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1-4题。 为期8个月的"中国SARS流行过程中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研究课题取得重大突破,科学家首次解释了SARS冠状病毒变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1-4题。 为期8个月的"中国SARS流行过程中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研究课题取得重大突破,科学家首次解释了SARS冠状病毒变异和进化的规律:SARS病毒的传染性由弱到强,先由动物传人,病毒在人体中发生变异,进而造成暴发流行。今后如果注意对可能来自动物的新发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监测和控制,就可能遏止SARS暴发流行。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对目前禽流感的防治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还确认SARS病毒来源同果子狸有关,SARS病毒基因组的中性突变速度为艾滋病病毒基因组突变速度的1/3。SARS病毒的基因组较大,变异量相对较少,变异速度相对慢,有利于疫苗研制。 全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组、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已联合召开"SARS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新闻发布会。专家认为,今年报告的三例SARS病例传染性和致病性不强,重现了2002年底至2003年初的流行早期现象。早期病例传染性不强并不意味着今后出现的病例都是如此,但如果在病毒从动物传人的早期就进行有效的隔离,包括***灭疫源动物,使之不在人传人的过程中进一步变异为传染性强的病毒,就可以避免再出现人传人的暴发流行。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国屏介绍了研究的主要成果。课题组首先对SARS流行病学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识到SARS流行早期(2002年底至2003年1月底)具有独立发生、有限地域、有限传播的特征,这一特征提示该阶段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来源,其传染性与2003年春节开始的超级传播事件后的病毒有很大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将2002年至2003年期间的SARS流行划分为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析,发现来自环境的SARS冠状病毒感染人类初期,致病能力和传播力似乎较弱,疾病相对易于控制和治疗;但由于受到强大的选择压力(如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段),病毒变异快。经过一段时间在人体上的适应,流行进入中期,2003年2月起,病毒变异趋缓,但传播能力却较强,出现了超级传播者现象。进入流行晚期,病毒组十分稳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总顾问钟南山院士认为,对今年在亚洲多国爆发的禽流感缺乏类似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虽然目前禽流感人传人的现象不明显,但不排除将来会像SARS一样从动物到人,在人身上发生变异,进而有人传人的可能,因此在疫情出现早期就***灭疫禽的决定是正确的。钟南山还说,入冬后出现的早期三例SARS病例传染性不强,并不意味着以后下一阶段没有传染性,所以还需要提高警惕。 (录自《中国青年报》 2004年1月30日 有改动) 1、对第一段中"这项研究"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SARS流行过程中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 B、SARS冠状病毒变异和进化的规律。 C、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监测和控制。 D、SARS病毒基因组的中性突变。 2、下列对"SARS病毒"特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SARS病毒的基因组较大,变异量相对较少,变异速度相对较慢。 B、SARS流行早期就进行有效的隔离,包括***灭疫源动物,就可以避免暴发流行。 C、SARS流行早期具有独立发生、有限地域、有限传播的特征。 D、SARS流行中期,病毒变异趋缓,但传播能力却较强,出现了超级传播者现象。 3、钟南山认为"入冬后出现的早期三例SARS病例传染性不强,并不意味着以后下一阶段没有传染性",以下对其原因的叙述,不当的一项是: A、这三例具有"独立发生、有限地域、有限传播"的特征,是SARS流行早期的迹象。 B、相关研究课题的重大突破、主要研究成果的展示,都还不能有效解决病毒的变异问题。 C、果子狸等病源未完全***灭,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又会使病毒变异加快。 D、虽然早期监测和防控手段能够有效遏止疫情扩散,但人类还未最终战胜SARS。 4、结合本文,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传染性由弱到强,可能由动物传人。 B、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病毒流行中期,病毒变异趋缓,病毒组稳定,但传播能力却较强。 C、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旦发生,实行人员隔离、***灭疫禽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D、高致病性禽流感目前由于缺乏相关生物学研究,所以应以预防为主,果断封***。 |
答案
BBCB |
解析
