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大洋传送带“大洋传送带”是一种全球性的温度、盐度循环系统。又称为“温盐环流”。高盐度的低温海水在北大西洋北部下沉,自深海向南流动返回赤道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大洋传送带“大洋传送带”是一种全球性的温度、盐度循环系统。又称为“温盐环流”。高盐度的低温海水在北大西洋北部下沉,自深海向南流动返回赤道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大洋传送带
“大洋传送带”是一种全球性的温度、盐度循环系统。又称为“温盐环流”。高盐度的低温海水在北大西洋北部下沉,自深海向南流动返回赤道,一直到达环南极。它在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上升至海水表层,流向北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太平洋,汇合成一支温暖且盐度低的洋流,自热带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部,最后到达大西洋一直向北,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流。其中,在北大西洋海域,海水表层向北,深层向南的传送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断地将低纬度地区赤道附近的热量和盐度低的海水带到中高纬度的海域,从而缓和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变化,维持着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
“大洋传送带”的循环依赖于海水中温度和盐度的差异,而全球变暖将会威胁到它的运转。因为全球变暖会直接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冰川融水和降水的大量增加,并使得北大西洋海水暖化,这就削弱了北大西洋与赤道海水之间的温度和盐度差别,进而使得“大洋传送带”衰减,甚至可能停滞。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庞大的洋流循环系统就会崩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将急剧变冷,并导致整个地球气候发生紊乱。
古气候学家认为,在地质史上,“大洋传送带”的停滞影响全球气候的情况早有先例。约12900年前,当时正值冰期后期,全球气候逐渐回暖,但这一变化趋势却被突如其来的持续1300年的寒冷期打断,后称这一时期为“新仙女木”时期。研究发现,在“新仙女木”时期初,北半球大陆地区的平均温度曾剧降70C,而在此时期末又陡升100C。科学家普遍认为,正是因为“大洋传送带”的停滞,才导致北半球陆地的降温.从而延长了整个地球的冰期。
目前,科学家们对“大洋传送带”何时停滞还仅限于猜测。有人认为如果到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70C的话。“大洋传送带”将可能停滞;而有人则认为按照目前北极冰川的融化速度,不用150年“大洋传送带”将完全停滞。至于“大洋传送带”的停滞是否会引发“冰期来临”.
尚无定论。目前科学研究的确表明,“大洋传送带”消亡会导致地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下降,甚至达到冰期的程度;但是同时它也会使赤道地区进一步变暖。这“一冷一热”两个矛盾因素较量的最终结果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虽然速度缓慢,这些气候变化正在逐渐发生着,若人类仍旧持续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谁又能保证灾难不会真的发生呢?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对“大洋传送带”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北大西洋南部海域表层是高盐度低温海水。
B.北大西洋南部海域深层是高盐度低温海水。
C.北大西洋海水表层从中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海域。
D.北大西洋海水深层从低纬度流向中高纬度海域。
小题2: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气候学家把距今一万多年前的冰期时代也称作“新仙女木”时期。
B.在长达1300年的“新仙女木”时期,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这是“大洋传送带”运行停滞造成的。
C.远古时期,“大洋传送带”的停滞,使洋流循环系统崩溃,导致欧洲地区温度下降,使冰期延长。
D.在地质史上,曾有过长达12900年的冰期,由于气候变化,随后又有1300年的寒冷期。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人类大量排行二氧化碳、甲烷等废气,使全球气温升高,这将导致“大洋传送带”停滞。
B.某些科幻电影所预言的“冰期来临”正是基于全球变暖的客观事实,决非空穴来风,
凭空杜撰。
C.“大洋传送带”停滞将导致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变暖,而中高纬度地区变冷,这可能导致“冰期”来临。
