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重申清明的三种价值与理想清明节,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缅怀逝者,追思先人:在北川老县城,万人公祭遇难者;在北京,45万市民祭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重申清明的三种价值与理想清明节,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缅怀逝者,追思先人:在北川老县城,万人公祭遇难者;在北京,45万市民祭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
重申清明的三种价值与理想
清明节,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缅怀逝者,追思先人:在北川老县城,万人公祭遇难者;在北京,45万市民祭奠亲人。和以往不同的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习俗如烧纸钱等也有了变化。用鲜花代替纸钱、天堂信箱寄哀思、网上祭奠先烈等新的祭祀方式,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以《清明上河图》闻名的开封,举行了2010清明文化节,诸如蹴鞠、马球、斗鸡、抖空竹等具有民俗特色的表演活动,为前来祭祖、踏青的人们带来别样的乐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谈到清明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这幅行人悲伤、春雨缠绵的场景。从扫墓的习俗看,清明无疑是令人伤感的节日。又因为,寂静的春天,万物吐旧纳新,满地都是生命的芬芳,都是刚刚苏醒的泥土的气息,在这样美好的季节,人们怎能不怀念那些不能与之分享良辰美景的逝者?而且,于国于家,总有一些生离死别的人和事,值得铭记。
然而,清明带给中国人的意象与价值,远不应止于此。虽然今天,它在名义上只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节日。
从时间上看,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只是到了唐玄宗年间才与寒食合并,渐渐演变成怀念祭祀家族先人的节日。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明也渐渐被赋予了更多意义与内涵。
有文史学者指出,清明除了让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同样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暗合了“天地清明”、“人心清明”与“政治清明”等三重境界:
其一是来自天地自然的“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人是社会存在,同时又是自然存在。回想人世间的万般美景,还有什么比得上那树底清风、明月万里更让人心旷神怡?
其二是来自心灵境界的“清明”。哲学家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命本身。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它让人从纷纷扰扰的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每一次扫墓都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它不仅扫去逝者碑上尘埃,更扫去活人心里的尘埃,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重归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清明”。
其三则是“政治清明”,这也是人们最易忘却的一种“清明”。“清”就是法制与规章的明晰,就是清廉无贪腐;“明”则是光明正大,是阳光政治。君不见,在古代中国,为官者的大堂之内都会以“明镜高悬”标榜。虽然腐败并不因此销声匿迹,但它至少表明了吏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虽未能至,心向往之。
从自然、人心到制度,由“清明”勾勒出的三重境界,同样是三重理想。其包括的意义,既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包括寻回人心的价值与内在的安宁,以及为此必须寻求的制度上的保障。
清明时节,哀思寂寂。面对那些已然逝去的生命,或淡或浓,伤感总难免。然而,如上所述,哀伤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清明更是可以省思的日子,清明还有更广阔的自然诉求、精神理想与政治内涵。清明连接生者与死者,连接生态、生命和生活。在此意义上,以营造和谐、自由而美好的世界的名义,有必要重申“清明”所负载的三重理想。
(选自《新京报》)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清明能让人从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而扫墓能使生者实现与死者对话的愿望,内心变得宁静而“清明”。
B.作者认为,清明节虽然到今天在名义上还只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节日,但是,它应该带给中国人以更加丰富的意象和价值。
