九稳,竟然落空。
那期间,石初先生辗转知道了我的境遇,有一天约我到莲香茶楼喝早茶。是农历腊月,天刚亮,楼上靠窗的茶座冷得很,他殷殷劝我多吃点心暖胃,尽说些不着边际的闲话,下楼道别之际,徐徐从大衣口袋里摸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给我,是他早年手抄的一些田园诗,喃喃说:“这些诗写得清爽,念起来舒服。苦闷的时候读读诗词,日子会变得漂亮些!”
风很大,我走到大马路一家绸缎庄的屋檐下翻出诗册,浓浓淡淡的墨色录了许多唐诗清诗,范石湖的作品不少,最后一页是毕九歌的一首七绝:“芍药花残布谷啼,鸡闲犬卧闭疏篱。老农荷锸归来晚,共说南山雨一犁。”
那天晚上天更冷,石初先生打电话言归正题,要我宽心,用了“事缓则圆”四个字劝我再碰碰机缘,说他一九五二年刚来香港也磕磕绊绊,困顿无助,天天晚上读诗抄诗解忧。我说石湖的诗我小时候读得多,倒想知道毕九歌是谁。他说那是清代王渔洋《古夫于亭杂录》里抄到的,只知道他字调虞,渔洋同邑大司空亨的后人,能诗,可惜只流传了那一首七绝:“可见名与利那玩意儿都是注定的!”
石初先生到死也没有成过名。他茶余饭后即兴写写的游戏文字,怎么说都不输那些名家的笔墨,绝对值得付梓流传。事实竟然不是那样。他的旧诗词,他的白话文,他的英文、法文、拉丁文,全是他七十二年人生中默默修炼的正果,知道的人却太少太少了。
我是一九六五年才从台北带着父执宋伯伯的信去看申先生。他住半山般含道,四十出头,白皙的皮肤衬着白皙的衬衫,纤秀的金丝眼镜把一张瘦长红润的脸映得更清贵。他声音低沉,讲话很慢,地道的英国风度,一点不带上海人的阔气和喧阗。那次初识之后,他记起来会打电话问我近况,约我在中环他做事的洋行附近吃个午饭聊聊。后来我在报上写专栏、做翻译,石初先生这才开始用长辈的口吻给我提了许多意见,我们渐渐成了师徒。
申先生先是教我中文造句的窍门,说白话文要写出文言的凝练,文言文要透露白话的真切。“胡适之的文言文写得其实比白话文要好,原因在此。”他说,“胡先生学问深厚而才情单薄!”这淡淡的半堂课,我受用到老。他起初常常说我的翻译七百字里起码有十个地方是笨译,脱裤子放屁的句子太多了:“做人不可取巧,翻译必须学巧!”申先生每给我改一篇译文,总是叮咛我回家好好逐句捉摸。这样改了八九篇,回头重看自己的旧译,我才脸红了。
我亲沐教泽越久,越觉得石初先生做人跟做学问完全不同。做人,他诚实而世故;做学问,他犀利而纯真,抱定主意不求闻达。那时期,传媒的兴旺造就了一批好辩之士挥笔制造舆论,改造社会。那时期,知识界也有一小撮饱学之士唾弃说教,唾弃生命卑微的欷歔,一心安分乐道,一心经营个人精致的技艺,遁迹自娱。申先生继承的正是这一小撮人的情操:“要紧的是了解生命,不是判断生命。”他常说。
一九九○年年尾,石初先生丧偶,万念灰蒙,久久难释,人也苍老了许多。一天,我约他到莲香茶楼喝早茶,下楼道别的时候,我把二十五年前他给我的那本诗册交还给他。我握着他冰冷的手,一句话没说。
申先生看看我,看看那本破旧的小册子,微微点了点头,转身踽踽走进晨曦里的小巷。
(选自《旧时月色》,有删改)
小题1:请简要概括文章中申石初先生的人物形象。(6分)
小题2:“可见名与利那玩意儿都是注定的!”这句话流露出申石初先生丰富的情感,请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4分)
小题3:请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小题4:请谈谈本文以“南山雨”为题的用意。(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笑说蟹文之灾  
流沙河
老夫银行排队,恭缴电、气、话之三费。站立久了心烦,不免游目四顾,用以杀死时间(Kill-time就是汉语说的“消遣”)。忽睹一妇,夏衫华丽,背绣英文曰Special lady,即特殊太太,不禁莞尔,心情为之一振。乃自思忖:“既然特殊,又何必来排队?”