D.科学家研究表明,到210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70C,届时“大洋传送带”将停滞,从而导致冰期的来临。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小题1:B(文中第二行“高盐度的低温海水在北大西洋北部下沉,自深海向南流动”;A理由见B句;C文中“在北大西洋海域,海水表层向北,深层向南”;D同上。)
小题2:C(见第二、三段末句;A“新仙女木”时期在冰期后期;B期初降温,期末陡升;D冰期是在距今12900年前。)
小题3:D(文中写“如果”,是“或然”不是“必然”。)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乾隆二十四年的冬天,在瓜洲古渡口,有人发现了雪芹的身影。
雪芹从五岁上离开江宁,渡江北上,这是他三十年后重来了。面对着长江的逝水,不禁又想起大诗人苏东坡的名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不错,大江的波涛,正在淘荡着古今的俊才奇士——包括雪芹自己,也包括着他书中的那些非凡的少女。
不巧,冬来得早,一场风雪,冻封了江,这是不多见的天气。渡船停摆了。
雪芹正感无可奈何,岸边一家沈姓老人见他徘徊愁闷,便很热情地邀他到家暂时歇息。老人一家的仁厚慷慨,使雪芹非常感动。叨扰了二三日,相处得越发亲热起来。不久,天色放睛,气暖江开,雪芹要走了,转觉依依不舍。他问老人,有纸笔吗?老人捧出文房四宝,雪芹挽袖提笔在手,不一时,一幅《天官图》①展现纸上。老人惊呆了,半晌说:“我见先生风骨不凡,定非俗士,果然是位大才!”雪芹说:“没有可以报谢的,我画天官,给老人家赐福吧。”宾主作别,雪芹收拾过江去了。这幅画,据镇江沈氏后人说,保存到很晚近的年代,可惜怎么也找不见了。
此番雪芹渡江何事?因何而来的呢?原来他因友人之荐,为两江总督尹继善礼聘,到江宁做他的西宾幕客。一到江南,雪芹的才华立即受到了尹继善的赏重,并以楝亭②有此嗣孙引为欣慰。初时,宾主相得,情好甚笃。
可是,雪芹的处境到哪里也是复杂的。这次南来的遭遇,有几件事使他更叹命途之乖舛。
正如敦敏③赠雪芹所说的:“可知野鹤在鸡群。”他的才华出众,易为人知,也易为人妒。同事中间,小人之辈,谮毁之言,久而遂多。尹继善虽然爱才好士,扬风乾雅④,但全是正统一派人物,眼见雪芹的一些言谈行径,渐渐心有不乐之意。尹继善是正人,倒出于一片好心。从他自已的正统观念出发,以为雪芹落到此等境地,是因无人“导之于正”,他就要设法挽救雪芹,而雪芹对于这种“挽救”,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根本不能接受。这么一来,各无恶意,皆本素怀,可是误会既多,彼此都无法谅解:别人本是一片热心为他好,而雪芹看来那是不能苟从的道路;雪芹如要我行我素,不肯污于流俗,就必然被人视为狂妄无状,负义忘恩。一个不能为世人所理解的伟大的哲士文豪,越是伟大,越是孤独,越是寂寞。“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正是雪芹的最巨大、最深刻的悲哀。
当时南京住着一位声气极大的诗家名叫袁枚。有人介绍,想为曹、袁二人牵丝引线,以为两诗人定能投契。雪芹素知袁枚风格不高,看不入眼,拒而不往。这也得罪了南京的诗坛文苑。
雪芹本是为《石头》一记而南游的,不想最后事情也就出在这部书上。
乾隆的皇八子永璇,年少,不守礼法,他的师傅孙灏在二十三年已然得咎;二十四年秋,永璇的岳翁尹继善也受了指摘。到二十五年春天,为了加强管教,乾隆不得不亲“幸”永璇府第,意在察看。当乾隆查出身有“内病”的永璇竞偷看这种“邪书”,自然十分震惊恼怒,决心要弄清这部“淫词小说”的一切原委。当这事的风波很快传到了永璇岳家尹继善那里,他不觉目瞪口呆,因为著书人就在他的幕席之间!由是,风声汹汹,人言啧啧,顿时大为紧张。尹继善毕竞还是厚道长者,不肯出卖楝亭的后人,就透消息给雪芹,让他赶紧托故离职,潜身他往,避免多所株连,将关系的复杂程度尽量缩小。于是,无可回避的雪芹,收拾行装,决意北返。幸而永璇有力,多方弥补遮掩,设法将事搪塞过去,一时未至酿成大案。
(节选自周汝昌《曹雪芹新传》第三十章,有删节)
注:①《天官图》:天官,是道教信奉的三神之一,传说天官赐福。天官图,即天官的画像。②楝亭: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号。③敦敏:曹雪芹的好友。④扬风雅:指品评诗文。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诸人尝寓其家,流连觞咏,声光映蔽江表。此皆林下之人扬《风》挖《雅》。
1.第七段中说“有几件事使他更叹命途之乖舛”,指的是哪几件事?请分条概述。(4分)
2.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大江的波涛,正在淘荡着古今的俊才奇士。
(2)越是伟大,越是孤独,越是寂寞。
3.请联系本文所写曹雪芹经历中的几件事,简析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访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节选)
魏书生,1950年出生,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由于受“文革”影响,他初中毕业即到农场劳动。1978年任中学教师,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现任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
  ①记者:您好像说过:“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为什么这么说呢?