C.“政治清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寻回人心的价值和内在安宁都需要的政治制度的保障。
D.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清明节的祭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用鲜花代替纸钱、天堂信箱寄哀思、网上祭奠先烈等新的祭祀方式已很普及。
小题2:以下各项中,不能表现“清明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万物的生长,都清洁而明净。
B.清明让人们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
C.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
D.吏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
小题3:从全文看,清明节的意义和内涵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3分)
答案

小题1:D(“已很普及”错误,第一段中提到这些新的祭祀方式只是“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
小题2:B(文中第五段中说“清明除了让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同样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因而“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不属于清明负载的“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
小题3:①起初是一个节气。②继而演变成怀念祭祀家族先人的节日。③后来被赋予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暗合了“天地清明”、“人心清明”与“政治清明”三重境界。(每点1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爷爷的宝藏
[美]劳拉 · 乌朗
闹钟响过后,布丽姬特从床上跳了起来。她轻轻地来到客厅。客厅非常安静,只有桌子上那只雕着各种图案的闹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那声音听起来伤感而空洞。
  自从爷爷去世后,玫瑰别墅里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让人感到伤感。爷爷在这儿生活了82年,每年夏天布丽姬特都来看望他。现在别墅将要被卖掉。
  “你可以留下一样东西来怀念爷爷。”昨天,妈妈这样对她说。
  布丽姬特把目光从闹钟上移开。怀念与爷爷在一起的那些快乐的时光,一只闹钟不是她所需要的。一本书呢?她走到书架前,浏览着那些书名。大部分书看起来都很烦,她不知选择哪一本。正在翻找的时候,她看到其中的一本书里露出来一张纸。她轻轻地抽出了那本书。
  纸的一面写着一个日期:1927年2月1日。另一面却写着令人兴奋的内容。布丽姬特大喊着跑到哥哥科林的房间。
  “科林,看我发现了什么?”布丽姬特喘着气说道。
  科林接过那张纸,心不在焉地看了一眼那个日期。但当他看到纸的另一面时,呼吸一下子变得急促起来。上面写着几个字:我的藏宝图。
  “爷爷一直说在他的农场埋有一份宝藏。我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布丽姬特说。
  “我也以为是。”科林说,“这个藏宝图证明他没有骗我们。”
  这个藏宝图非常简单:一个大圆圈,圆圈里写着“巨石”的字样,然后一个箭头从巨石画出去,旁边写着:走20码。箭头的末端画着一个小圆圈,小圆圈里写着“石头”的字样,还打着一个叉。
  “巨石就是爷爷所说的大圆石。”布丽姬特说。
  “宝藏就埋在巨石20码以外的石头下。”科林说,“走,我们去挖宝藏。”
  他们从杂物房里拿了两把铲就往外跑。他们穿过一块玉米地来到那块巨石旁。那块巨石是爷爷的农场里唯一一块大圆石,立在小河边已经不知多少年了。
  科林从巨石开始计算步子。用他的小脚来计算出20码的距离并不容易。但在玉米地周围只有两块石头能藏宝藏。
  “先看这块。”说着,科林把那块比较大的石头滚到了一边。
  布丽姬特马上用力把铲插进泥土里。“会是什么宝藏呢?金条,还是满满一箱的宝石和钻石?”布丽姬特嘀咕道。
  科林哈哈笑道:“实际些,布丽姬特。我敢打赌是钱。”
  “够买一台新电脑或者一辆自行车吗?”
  “也许够买下这个地方。”科林说道,“如果找到很多钱,妈妈就不用卖掉别墅了。以后我们每年都可以来这里度暑假。”
  布丽姬特知道,爷爷不在了,一切都不一样了,但她爱这栋老别墅。留住别墅的想法刺激着她。她紧握着铲,挖得更卖力了。但挖了半个小时,他们看到的还只是泥土。
  “一定是在另一块石头下。”科林说。
  他们马上转移地点。但两人又挖了一个小时,仍然一无所获。这时,阳光已经很强烈了,晒得两人的皮肤生痛。
  “宝藏也许不在这儿。”布丽姬特甩着酸痛的手臂沮丧地说。然后,她叹了口气,拖着铁铲转身走回了别墅。而科林咬着牙继续不停地挖。
  回到别墅,布丽姬特又盯着那张藏宝图。忽略了什么呢?到底还有什么线索还没被发现?她仔细地看着那幅图,然后翻过图的另一面。那上面只写着一个日期。
  看着那个日期,布丽姬特的眼睛忽然一亮。“我找到啦!”她大喊着冲出屋子,抓起铁铲,朝巨石附近的小河跑去。
  “布丽姬特,你去哪?等等我!”科林喊道。
  科林也跑向小河。布丽姬特已经坐在了划艇上。
  渡过小河,布丽姬特领着科林来到河岸的一块石头边。科林搬开石头,一只铁盒出现在他们眼前。
  “布丽姬特,你怎么知道的?”科林乐坏了。