一自国门乍开,英语涌入,其势滔滔,不可逆挡。要现代化,要和先进文化接轨,就得容之纳之。道理大家明白,何须我来饶舌。但窃以为被动容纳同时,也该主动疏之导之,莫让蟹行文字泛滥成灾才好。所谓泛滥成灾,别以为指的是“特殊太太”之类。笑话罢了,那不算啥。我指的是考试。学生要考英语,考吧。读硕士读博士而研究古汉语者,或中国古史者,或中共党史者,也非考英语不可吗?争取当公务员之非涉外事者,也要考英语吗?各行各界评专业职称,也要考英语吗?是不是太看重英文了?
英文应该学,但不能都去学waiter英语,一辈子做低级舌人,侍候商董,至多爬上洋买办的阶梯。试看今日外文系的,几人能译学术著作。听他口语多么地道,不过高等waiter罢了。《颜氏家训·教子篇》云:“齐朝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观今鉴古,人情不二。我心窃忧之,有不忍言者。
更值得忧心的是汉语。早在英语高烧之前,译体文风已经常见报刊文字。今则变本加厉,坏我汉语生态,竟造出这样笨拙的译体病句来。胪列如下,请共赏之。
这本书已被我读过了。(这本书我读过了)
当我早晨起床的时候。(早晨我起床时)
作为政协委员的我。(我当政协委员)
浙江女子似乎就像花朵般的娇艳。(越女如花)
我出门去的同时,看见他正在哭着。(我出门,见他在哭)
必须加以严厉的惩办。(必须严办)
你有吃过午饭了吗?(你吃午饭了吗)
对我说来,她是我的妻子。(她是我妻)
译体恶风劲吹,从大作家到小学生,同受其愚弄而懵然不觉。更可怕的是报刊上一窝蜂去学样,还觉得有趣,真要教前辈大师们,鲁胡老梁沈赵,地下同声一哭。写到这里,猛想起余光中。他是外文系老教授,一辈子弄外文。看看他笔下吧,食洋而化为中华的灵与肉,那文字多纯粹,多典雅,多准确,多活泼。
蟹文透过译体病句侵入报刊,我们拿啥武器去抵抗呢?我答:拿文言文。这武器能逢长化短,逢繁化简,逢深化浅,逢晦化显。笔下仍写现代汉语,但应掌握传统文言,择其铦利者而用之。必如此,方不至于被蟹文的语法攻占了我们的头脑笔下,杂交出怪胎来。不是教人排外,是用自家之本,赚取他家之长。若相反,便是自家无主,尽拾别人的敝屣了。
各种洋文不滥用,择地而用之,那是必要的。见洋文而反感,义和团心态,贻祸邦国,愚昧可笑。但是,当今街市上好多店招,货物上好多标识,都来英汉对照,有这个必要吗?余非新左人士,不会上纲批判所谓文化帝国主义,只是觉得市井流风趋新可笑而已。还有更可笑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沿街检举店招上的繁体汉字,必铲之而后快,却放过那些毫无必要的洋文招牌字,真有点“相煎何太急”的意味,不免一叹。
(选自《含笑录》,有删改)
小题1:从全文看,“蟹文之灾” 的主要表现有哪些?(6分)
小题2:第三段中“舌人” 指什么人?该段引用《颜氏家训》的用意是什么?(5分)
小题3: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通讯
银牌,重似金牌
在2006年冬季奥运会昨晚(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的花样滑冰比赛中,俄罗斯名将托特米安尼娜/马列宁以总成绩204.48分夺得双人滑冠军,中国选手张丹/张昊受伤获得银牌,申雪/赵宏博获得铜牌。
意大利都灵时间13日21时21分。意大利著名的《蝴蝶夫人》乐曲在都灵帕拉维拉体育馆响起,分别身穿黑白衣服的赵宏博、申雪深情对望,顺畅滑行、有力的起跳、优美的螺旋线……在短暂的动作稍紧后,赵宏博和申雪完全进入了状态。在一道完美的弧线后,赵宏博腾空而起,如一道黑色闪电,转体三周,稳稳地落到冰面——令人担心的后外点冰三周跳就这样轻松地成功了。之后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五次热烈的掌声响起,为的是这个脚腱断裂后才半年就站立在冰面上的刚强汉子。音乐终止,掌声、欢呼声长达数十秒。
“124.59!”自由滑分列在已经出场的15位选手的首位,加上短节目的62.32分,他们的总分也排到了首位。不过十几分钟后,最后的决斗开始了。短节目中成绩最好的四对选手依次上场,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俄罗斯王牌组合托特米安尼娜/马列宁顶住压力 ,以近乎完美的表演得到高于赵/申组合的分数。中国队花样滑冰金牌的突破希望,寄托在了三对中国选手中最年轻的张丹/张昊身上。
22岁的张昊轻松地微笑出场,21岁的张丹则神情有些严肃。表演开始不久,意外发生了:张丹在完成被认为唯一可以击败强大对手的秘密武器——抛四周跳时失败,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再飞速滑行撞向挡板。张丹想站起来,又重重地倒了下去,她左腿内侧已经严重拉伤。
音乐突然停止,观众哗然。张昊轻轻拉起张丹,“还能滑吗?”这位清秀的哈尔滨姑娘点了点头,然而刚站起来又疼得蹲了下去。张昊把她扶到出口处,他已经不打算再上场比赛了。体育馆很静,观众都在关切地注视着张丹,掌声一阵响过一阵。两分钟后,张丹对拍档再次点头:我行!
