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夜读岳飞李元洛窗外,江南的春雨潇潇。远处高楼上五彩霓虹灯明灭不定,近处有流行音乐在卡拉OK泛滥新潮。我独坐书房,像独守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夜读岳飞李元洛窗外,江南的春雨潇潇。远处高楼上五彩霓虹灯明灭不定,近处有流行音乐在卡拉OK泛滥新潮。我独坐书房,像独守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夜读岳飞
李元洛
窗外,江南的春雨潇潇。远处高楼上五彩霓虹灯明灭不定,近处有流行音乐在卡拉OK泛滥新潮。我独坐书房,像独守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挑灯夜读八百年前的岳飞。
我读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丞相祠堂何处寻?多年前有缘去四川成都,刚刚从杜甫《蜀相》诗中走进去,便在武侯祠的回廊上被镇住了。回廊壁上嵌着两块硕大的青色石碑,镌刻的正是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我平日也读过不少碑帖,最令我五内如沸的莫过于这一方了。那遒劲奔放的行草,喷自一管八千里路云和月中的凌云健笔,涌自一位英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激烈壮怀。巴山楚水,万叠千重,我无法将那碑文搬回家去,只能将它藏在心中。数年之后,我专程拜谒谭嗣同的家乡浏阳,竟然在浏阳的书店买到新出版的《岳飞书前后出师表》。谭嗣同是封建末世的奇男子,岳飞是名标青史的伟丈夫,我的遇合冥冥之中有什么天意吗?我庆幸我的夙愿于斯时斯地如愿以偿。
今夜,窗外是潇潇的江南春雨。我没有去凭栏,我耽读岳飞书于《出师表》之后的“跋”:“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我的耳边,敲响岳飞八百年前在南阳武侯祠听到的雨声;我的眼前,红起岳飞当年夜深不寐时点燃的烛光。岳飞他瞻仰武侯祠而泪下如雨而坐以待旦而挥涕走笔,这不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一位,少年时母亲就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的叮咛;一位,在危急存亡之秋向历史和苍生作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的表白,虽然异代而不同时,这却是一个心忧天下的灵魂和另一个心忧天下的灵魂的隔代相呼,是一颗高贵的心和另一颗高贵的心的遥相感应。八百年后的今日春夜,我侧耳倾听的是江南夜雨,更是那英雄二重奏的铿然和鸣。
稍后于岳飞而呼吸在同一个时代的陆游,对《出师表》也赞美不已:“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表》的具体指涉,也许离我们已经太遥远了,今天夜半我挑灯仔细看的,是和我们仍然十分亲近的岳飞的事迹。有一回,岳飞和一群文人学士谈及纷乱的时局,有人提出“天下纷纷,不知几时才可太平”,岳飞有名的回答传于后世,直到今天仍然掷地作金石之声而振聋发聩:“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自然就会太平!”当今之世,钱潮动地,欲浪拍天,芸芸众生对财神的尊敬不是远远超过了对其他所有的神明吗?岳飞登坛拜将,身居高位,但自俸仍然甚俭,全家仍然是布衣粗食,他无论平时或战时也仍然和士卒同甘共苦,这样,岳飞的部队上下一心,真正是“战无不胜”,连强敌也无可奈何地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今天,人欲与物欲一起横流,穷乡僻壤仍然饥肠辘辘,酒楼宾馆有的人却挥公款如挥泥土。
窗外,今夜已潇潇雨歇。在商品狂潮的惊涛拍岸声里,在现代的滚滚红尘之中,我再一次夜读八百年前的岳飞。我读人的傲然脊梁,读民族的浩然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
小题1:文章的标题是“夜读岳飞”,联系全文看,“读”这个词有哪些含义?(4分)
小题2:文中为什么说岳飞是“名标青史的伟丈夫”?请用简要的语言举例说明。(6分)
小题3:作者写自己在书房挑灯夜读,为什么还要提及明灭不定的五彩霓虹、泛滥新潮的流行音乐、商品狂潮的惊涛、现代的滚滚红尘等?(6分)
小题4:在作者看来,岳飞拜谒武侯祠而挥涕走笔,是“英雄二重奏的铿然和鸣”。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及下面的几则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理解。(5分)
链接材料: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4)岳飞抗金的志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忌恨迫害,而同时其他的人,如大臣张浚,诸将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进行阻挠,故岳飞有曲高和寡、知音难遇之叹。(缪钺《岳飞<小重山>》)
答案

小题1:①阅读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及其事迹;②瞻仰、领悟岳飞的精神人格。(共4分,每个要点2分)
小题2:①他少时铭记精忠报国的志向,危难时期心忧天下;②他胸怀坦荡,面对纷乱时局发出不爱钱、不怕死的豪言;③他节俭自律,身居高位却自俸甚俭,全家仍是布衣粗食;④他治军有方,与士卒同甘共苦,使岳家军上下一心,战无不胜。(共6分,答出3点即可,每个要点2分)
小题3:①交代写作背景,表达“我”对滚滚红尘中欲浪拍天的现代生活的反感和不满;②反衬岳飞精神人格的高贵;③揭示写作目的,期待人们走近英雄,读人的傲然脊梁,读民族的浩然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共6分,意思对即可,每个要点2分)
小题4:诸葛亮和岳飞都有一颗灼灼的报国之心,一个致力于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一个誓要雪洗靖康耻、收拾旧河山;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精忠报国、心忧天下;一个出师未捷而身先死,一个孤忠耿耿、空有一腔爱国之志。因此,他们是异代的知音,岳飞拜谒武侯祠而挥涕走笔,是“英雄二重奏的铿然和鸣”。(共5分,可根据学生综合运用材料的情况和语言表达酌情给分)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举一反三
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
B.《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1918一1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C.欧也妮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恬退隐忍,温和善良,这个形象与葛郎台的贪婪、无耻形成鲜明的对照。
D.《三国演义》是一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故事取材自“说三分”的民间传说和《三国志评话》,结合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写成。