  布丽姬特笑了。“藏宝图是在隆冬画的。那时小河已经结冰,爷爷穿过小河,把宝藏埋在了这里。”
  “我们还忘了一些事情。”她继续说道,“那一年是1927年,藏这个盒子的时候,爷爷还是个孩子。”
  科林急忙打开盒子。盒子里面没有钱,没有珠宝,也没有金条,只有几个铁做的士兵。科林失望地叹了口气。
  但布丽姬特笑了。对她来说,这些玩具士兵才真的是一份宝藏,正是她想要的用来记住爷爷的特别的东西。当她抚摸爷爷这些小时候的玩具时,她感到爷爷就在她身边。
(选自《意林》2010.3)
小题1:开篇从闹钟写起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爷爷的形象。(4分)
小题3:“爷爷的宝藏”在整篇小说中有哪些作用?(3分)
小题4:小说通过哪些方式运行情节?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爷爷,也有人认为是布丽姬特,试结合文本予以探究,谈谈你的理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共18分)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B.则思正身以黜恶(斥退)
C.简能而任之(精简)D.宏兹九德(此)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B.臣闻求木之长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题3:下列文句全属于十思内容的一组是(      )
①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②不念居安思危              ③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④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⑤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⑥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A.①⑥B.②④C.③⑤D.④⑥
小题4:对《谏太宗十思疏》文意的理解,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以“固木”、“浚泉”为喻,提出全文主旨:“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接着,在原来比喻的基础上从反面设喻,一正一反,对比鲜明。
B.第二段指出历代帝王能有好的开始却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是“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劝说唐太宗要竭诚以待下。这给当时骄奢忘本的唐太宗当头棒喝。
C.文章第三段提出“十思”的内容,是“积其德义”的具体化。并诚挚地指出,若照其行事就可以不必“劳神苦思”了。 
D.进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直言不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效果强烈,而有时是最冒险的;另一种就是婉转进谏,更像是在讲故事,却不乏趣味,魏征用的正是第二种。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农架会有“野人”吗?
方舟子
中国许多地方自古以来就有“野人”的传说,时不时地也有某人无意中目击“野人”的记载。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存在“野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许多人以为只要有一公一母就能保证传宗接代,而实际上一个高等动物物种是不可能只靠一对雌雄,或者几头甚至几十头而繁衍下去的。当一个群体太小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很难一直保持合适的雌雄比例。在自然状态下,下一代是雌是雄的概率相等,因此一个大群体可以维持雌雄比例大致相等。但是在一个小群体中,这个平衡很容易因为概率事件而被破坏。
小群体另一个难以避免的危险是近亲繁殖。近亲繁殖生下的后代,身体状况、生存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长期如此必然导致遗传品质的下降,遗传多样性的消失,从而走向整个群体的灭绝。一个群体要避免近亲繁殖,能够长期健康地繁衍下去,至少需要几百头个体。但是一个地方如果真存在数百个“野人”,就不会那么难以发现。不管是群居还是独居,其活动范围都很大,更容易暴露行踪。
如果“野人”真的存在,它们不是从天而降的,必然有自己的进化历史,在进化过程中就会留下化石,尤其是作为一种大型陆生动物,相对来说更容易留下化石。越晚近的化石越容易被发现。人们发现了许多种类人猿、猿人、古人类化石,但是到现在从没有发现过有一种能与“野人”联系起来的。有人认为“野人”是巨猿的后代,这是生活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年前的一种猿,在中国多个地方都发现过其化石,光是牙齿化石就有上千颗。事实上巨猿和“野人”很不一样。巨猿要比“野人”高大得多,身高达到3米,而据目击者的描述“野人”身高并不超过2米。巨猿并不是直立行走的,和今天的类人猿一样主要靠四足行走,这也与目击者对“野人”的描述不符。巨猿大约在30万年前已经灭绝。如果“野人”是从巨猿进化来的,30万年的进化历程中留下的化石证据又在哪里呢?