魏书生:这是心里话。我没受过师范教育,19岁教书前是个种地的,你说怎么办?我只好跟学生商量着教。在这种商量中,我感受到的是与学生之间的和谐、默契、轻松和愉快。
  ②记者:在盘山三中任教半年后,您就被任命为教导处主任。1979年3月就开始了第一轮教改实验,您成长的速度令人吃惊,这速度靠的是什么呢?
  魏书生:还是我带班带得好。我始终相信,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为“婆婆”服务的。语文教学“婆婆”多,最外行的领导、文化水平很低的家长都可以指点语文教学。如果把各位“婆婆”的见解都拿来指导自己的话,那这堂课就彻底没法上了,而且肯定也就离开了学生的实际。我当时提出老师不能把学生当作容器,退一万步说,即使真把学生当容器,你还得研究各种容器口径的大小,也就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我一开始教书,就想的是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感悟,学生的喜怒哀乐,这使我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减到最低点,非常融洽。因为总想着人家的接受能力,就教得比较轻松,而一旦学生高高兴兴地学了,也就把“婆婆”们要求咱完成的任务完成了,所以我很快就取得了成绩。
③记者:您好像一直是个多重身份的人,职位不断提升,却一直坚持教课。大家感兴趣的是,您作为教育局长在中学任教,如何处理与那个学校校长的关系?人家怎么管理您?会不会感到不自在?
  魏书生:我1997年到教育局,同时还在原来的市实验中学教语文,每天一节课,当了6年局长,教了6年语文。我还是强调做事情,把课教了就完了。实验中学的校长原来就是我的副校长,我们处了20多年,非常好,像一个人一样。实验中学我那个班的学生去年毕业了。因为搬家,现在我在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系教两个班的语文教材教法,一周四节课。1998年到2000年我在那儿当院长,现在我在那儿教课,职院院长也没什么想法呀,倒是找我商量工作更方便了。
④记者:您“出名”后经常去各地讲学开会,频繁的社会活动却一点也没影响您带班,不但从不请其他老师代课,而且班级秩序井然。于是就有人感到奇怪,觉得您真是挺“神”的,这种评价中多少还有点将信将疑的成分。
  魏书生:其实不奇怪也不“神”。当了主任后,又教课、又当班主任,使得我管理班级的时间少了。我就研究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他们的作用,大家分头承包一些事情,我更多的是观察与指导。很多人觉得我这种管班的方式比较新鲜,似乎没费多少劲儿,就使班级井井有条,学生学得高高兴兴,于是就成了先进典型。别人挺奇怪:你刚教了一年多书,劲从哪儿来?我自己分析,还是在于我和学生是一家人,他们都帮着我出主意,我也帮学生出主意,合力大于分力之和。总也没有管学生这个心态,而是为了学生好。到后来当了校长,包括现在这个活儿(教育局局长),都坚持一条:不是管人家,而是为人家好。为人家好,人家就容易接受,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得更好,让每个人活得更好。
  ⑤记者:可是您实际上很成功,您肯定有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理想和目标。您认为追求卓越和平常心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魏书生:我还是强调高高兴兴地活着。因为人很渺小、生命很短暂,所以才应该格外地珍惜,活得快乐一点、有效一点、对别人有用一点。我没怎么想过追求卓越,就愿意多做事,高高兴兴地做事,做了一件又一件事,如此而已。人对着三个世界:外在的大世界、内在的自我世界,第三个就是本职工作。我的观点是,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份平凡的工作,当你全身心去做的时候,它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都有无穷无尽的学问。工人做工,车零件,焊器物;农民种田,养鸡,养猪,养花,干进去,真的都是宏大的事情,就在于你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我说,人和工作之间有五种境界:一、无心无意,二、三心二意,三、半心半意,四、一心一意,五、舍身忘我。当你进入舍身忘我的境界,做这份平凡的工作时才感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杯水一个世界,一滴水一个世界,一个水分子一个世界,这样你钻研起来当然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魏书生老师说:“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是由于他没受过师范教育,19岁教书前是个种地的。
B.魏书生老师所说的“婆婆”指的是学校领导和家长。
C.魏书生老师从当教师到后来当校长、当教育局局长,都坚持为对方好。
D.魏书生老师提出老师不能把学生当作容器,而提倡因材施教,不能进行灌输式教育。
E.记者认为魏书生老师有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理想,而魏书生老师否定了这种说法,认为自己没有怎么想过追求卓越的理想。
2.本文是一篇访谈录,记者的提问、魏书生老师的回答,都讲明具体的时间、地点,请结合第②③两部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                                                                          
3.结合文本中魏书生老师的经历,谈谈他是如何达到“舍身忘我的境界”的?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该不该复建圆明园?(专访)
(一)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叶廷芳
记者:您一直反对复建圆明园。针对圆明园最近将修复部分建筑一事,您向《人民日报》投书,表示“感到很愤怒!”为什么?