1、B "这项研究"是"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大课题下的具体突破,所以选B,而CD不集中,不准确。 2、B 这不属于"SARS病毒"的特征,应属于其预防方式。 3、C "果子狸"***灭与否和"并不意味着以后下一阶段没有传染性"的关系文中无据;"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又会使病毒变异加快",是指2002年至2003年初期,现在的情形已发生了变化。 4、B "病独组稳定"属晚期特征。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10题。 ①最近,有两位科学家发现,在大脑的发育期,大脑内部的神经细胞经常游动,行程遥远。这些神经元在某处安居落户后,是依靠周围细胞的信号指令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是根据遗传纲要行事。这跟以往科学家们的看法不同。这项新的研究成果有力地证实,作为哺乳动物大脑最发达的部分的大脑皮层;并不是按照基因蓝图的模式固定下来一成不变,而是对环境具有极其灵活的适应性。 ②最新的理论认为,一个神经元之所以在大脑视觉区域落户而成为视觉神经细胞,并不是基因就是如此规划的,而是因为该细胞接受了附近的视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假如它当时驻留在大脑的听觉区域,它可能就发展成了听觉神经细胞。 ③早些年就有一些生物学家赞成神经元具有可塑性的观点,而新近的研究报告为该观点提供了翔实有力的证据。 ④塞寇博士和沃尔士博士证实,在大脑发育过程中,从一个母细胞分裂出来的完全相同的神经元,只因漫游到了截然不同的皮层区域,它们定居后就从事截然不同的职业。 ⑤研究人员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决定着新生细胞何时停止在皮层之间的游动,然后驻留在大脑一个特定的地点,但他们认为,比起它们自身携带的基因指令,一块外部空地吸引的作用可能更关键。 ⑥塞寇博士说:“母细胞并不给它们的子女传授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之类的具体信息,它们不会对一个子女说,你去视觉皮层,对另—个说,你去运动皮层。” ⑦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技术手段来监测脑细胞游动规律。他们把具有记录作用的分子标签注射到胎鼠发育期的大脑中,然后通过屏幕监测,确定哪个神经元到哪里安家落户。 ⑧神经生物学教授莎兹博士说:“我想这个研究报告是我所看过的最棒的之一。做这种实验好比攀登珠穆朗玛峰。”神经生物学家欧利里博土,通过胎鼠脑组织移植,也证实了神经细胞的适应能力。 ⑨几十年来,对于胚胎神经元究竟是—张白板,还是预制的带有某种命运趋势的神经单位,神经生物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有些研究曾经显示,在发育期,神经元是沿着固定通路,以紧凑的步伐向一个个皮层区域移动,似乎是在执行基因指令。在此以前,科学家们不能准确理解细胞的移动,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明确解释。 7.本文主要讲的是神经元具有可塑性,根据“最新理论”,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可塑性”这一特性: A.在大脑发育期,神经元自身携带基因指令,沿固定通路向一个个大脑皮层区域移动,从而发展成为某一区域的神经细胞, B.在大脑发育过程中,从一个母细胞分裂出来的完全相同的神经元,将来有可能在大脑中履行不同的职责。 C.新生的神经细胞在皮层之间游动,当它接受了附近视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就可以在大脑视觉皮层区域落户而可能成为视觉神经细胞。 D.在大脑发育期,漫游在大脑皮层区域的神经元驻留在大脑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就可以成为该皮层区域的神经细胞。 8.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被称为“最新的理论”的理由是哪一项? A.它第一次提出厂神经元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并为该观点提供厂证据,是—个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B.它证实了在大脑的发育期,大脑内的神经细胞经常游动且行程遥远,而且极具适应性。 C.它攀登上了神经生物学的珠穆朗玛峰,是神经生物学领域最棒的科研成果之一。 D.它对大脑神经细胞的移动及其驻留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作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解释。 9.文章第4段说:“在大脑发育过程中,从一个母细胞分裂出来的完全相同的神经元,只因漫游到了截然不同的皮层区域,它们定居后就从事截然不同的职业。”决定它们从事不向职业的因素是哪一个? A.遗传纲要影响 B.周围细胞的信号指令 C.基因指令使然 D.外部空地吸引的作用 10.依据“最新理论”,以下的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一个三十岁的成年人的大脑内部的神经细胞可以游动到大脑的嗅觉区域落户而成为嗅觉神经细胞。 B.两位科学家的报告对细胞的移动现象作出了明确的解释,根据这个报告我们就可以对新生细胞游动及驻留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C.不久,我们就可以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克服人类神经系统先天性缺陷,使人类不再产生盲人、聋子。 D.我们可以通过屏幕监测到胎儿脑神经细胞的游动情况,将来我们也许可以进一步·了解大脑神经细胞的秘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所谓黄肠题凑,是指墓葬中椁室周围用柏木枋堆垒的框壁结构,为我国汉代的一种葬制。所谓石材题凑,是指墓葬中砖室周围用石材砌垒的框壁结构,因它是“黄肠题凑”影响下的产物,目前考古界故称其为“石材题凑”或“题凑石墙”。 “黄肠题凑”起源于先秦“题凑”。《礼记·檀弓上》:“柏椁以端长六尺。”郑玄注曰:“以端题凑也,其方盖一尺。”孔颖达疏曰:“以端者,犹头也。积柏材作椁,并葺材头也,故云以端。”《吕氏春秋·节丧篇》:“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高诱注曰:“室,椁藏也,题凑,复垒也。”又《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凿池积土,文石为椁,题凑为中。”说明题凑结构至迟在战国时已出现。