“野人”死后不会凭空消失,总要留下残骸的。就算“野人”行动敏捷、行踪不定,难以被抓到,尸体是不会跑的,为何从未被发现过,连一颗牙齿都没留下?“野人”发现者拿得出手的只是一些号称从“野人”身上掉下来的毛发。如果毛根上残存细胞,从中提取DNA,倒是可以根据基因序列来确定其所属物种。但是现存的“野人”毛发却都没有毛根。有关“野人”的证据还有一些脚印,这更不足为凭。
世界各地都有类似“野人”的传说,例如北美洲有“大脚怪”,南美洲有“大猴”,澳洲有“幽微”,都号称是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的未知猿类。其实美洲、澳洲并没有猿类进化的化石记录,特别是澳洲,本来连高等哺乳动物都没有。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野人”的传说是多么的不靠谱。但是这样的传说能够吸引读者,招徕游客,还可以借机“科考”,总会有人宣扬,是不会完全平息下去的。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年12月8日期,有删改)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对“野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外许多地方都有“野人”的传说,“野人”活动的范围很大。
B.有人认为“野人”是巨猿的后代,但目击者描述的“野人”比巨猿矮且直立行走。
C.在已知的考古发掘中,没有发现一种与“野人”联系起来的化石。
D.目前,“野人”发现者只是号称发现了“野人”的“毛发”和“脚印”。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亲繁殖的结果往往是身体状况和生存能力差,从而导致群体的灭绝。
B.类人猿、猿人、古人类的进化历史,都可以通过他们的化石得到印证。
C.相对来说,越是大型的动物的化石,越是晚近的动物的化石,越容易被发现。
D.从毛根上残存的细胞中提取DNA,就可以确定毛发所属的物种。
小题3:“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存在‘野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个高等动物物种是不可能只靠一公一母来繁衍下去的。
B.高等动物物种的繁衍必须保持遗传多样性和合适的雌雄比例。
C.在自然状态下,一个大群体是雌雄比例基本一致的前提条件。
D.由于遗传品质的下降,一个小群体的下一代雌雄概率往往难以平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的风筝
李木生
这是一座生长在大运河岸边的古老的小城。在这个小城的五月初的一天,有星星点点的风筝在飞。
挣脱了沉重的城市,它们在有云无云的天空里轻巧地飞。
它们是城市的叛徒,叛变了防盗门、水泥的牢笼、肮脏的尘埃、长疥的喧嚣,还有那如热锅上蚂蚁般急驰的车辆。风筝们舒展着心性儿在城市的上空舞蹈,真恣儿。
有时叛变就是解放。
风筝的下面,总有着或大或小的空地。这空地,往往就是城市的肺了,起伏着一个城市的呼吸。但是再大的空地,怎能与天空相比?于是风筝就飞离城市,去寻找真正能够自由呼吸的空间。这时,风,就是风筝的呼吸了,而它在辽阔天空里的千姿百态,也就成了它的千言万语。自由地呼吸,又能够畅所欲言,解放了的风筝也就寄托着人类一个深长的向往。
如果不能随意地舒卷,云还会这样地迷恋于天空吗?比云还需要自由舒卷的心灵如果让水泥与铁栅封住,那该是怎样的一种人间悲剧?
只有放风筝的人才知道,看似轻巧的风筝,其实沉得很。因为那颗系着风筝的心,也许正盛满着艰辛与痛苦。
云彩、浪花是不能用模具生产的,鸟鸣与花香,也无法在口令下统一成一种模式。真正美好的城市,应当是所有的心灵与头颅,都能如云一样自由的舒卷、如天籁一样自由的发声。真正美好的城市,还应当能够培育并珍爱着崇高的心灵与伟大的头颅。这心灵与头颅,不仅会成为这座城市永远的骄傲,还会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的旗帜,犹如孔子之于曲阜、鲁迅之于上海。
但是我们早已习惯于将心灵与头颅整齐画一了,那个给曲阜带来荣耀的孔子,就是从曲阜开始流浪的,那个给上海乃至整个民族都带来非凡成就与遗产的鲁迅,则是带着通缉令去世的。专制统治者们甚至不惜用“焚书坑儒”,不惜用“三纲五常”,也要将亿万整合为一。于是,有了一茬又一茬的沉默无声中的稳定。心灵与头颅沉默得久长了,也就渐渐失去了发声与思索的功能,甚至会让活泼柔软的心灵和独立深邃的头颅哑了僵了锈了。一代哑了僵了锈了,再一代又哑了僵了锈了,并将这哑僵锈塑作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与传统。沉默无声的代价,只能是对于一个民族的遗患无穷的灾难。圆明园那些石头的尸骸,不是至今还在耻辱与惊恐中呻吟吗?