叶廷芳: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国耻纪念地,是烙在每个有良知的炎黄子孙脊梁上的痛苦标记。我们留住她,就是留住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让她成为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永远的无声控诉!文物是什么?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或文明遗产,它的意义在于历史见证价值。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圆明园废墟不啻是一口永久的警钟;对于全人类,包括肇事国的子孙们也是不可或缺的教科书,可以使他们懂得:毁坏别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记者:您总说“废墟也是一种美!”尽管有人不以为然,但我发现您始终坚持这个观点。
叶廷芳:这牵涉到对文物的体认。文物的贵重品格在于它的历史的原初性和真实性,任何凭主观愿望的增添或改动都意味着破坏。圆明园遗址残存的东西固然不多,但这是历史,是她被劫后的真实状况。再说,遗址的文物性质和价值,不是依据她残留物质的多寡而决定的,而主要看她的历史见证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像圆明园这样的遗址,拥有的残留物越少,无声的控诉效应越悲怆、越强烈!废墟之美,其美的奥蕴就在这里。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如今,被当年国际侵略势力毁掉的“万园之园”留下的这片废墟就是一种巨大的、震撼人心的悲剧美!有人说:那么大片的地皮荒在那里,岂不可惜?非也!正是因为她“大”并且“荒”,才这样震撼人心。
记者:有人认为部分复建并不影响圆明园的遗址性质。您的看法如何?
叶廷芳:2000年北京市出台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正确地确定了公园的“遗址”性质。但同时又不无矛盾地规定在遗址上复建十分之一的规划。十分之一在比例上固然是小数,但绝对数将是大量的,这样一来,岂不使苍凉静穆的圆明园遗址变得不伦不类!至于在原址上复建的问题,鉴于目前争论还很大,“不妨先冷一冷,放一放”。
(二)访建筑学家汪之力
记者:学界有人提出,应直面圆明园废墟,您对此怎么看?
汪之力:关于要保留废墟的说法,我听到了许多言论,比如“废墟对人民有更大的教育意义”,“对废墟的触动就是对历史的亵渎和背叛”,“让废墟静静地躺在那里”,“废墟也是一种美”……单纯看这些观点,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但这都脱离了圆明园遗址的实际。圆明园遗址的实际情况是,清朝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在被毁坏当中,根本没有静静地躺在那里的机会。建筑界早年间之所以发出倡议,成立中国圆明园学会,就是因为当时有关部门在讨论是否要在圆明园遗址修建一座旅馆的方案。一些农民为了发展生产挖山填湖。一些学者多次提出国外原样保存遗址的实例,但国外有许多复杂的情况,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外国也多有修复遗址的先例,比如波兰古城就在二战后得到恢复。当然也存在一些保存废墟的情况,比如古罗马大斗兽场,但圆明园是一座占地350多公顷的大型园林,有它的特点。而且,我们提出的是修复圆明园,重建一部分建筑,恢复它的山水,而非再造一座圆明园。
记者:为什么要恢复圆明园的山形水系、植物配置和一部分建筑物,怎样看待修复与保护生态的关系?