试简述《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主要情节。(5分)
                                                                                                                                                                                                                               
                                                                                                                                                                                                                               
阅读短文,归纳要点,分析问题。(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5-27题。
外行莫论曹操墓是一种学霸说法
有关“真假曹操墓”,近日在社会上引起诸多讨论。对此,中科院某专家表示,安阳曹操墓的证据已经足够,如果是“业内人士”提出异议,就不能说外行话。
“真假曹操墓”的争论,本属正常的社会讨论。但是社科院专家的“外行论”,却一下子拔高到了话语权的层面。这就如小学生吵架,他们的争吵更多的是“以势压人”,而不是“以理服人”。事实上,在历史真相面前,没有哪一个人能称为真正的“内行”,所谓“内行”,也都是相对的。社科院专家说人家“外行”,主要是说那个时候根本就不流行墓志铭,直到魏晋时期才开始偶尔出现。可是万一哪天在另外一个地方出现了真正的曹陵墓志铭,那又作何解释?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应该本着“论从史出”的方法。
做学问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对待曹操墓的问题上,我们“大胆假设”此墓为曹操墓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关键要落实到“小心求证”的层面。我们要允许别人找出反证,而不是嚷嚷“你无权质疑”,当一个“学霸”。
梁启超先生曾说,史学进步的特征之一是“观念之革新”,这里的“观念之革新”就是一种积极的学术心态,即允许质疑者发出质疑的声音。所以在“真假曹操墓”面前人人都有质疑的权利。
(选自《扬子晚报》2010年1月3日,有删改)
小题1:文章开头引用中科院某专家的“表示”的意图是什么?文中被专家认为“外行”的人提出了什么疑问?(4分)
                                                                                                                                                                                                                               
                                                                                                                                                                                                                               
小题2:联系全文,赏析“这就如小学生吵架,他们的争吵更多的是“以势压人”,而不是“以理服人”这句话的妙处。(5分)
                                                                                                                                                                                                                               
                                                                                                                                                                                                                               
小题3: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在对待历史考古的问题上应持怎样的学术态度?(6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不读《老子》
老子本人,是不会提倡读书的
春秋,在现在看来,是很有意思的时代,人们简朴,高尚,讲规矩,但在春秋士人眼里,那却是个政治失败的年代,礼崩乐坏,王令不行,大小诸侯僭礼越分,战争连绵,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记载很少,但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批有知识的人,主张各异,却有一样共识,便是社会状态糟透了,必须改变。
孔子和老子都是极富同情心,关心人民的人,但他们的社会设计几乎相反。孔子提倡有道德的个人生活和完美的社会秩序,老子对此摇头,特别是对后者。他认为人无法被自外约束,社会本身就是失败,正如秩序本身就是混乱之因,在老子看来,唯一的出路就是解散社会,或把社会限制在最小规模上。
《老子》一书,基本上可以认为是老子的思想汇编,尽管成书于何时及何人之手,尚无定论。以前我们见到的读本,都曾经后人陆续附益修饰,感谢考古学家的工作,现在,我们有了几种更接近原貌的文本。
从《老子》书来看,悲观的老子,提倡的方法是从文明后退。在他看来,人们为利益而纷争,是任何制度也解决不了的,唯一的办法是消灭利益,无可争,则民不争,无可盗,则民不盗,每一个人都穷得要死,天下就天平了。
按老子的意见,文明的进程,是大道被破坏的过程。失道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真希望孔子见到这样的主张),仁义礼智,不是挽回美好社会的通途,倒是失败的路标。老子的见解,是从原路退回,他的实际主张,从社会和个人方面,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统治者要临天下以虚静,提倡任何事情,都会使人竞争,所以要无为,“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老子》里有惊心动魄的话:“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民也。夫民之难治,以其智也。”需要为老子辩护的,是他的愚民主张,和后世施行的,并不一致。老子倡愚民,不是为了举天下而奉一人,而是要君民同归于简。但不管怎么说,他也确实为愚民主义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
他的理想社会,是小邦寡民,如同原始部落。可惜考古学的发现,使我们知道,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很悲惨,活不多久,就遍体鳞伤地过世了,老子想象的“甘其食美其服”的快乐,那时的人,并没享受到,不然,人类怎么会有迈向文明的兴趣呢?