听说在这些石头的尸骸丛中有风筝飞起了。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城市,哪座没有从水泥与铁栅、尘土与喧嚣之中飞起的风筝呢?每一个风筝的下面,都有复活了的心灵与头颅吧?
产生自由的心灵与独立的头颅,需要肥沃的土壤,而肥沃的土壤需要先驱与民众不间断地辛勤的耕耘、播种、施肥、锄草,如“五四”对于北京,如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与学子们对于昆明。不能等待,更不能期待坐享。 风吹着,风筝飞着。
天蓝得如水。偶尔有云彩长出,那可是风吹起的波澜?在这深、阔皆没有涯际的宝石般蔚蓝的水中,风筝如一叶舟,如一尾鱼。让身心也化入这无涯无际的蔚蓝中吧,你会清晰地感到,曾是那样脆弱的生命突然间接通了永恒,那舟那鱼就如佛一样在你的心中了。还有着不太圆满的月亮,这样早就出现在蔚蓝里,在湿淋淋的夕辉之上,淡淡的,白白的,静静的。风筝仿佛就与月牵着手,姊妹似的,还有或大或小的鸟,时不时绕着融入在碧空里的绳嬉戏。
当晚,这座古老的小城做了一个梦。一只只风筝变成了一架架犁铧,正在犁开城市的土地……
小题1:阅读全文,指出文中的“风筝”所蕴含的意义。结尾一段又有什么含义和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风筝“挣脱了沉重的城市”,“它们是城市的叛徒”。——这里所说的“城市”有着怎样的特点?请概括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那颗系着风筝的心,也许正盛满着艰辛与痛苦。”——为什么“盛满着艰辛与痛苦”?请分条陈述。(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你平时积累的相关名言,谈谈你对文章中所说的“自由的心灵与独立的头颅”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森特·梵高——热情似火的灵魂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梵高出生在荷兰布拉班特省的一个牧师家庭,梵高家庭却是欧洲经营美术品的大家族。梵高聪颖、敏锐,被全家族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家族宏伟事业的继承人。但梵高从小就显现出与世俗为敌的极度真诚和狂热执著,命中注定他是为艺术而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人
梵高27岁开始正式学素描,28岁学油画,画画不仅恢复了他对生活的信心和兴趣,而且重新点燃了他那与生俱来的属于艺术的极度真诚和狂热。
1886年3月之前,梵高的艺术生活仅局限在荷兰和比利时。他进入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素描和油画,到布鲁塞尔学习透视和解剖,推崇伦勃朗和库尔贝,临摹米勒和桑普,探求进入绘画领域的门径,虔诚地承袭西方传统绘画的技法、格调乃至情感——此时的梵高只是借船溯源,只求门径而不求突破和创造。
1886年2月,梵高来到了巴黎。巴黎之行是梵高艺术生涯的转折点。巴黎是现代艺术的摇篮,它没有让梵高失望。在印象主义作品、技法和人物的强烈感召下,梵高的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为之燃烧,在与之同构契合的新探索中,梵高与曾经浸染其间的荷兰画风告别,舍弃传统技法,循着印象派的足迹踏上全新的艺术旅途,走进一个光与色、太阳与张力的崭新艺术世界。梵高在巴黎找到了引爆自己潜能的艺术源泉,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的艺术土壤,不过当对绘画极有鉴赏力的弟弟提奥看到已经疯狂地沉醉在对印象派痴迷的模仿和遵循之中的梵高时,他说:“老兄,你叫梵高,而不叫高更或修拉!你一天天在走下坡路,你一张比一张画得更不像文森特·梵高了。没有捷径可走,老兄,只有花上几年的艰苦劳动。难道你是一个只会依样画葫芦的脓包吗?”弟弟的提醒使梵高在自己倾注的色彩与印象派推崇的色彩分界线上徘徊、游移。梵高天性中那如同太阳一样的激情,必定使他抛弃荷兰画风的暗淡与沉寂,也必定要远离只追求瞬间色彩与阳光的印象派。巴黎成了没有营养的土壤,它曾使梵高充实又使他失望,但艺术生命之火不灭,他要离开巴黎,去寻找新的营养丰富的艺术土壤。