汪之力:恢复山形水系有两大意义。其一,圆明园原有的山水风景太经典了。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遗址,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天人合一”的根本思想。圆明园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于方寸之间,在世界园林艺术上有突出地位。其二,山水是圆明园比较容易修复的部分。侵略者只能烧毁建筑而无法破坏山水布局,圆明园虽然曾被挖山填湖,但比较容易复原。按规划,经过园林专家的研究设计,进一步调整树种,扩大水面,整修山形,可以使遗址的生态更丰富,更提高,不会破坏生态。
记者:能否设想一下,如果按照规划修复圆明园,它将具备哪些功能?反之,会怎样?汪之力:如果按照科学规划、专家参与的原则,本着保护、整修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修复圆明园,圆明园的可以成为“保护世界文化纪念馆”、故宫第二个展览中心等。这样,圆明园遗址将成为有丰富内容的保护世界文化特殊的纪念地。反之,坚持保持废墟面目(即在园内不修建任何建筑物,不整理原有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我担心圆明园将沦为又一个娱乐休闲场所。(节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廷芳认为,圆明园废墟是无价的文物,重修无异于破坏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B.叶廷芳认为,北京市出台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规定复建的比例太大,因此暂时不能考虑圆明园修建问题。
C.汪之力认为,恢复圆明园的山形水系、植物配置,部分复建圆明园建筑物,更加有利于圆明园的保护和利用。
D.汪之力认为,圆明园有不同于国外废墟的地方,一味坚持保留圆明园的废墟,其实无异于对圆明园的破坏。
2.叶廷芳反对修复圆明园的主要理由有哪些?请分条概述。
3.在是否修复圆明园的问题上,汪之力的观点和叶廷芳针锋相对,但其实也包含着一些共同的理由,请简述其共同之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写手好字,让失落的书法走进课堂
黄尘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必修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书法的式微已不是一两年的事了,“书法进课堂”的呼吁也不是一两天了,这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据说,以前读私塾,学生手握毛笔写字时,老师会悄悄地站在旁边,冷不丁地去抽学生的毛笔,以此检验学生是不是铆足了劲写字。要是谁的毛笔被抽了出来,轻则被训斥一顿,重则戒尺伺候。
现在的学生们再也不用面对这种严苛的教育方式了,但是,由此而起的书法衰落,则使书法由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失落为如今日渐式微的纯粹小众艺术。学生们避免了戒尺之苦,却丢了文化之魂。南昌市某少儿书画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说,曾有小孩第一次走进培训中心,指着墨汁叫道:“老师,这里怎么这么多酱油啊!”
与我们的生生丢弃相比,日本、韩国等邻国却比我们更重视书法教育。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有书法课,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书法,到初中毕业,6年时间足以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知识和技法。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生身上书法黯然失色,很多学生甚至字体歪歪扭扭,毫无书法美感。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继丧失了书法的艺术性之后,连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在退化。现在写“天书”的不仅仅是医生,“天书”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此前学校之所以对书法教育视而不见,很大程度上跟功利化教育有关。如今,家长、学生、老师、学校关心的是成绩、升学率!重视的是分数、排名。既然中考和高考都不考书法,那学它干吗?畸形的教育形势和功利的求学思维之下,书法也就成了个别“票友”的私人爱好了。
其实,即便是在功利化的考试思维下,书法也大有裨益。很多高考阅卷老师都透露,字写得好,卷面清晰干净,老师的第一印象好,分数自然有所倾斜;而如果在纸上涂鸦,卷子一片狼藉,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成绩不也就有保证了吗?
再者,俗话说“字如其人”,如果自己写一手烂字,有何颜面示人?如果别人能写一笔潇洒的字体,你难道不会对他另眼相看?