但至今尚未发现战国题凑实例,故其形制、结构不可考。 “黄肠题凑”出自《汉书》。是西汉皇帝、诸侯王的一种特殊葬制,其他勋戚大臣只能由皇帝特赐。《霍光传》:“光死,赐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颜注引苏林曰:“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端头皆内向,故曰题凑。”可知这种葬制之“黄肠”是指颜色黄而长的柏木,“题凑”是指柏木堆垒的方式方法,垒时木头要向内。 东汉时期,随着砖石室墓的盛行,黄肠题凑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种用石材作题凑的砖室墓。《后汉书·礼仪制下》载:“大丧,方石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表明东汉时题凑已用方石制作,如黄肠题凑之礼制。 据考古资料,大约从东汉安帝起,中原地区的大型墓葬皆实行前、中、后三室之制,题凑之制因而受到多室墓制冲击,石材题凑从此逐渐在历史舞台上消踪隐迹。 12.目前考古界又称石材题凑为“题凑石墙”,所以称其为“墙”,是着眼于: A.所用材质 B.实际作用 C.砌垒结构 D.墓室形制 13. 对文中引文的作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礼记·檀弓上》的目的主要是说明题凑的材质及形状 B.作者引《吕氏春秋·节丧篇》主要是为了说明先秦已有题凑 C.作者引《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主要目的是说明题凑在墓中的位置 D.作者引《后汉书·礼仪制下》主要是为了说明东汉时按照礼仪制作王侯等的墓室 14.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墓葬的题凑结构从先秦到两汉都有,但黄肠题凑只在西汉时才有 B.《汉书》中记载的黄肠题凑所用的材料和堆垒方法,是现在所见最翔实的 C.石材题凑与黄肠题凑只是所用材料不同,堆垒的方式方法是完全一样的 D.题凑墓制的消失,是因为从东汉安帝时起,中原地区都实行多室墓制 15.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有黄肠题凑的墓制由内到外依次可能是:梓椁——便房——题凑——积土 考古资料表明,砖石墓和多室墓的盛行,是黄肠题凑消失的根本原因 黄肠题凑不仅古代文献多有记载,考古中也已有实例发现 石材题凑与黄肠题凑的渊源关系,出土的铭刻“黄肠石”的方形墓石可证明 |
阅读下文,完成7一10题。 基础研究的地位在不断提升,随着世界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研究明显地迁移到了基础研究方面来,基础研究对技术成果的开发就具有了突出的战略意义。最近,一些国家出现了新的颇为耐人寻味的形象。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他发表的关于“科学的重要性”的讲演中,讲到科学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在财政议案中通过了将科学预算增加一倍的方案,经费从2002年的40多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对科学研究给予了史无前例的支持,投入的重点之一就是基础研究。印度提出到2010年建设48个战略目标,其中基础研究有可能达到20%左右。这些不约而同的举措,明确地传递出了这样的信息:在整个世界经济的调整时期,新一轮的竞争已经在基础研究领域拉开了序幕。 基础研究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早在两年前,江泽民主席就深刻地指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是推动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源泉,我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技术研究。他还强调要特别重视科技的原始创新。这些指示,对基础研究的战略地位做出了理智的判断。他特别强调,要把科教的进步作为国家发展的标准之一,指出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不仅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而且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提高自身的水平,为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大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比较少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还很少,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能够成为新产业的增长点的技术也不多。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尚处在成长时期,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站在经济、科技的制高点上,抓住基础研究,把大力推动科技原始创新作为发展基点,在保持量的增长的同时,从根本上克服知识储备严重不足、缺乏自主性开发的源泉和后劲的缺点。 7.下列表述,不属于文段中加点词“形象”的内涵的一项是 A.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关于“科学的重要性”的讲演。 B.美国通过了将美国科学预算增加一倍的议案。 C.印度提出到20lO年建设48个战略目标的计划。 D.江泽民主席指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是推动21世纪发展的源泉。 8.下列对我国基础研究现状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知识储备严重不足,缺乏自主性开发的源泉和后劲。 B.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少的状况没有转变。 C.整体水平还远未达到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程度。 D.能够成为新产业的增长点的技术不多,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也很少。 