走向何方?法国北部和巴黎四周早被印象派榨干了梵高所有的艺术灵感。回到祖国荷兰?那里是被梵高唾弃的传统绘画的一潭死水。梵高在巴黎沉闷的空间创作了200幅绘画,觉得他以画为武器的战场不在城市而在无垠的原野和神秘的自然,要让胸中的太阳与自然的太阳相通,点燃他调色板和画布上的熊熊烈火。梵高为了绘画遗弃寒冷的巴黎,追寻能烧光体内寒冷和点燃调色板的太阳,向阳光更加灿烂、色彩更加丰富的法国南部小镇——阿尔走去,去拥抱那一轮他苦苦追寻的炽热的太阳。
阿尔的梵高变成了“绘画机器”,一部每天早上灌进食物、饮料和颜料,晚上制造出一幅作品的高速运转的绘画机器。梵高每天清晨很早便带着画具外出,晚上则带着一幅完成的作品回到旅馆,他只是一幅接一幅地疯狂地画,全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或应干什么,完完全全陶醉在色彩与太阳之中。梵高近乎疯狂,一口气完成190余幅作品,在3个月时间里完成的作品几乎等于在巴黎两年时间所画的总和。梵高用鲜亮明快的黄色基调,画桃花、梅花、杏花以及花园苗圃;画吊桥、海滨、草原以及田园风光,画酒吧、情侣、夜景以及广场上的黄房子,他独特的绘画技法日臻成熟。然而,艺术情感的狂热,身体疾病的痛苦,使梵高经常陷入精神病的深渊。身心融入了太阳的梵高,没能慰藉自己的痛苦,反而不断地滑向痛苦的渊薮。
1889年12月24日,梵高最终被弟弟提奥送进圣雷米精神病疗养院。医生告诫梵高别再作画,但对他而言,时间和生命是以血管里流出的图画、胸腔里喷射的作品来计算的,而不是以表针跳动的声音和日历翻动的页数计算的,他不能不绘画,没有绘画就没有了梵高,生命就此终结。1890年5月,梵高在猛烈发病时喝下一罐颜料,被弟弟提奥送到巴黎最负盛名的精神病专家加歇医生那里照料。他画了著名的《加歇医生》肖像画,疯狂的心绪逐渐平静,因为他不再痛苦,不用追寻,预定了为艺术燃烧、为太阳奉献的人生底线:“去找自己的归宿。”日益增加的无奈与清醒使梵高创作了带有封笔之作意义的悲剧作品——《暴风雨后的麦田》和《麦田上的鸦群》,预示即将袭来的阴影。《麦田上的鸦群》已充分流露出他心灵的空虚、心态的绝望以及对痛苦的妥协和无奈的认同,暗喻梵高的群鸦惊叫乱舞;不知缘何而来,不知向何而去?1890年7月27日,鲜红的晚霞烧遍了阿尔天空,茫然的梵高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拔枪自杀。
(选自《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有删节)
小题1:作者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个“注定为艺术而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人”?(4分)
                                                                             
                                                                             
小题2:梵高的艺术创作道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5分)      
                                                                             
                                                                             
                                                                                      
小题3:文章中多次提到“燃烧”,而标题也是“热情似火的灵魂”,“燃烧”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