音乐再次响起。那是《龙的传人》。张丹忍着剧痛滑向场中央。他们开始只是慢慢地滑,慢慢地做动作。顷刻,张丹加速了!张昊跟上,节奏又回来了!重新开始的表演是那么完美,那三周接两周跳、抛三周跳,张丹都完成得那样精彩出色。他们就在没有停过的掌声中完成了也许是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表演。
张丹在张昊的搀扶下滑到打分区,一直咬牙完成比赛的姑娘一见到教练姚滨,眼泪才簌簌淌下来:“对不起!”等候比分时,张丹的左腿已被队医包扎得严严实实。
“189.74分”,张丹/张昊超越了申雪/赵宏博夺得银牌!一旁的托特米安妮娜/马列宁如释重负地拥抱在一起,观众却把更热烈的掌声给了张丹和一旁的赵宏博。因为那一刻,他们感动了全世界。
(2006年2月14日《羊城晚报》,记者周方平)
小题1:选出对本文的章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这是一篇新闻报道,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导言,作用是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B.文中对赵宏博与张丹的报道都比较详细,先后形成了情节上的主高潮与次高潮。
C.第④节写张丹出场时“神情有些严肃”,这为下文写张丹摔倒受伤埋下了伏笔。
D.文章的最后一句,具有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蕴含着文章的主旨,堪称豹尾之笔。
小题2:选出对本文的音乐描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作者刻意说明赵宏博、申雪比赛时响起的音乐是《蝴蝶夫人》,是因为他们的动作如蝴蝶般美丽轻盈。
B.作者没有说明俄罗斯选手比赛时用的是哪一支乐曲,那是因为他们的比赛不是报道的重点。
C.“音乐突然停止”一句一方面说明比赛中途停止了,而另一方面又为下文“音乐再次响起”一句作了铺垫。
D.张丹再次出场时,作者特意说明赛场响起的音乐是《龙的传人》,这种写法具有含义深刻的暗示作用。
小题3:本文为塑造两对中国选手的形象,不仅刻画了他们精彩感人的动作,而且反复写到观众们的反应,这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分别有什么作用?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前者运用了正面描写的表现手法,后者运用了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B.前者为直接描写,属实写;后者为间接描写,属虚写。
C.前者有利于客观理性的报道,后者有利于主观感性的抒情。
D.前者让读者对选手的表现有直观的感知,后者使读者对现场的气氛有真切的感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北国的安逸
张炜
法国翻译家、汉学家Chantal Chen-Andro女士在她的一本书里为我出了个题目:什么东西——它可以是一个词、一种事物、一种现象一一会马上令人联想到中国和中国人?这个题目出了足有半年多,我却一直没能写出来。原因是我想不出这种能够直接引起联想的东西(事物)到底是什么,甚至还陷入了困惑。
现在,置身于黄河北岸的阵阵秋凉中,我自然而然地渴望起一种特别的温暖,并且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怎样度过即将来临的冬天。而且我还想起了过去几年中的这个时节,即秋末初冬在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在欧洲出差时,在湿冷的寒风中怎样瑟瑟发抖,想起那时的窘迫和对灿烂阳光的期待。我曾经想到了中国北方热乎乎的大炕。当时如果有那样一个去处,我会毫不犹豫地直奔而去的。真的,在中国胶东冰冷的冬季,那时我们每次从街上返回,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偎上炕头儿:寒意顿消,满身惬意;可惜的是,如今不仅在国外,即便是在生活了几十年的这座北方都市济南,大概寻遍满城也找不到一座火热的大炕。
然而告别它,对有些人而言就是告别了一种生活,一种传统,一种独特的享受。这种享受实际上仅仅是属于中国,属于北方。它在一个游子的心中则更多地代表了中国式的煦热,集中了对故乡和热土的一种想念和温情。
在这个秋天里,我好像真的找到了那个事物(东西),它就是中国北方温热的大炕。
是的,一想到炕的形象,它所包含的意蕴,特别是它在冬天所给予的那种安逸,也就想到了我们中国人才拥有的那种生活。想想所到过的国家,好像接近于这种大炕、这种居家习惯的,在东亚一带还有日本的榻榻米、韩国的暖床之类。不过它们与中国的大炕仍然还是不同的,它们看上去更多是相当于中国北方的“地铺”。标准的炕一般比双人床要大得多:由土坯或石料做成。北方的中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和辽阔的关东,几乎家家离不了大炕。在那里,一说到炕就想到了家,特别是想到了“我们的家”。在可怕的冬季,即便温度降到了零下四十度,只要有一个烧得热乎乎的大炕,那么这一家人就可以安然过冬了,这个家也就是可爱的。大炕的确让人充满了留恋。
大炕与床的区别在北方人那儿是非常清楚的。说到中年以上的北方人,他们十有八九会感念炕的好处。而对于床,对许多人来说那不过是不得已而用之罢了。炕宽大、稳固、随意、耐用。炕十分沉着。床比起炕来要显得单薄和轻浮,也不够坚固。一些有腰腿病的人,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离了炕就会难受。还有些人只有在炕上才能睡得安稳,一到了床上就要失眠。我曾在胶东海边农村看到一些有趣的场景:冬天里,暖煦煦的大炕上放了小孩子,放了怕冻的红薯和南瓜,还有一只猫依偎着老人。入夜后一家人常常围在炕上剥花生剥玉米,男人时不时伸手到烟笸箩里抓烟;来了串门儿的也马上爬到炕头,一起做活儿,说说笑笑,传递见闻。这就是一幅北方农村的“过冬图”。