老子的第二种实际主张,是个人的自修(这一点后来被庄子发挥了),使弱者以弱自存。他说,众人都兴高采烈,我独在一边发呆,众人都聪明伶俐,我独在一边发傻,这才叫知白守黑,知雄守雌,这才是被褐怀玉。对眼前混乱的世界,什么也不要做,不要勉强,不要为天下先,也不要故示人以别,你们忙你们的,我则“居以须复”,走着瞧,——不,是坐着瞧。
与孔子不同的,是老子富有哲人气质。他有出色的抽象能力来建立一个概念系统。简化到最后,他得到了“无”。老子的哲学趣味,是忽略现象界,使万物混一为抽象的有,继而自毁形态,变成无,也就是大道所出的地方。老子厌恶事之多端,他采取了一种被后世恭维为辩证法的方法,把现象简化为两端,再把两端绕过来,使之相遇,这也就是人们常引用他的,难易相成,长短相形,曲则全,枉则直,福祸相倚相伏,将欲夺之必先予之,等等一系列格言。这是非常漂亮、也很容易掌握的方法,想象一下它产生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就不得不对老子佩服了。如果后人仍然满足这种封闭的、过于简化的、在哲学上毕竟幼稚的方法论,那是后人的没出息。
老子对后世的另一大影响,是他的反智主义。“美与恶,相去几何?”分别万物的知识,都是无用的。治天下要绝智弃辩,自治则要寡闻以守中。他自信地说,“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出门而坐知天下事,因为那些事都能推想而来,没什么值得亲临的。好学者是二等人,忙于增加自己的知识,一等人的目的,是减少自己的知识,最后达到绝学无忧的美好状态。万一不幸,知道了些什么,也不要说给别人听,因为一开口便是无知,不说话才是真知。
老子是出色的智者,但他当不能料到,后世竟以他的主张,为不求上进的借口。他的智慧,后人没有用来启迪自己的心智,反倒用来辩护自己的懒惰。一本《老子》书,不过几千言,文字也漂亮,但你并不用看,因为你已经看过了,——老子的思想,早已渗入你我心中。何况,老子本人,是不会提倡读书的。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老子的无为思想旨在构建一种和谐有序、圆融无碍的理想生存状态。“无为”
是方法,目标是积极有为的。
B.老子认为他所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必须改变。
C.老子提倡“愚民”,就是让老百姓变得愚昧无知,达到大智若愚的境界,从而有利于统治者的治理。
D.老子富有哲学气质,他有出色的抽象能力来建立一个概念系统,但他的“辩证法”在现代社会则不完全适宜。
E.作者说不读《老子》,是因为老子思想是消极的,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程。
小题2:解释“衣褐怀玉”的含义。(2分)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和你所了解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治天下要绝智弃辩,自治则要寡闻以守中”?(3分)
小题4:作者为什么说“老子本人,是不会提倡读书的”?(5分)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夫人在周善劝说下,未禀报刘备,独自带阿斗往东吴而去。赵云独自来追,从孙夫人手中夺回阿斗,抱出船头上。欲要傍岸,又无帮手;欲要行凶,又恐碍于道理,进退不得。这时张飞来救,杀了周善,顺利救回阿斗。刘备知晓后,称赞赵云“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B.关羽拒绝和东吴联姻,孙权大怒,令吕蒙夺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又被徐晃、曹仁打败,只得从樊城撤军,企图夺回荆州。在荆州路上,吕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关羽的将士无心恋战。他只得暂退麦城,拒绝诸葛瑾的劝降,率关平等二百余骑企图从麦城突围到西川,被俘而死。
C.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南蛮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其间诸葛亮想出攻心的计策,七擒孟获,孔明都放了他。孟获起誓:以后将决不再谋反。
D.诸葛亮在五丈原与司马懿陷入拉锯战。诸葛亮本就积劳成疾,又因东吴伐魏无功而返,于是旧病复发,命在旦夕。他于帐中点灯祈禳北斗以求延寿。只要七日内主灯不灭,便可再活十二年。不料因有魏军探营,马岱闯帐报告,不慎将主灯扑灭了。诸葛亮禳星延寿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