书法的失落,还跟一股逢传统必反的潮流脱不了干系:仿佛传统的就是糟粕,现代的才是精华,传统与现代是永恒对立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传统”都与“现代”水火不容。比如,“现代”的西装取代了“传统’’的旗袍,但唐装、旗袍不也日益走俏,风光依旧吗?摩天大楼够“现代”了吧,但每逢假期,大家还不是一股脑地往名胜古迹跑,以一睹那些“传统”建筑的真容为快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未必就不“现代”,“现代”的也不一定就得反“传统”。就拿书法来说,其研习过程对情操的陶冶,对良好品性的塑造,对文化修养的养成,无论古今,成效依然。
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说,如果我生在中国,我将不是画家,而是书法家。人家一代绘画宗师尚有改行研习书法之念,犹如一张白纸的中小学生们,何必要拒而远之呢?也正因如此,广东率先让书法走进课堂的做法才值得期许。
1.根据原文表述,下列不属于书法艺术特点的一项是 ( )
A.书法是一项大众艺术、一项基本功、一项必修课。
B.书法具有艺术性,有传播信息的功能。
C.书写水平提高了,也能使升学成绩有某些保证。
D.书法可以陶冶情操,塑造良好品性,养成文化修养。
2.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国、日本的书法教育比较发达与韩日两国儒家文化的背景有关系。
B.如果坚持书法学习,硬笔书法也肯定会相应提高,高考语文成绩有了一定的保证。
C.唐装、旗袍日益走俏,风光依旧是现代服装艺术与传统服装艺术的完美结合。
D.毕加索的话是强调他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景仰和学习中国书法艺术的强烈愿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风声在耳
凸凹
走在熙攘的街市上,看着攫利者飘忽的行色,听着叫卖者嘹唳的贩声,内心不禁忧郁起来:感到人到底是被生计追迫着,本质上是与觅食的兽们无多大差异的。古人把人叫“两脚兽”,是恰当的。既然是兽,对物质的索求,便是情理之中的事——这是生之维系的基础。并且,世人多认为,物质索求得愈多,支配起来就愈有余裕,生命的自由就愈多。
然而,即使对物的追逐是人性的,但被物支配的人的生活,终有沦落的味道,因为人到底是人,而不是兽。想到此,心情竟烦躁起来。
从街市返回书房,翻几本闲书,一本纪德的《人间地粮》,一本《梁宗岱批评集》,一本《难忘徐志摩》。当我作无目的阅读的时候,总是同时翻几本书。便发现了一个趣处:同是面黄骨瘦之人,却都有丰腴的浪漫情怀;现实拘其不住,却我行我素地活得很热烈,很幸福。稍做思忖,我笑了:他们都是被书香涵养着的人,他们生活在精神里,因而,他们具有了超越“兽性”的一种“神性”。感觉着他们的“神性”,烦躁的心竟在不知不觉间,平静如水。
便想到了梭罗。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筑屋而居,远离红尘,仅靠最起码的一点物质资料为生,平淡朴素的生活居然滋养了那原本枯瘠的心地,创作了代表个人巨大成就的《瓦尔登湖》。在书中他说:多余的金钱,只能购买多余的物质;真正的生活所需,是不需钱的。沿着梭罗的指引,我想,人之所以生活得惶恐与急迫,是把追逐多余的物质,当作人生的目的了。正如饕餮的兽们,虽已吃饱,逐尸之欲却不能餍足,悲苦产生于欲望本身。
所以,涵养着书香的人,与物欲淡远了,饱尝着简约之境给内心带来的平静。这种平静,就是心灵的自由,就是幸福本身。那么,书籍对人的意义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它做着这样的证明:人与兽的区别就在于——人可以不为生存而生存。
一书在手,神游太极。这是惟有人,才能领略的境界。也就是说,人完全可以生活在精神之中。
“宫殿里也有悲哭,茅屋里也有歌声”——人的幸福,是由精神支配的,不取决于物质的多寡。
“贫穷而能静静地听着风声,也是快乐的。”这是海德格尔“人要诗意地栖居”的形象阐释。人摆脱了物质的羁绊,在精神的世界里会得到无限的自由。
在书房里阅读,不亦是风声在耳么?
这样的意象在脑中闪现出来之后,我不禁笑出声来。巴士加尔说得好:“一个人越是有思想,越是能发现人群中卓尔不凡的情调;一般人是分辨不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这种差异,决定了幸福的深度和生命的质量,也决定了我手中的这杯茶,不仅仅是一杯茶。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提到人的“神性”。“神性”的人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综观全文,请找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说明这样写的作用。
3.文中多次写到“兽”,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结合原文,理解下面语句的含义:
(1)风声在耳。
(2)这种差异,决定了幸福的深度和生命的质量,也决定了我手中的这杯茶,不仅仅是一杯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