到了冬天,只要进了一户人家,好客的主人就会说: “上炕暖和吧。”不仅这样,他们挂在嘴边上的还有“上炕吃饭”、 “上炕说话”、 “上炕抽烟”、 “上炕看书”、 “上炕喝茶”、 “上炕牌”,等等。这让人常常觉得炕才是一切,炕是一个家庭的中心。的确,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说,一个家庭是以炕为中心组织起来的。人的生老病死都在炕上,从出生到终了,都是在炕上。炕与人的亲密关系真是怎么说都不过分。
记得从北部广大地区进城的人,由他们亲手设计的公寓楼曾特意在主卧室留下了修筑大炕的地方,惹得城里老户哈哈大笑。笑过了,设计者照旧筑起大炕,并通上火旺的炉子。
炕不是床,所以不说“一张炕”。它要说成“铺”;更多的时候还要按“座”来算,平常都说“一座炕”,听口气就像说一座山一样。山是不能移动的,因而它一直装在游子的心里,化为永恒的参照和长久的思念。
小题1:第二段,作者回想了自己在凉意中对温暖的特别渴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在这个秋天里,我好像真的找到了那个事物(东西),它就是中国北方温热的大炕。
(2)笑过了,设计者照旧筑起大炕,并通上火旺的炉子。
小题3:第六段画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一幅北方农村“过冬图”?语言有何特点?(4分)
小题4:怎样理解“炕”的意蕴?它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
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道它作甚?”言下之意是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画,挂也。”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批评文章如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词,就降格为应用文。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的观念,画家会质疑:那我在那里?
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吴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让人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入批评界的一流人物实在是太少。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来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吗?
批评界的内斗削弱了自身。进入学术的前沿地带,批评界的老同事老朋友也很难形成共识,价值判断往往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容易发生冲突,让外界产生一盘散沙的印象。
(来源:《中国书画》彭德《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画家轻视批评家”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是有形的诗,批评是无形的思,诗与思是宿敌。
B.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话语往往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
C.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
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无法让人器重。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画,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B.批评文章应是对艺术品的评价,但如果只是对艺术品的客观介绍,那就降低了批评文章的品味,成了应用文。
C.从价值观上看,当代的书画价值要远远高于文章的价值,这和晋唐以来中国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D.大画家都是很有思想的,如果他们能写批评文章,一定会提高批评文章的品格,但是现在真正写批评文章的一流人物实在太少。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
B.画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笔。
C.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
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千金、字字珠玑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文本。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