9.下列对文段中相关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印度提出的20lO年建设的48个战略目标中,基础研究已经占20%左右。 B.我国把科教的进步作为国家发展的标准之一,意味着基础研究的作用就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C.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基础研究发展势头较好,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处在成长阶段。 D.发展基础研究,需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把经济、科技作为基点来抓。 10.下列有关“基础研究”的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基础研究的责任重大,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技术之源。 B.布莱尔关于“科学的重要性”的讲演,表明英国政府对基础研究高度重视,这势必激发英国科学家的热情,从而使英国的基础研究超过美国。 C.基础研究至关重要,如果不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激励,我们的科学技术就可能落后。 D.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研究迁移到基础研究,这说明当前的技术成果很多来自基础研究的开拓。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当代戏剧文学缺少了什么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中国当代话剧要想发展必须找回这些缺失的东西。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从整体上看缺少深切而真挚的人文情怀,缺少强有力的人道主义精神。戏剧是“人学”,从古至今,戏剧存在的价值首先就在于他的“人学深度”,而人道主义、人文关怀是戏剧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在精神,是戏剧产生“人学深度”的重要原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戏剧流派、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但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丢失的。一旦丢失,戏剧就成了空壳,成了各种形式手段的杂耍和小玩闹。 我认为当前国内戏剧原创最薄弱、最欠缺的首先是这个。不少原创剧作在经营故事、建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形式、使用各种现代舞台手段上多有可取之处,加上导演、舞美、演员等方面的强力合作和大笔投入,演出往往不乏光彩。但它们常常经不起咀嚼,经不起深究,主要是它的“人学”含量不足,我们感受不到内在的人学力量,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体验。 其次,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愈来愈薄弱。现实主义戏剧,或者往大了说现实主义戏剧精神,自90年代以来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冷落和忽视。这些年,各种各样的戏剧多起来了,以现实主义名义和方法创作的戏剧也不少,但其中“伪现实主义”、低水平的现实主义作品不少,真正的有深度的现实主义戏剧日渐式微,对时代生活有高度概括力和深刻表现力、充满思想力度和情感真诚度的现实主义作品已成为“稀有品”,千呼万唤不出来,很是令人忧虑。 话剧已历百年,这一百年间曹禺、老舍等老一辈戏剧家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雷雨》《日出》《原野》《茶馆》等没有一部不是现实主义的力作,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他们为中国当代戏剧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富。在他们的现实主义戏剧里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戏剧的力量,感受到了曹禺、老舍们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对人性的深度体察和解剖,对生命的关爱与悲悯,对中国人情感世界和内心深处种种复杂微妙的律动的精细刻画。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话剧出现了许多变数,但仍然有许多优秀作品优秀作家受到了曹禺、老舍们创立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滋养和哺育,《小井胡同》《狗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等许多优秀的当代剧作里我们总是能看到这种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后来的优秀剧作家都是从曹禺、老舍的戏剧中长出来的果实。 文化发展既要扬弃要创新,也要承接,中国当代戏剧文化更应该如此。今天的中国话剧非常迫切的一个历史任务就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条。中国话剧越是走向多元化,这个链条越不应该断裂,不应该出现空白和盲点。当今中国话剧需要有一批人沿着曹禺、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行。 (摘自《中国戏剧》2008年第8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很重要的东西”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A.指使原创戏剧不再是个空壳,不再是各种形式手段的杂耍和小玩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在精神。 | B.指可以使原创戏剧产生“人学深度”,在戏剧创作中绝不能丢失的深切而真挚的人文情怀和强有力的人道主义精神。 | C.指当代戏剧创作中越来越薄弱的,通过高度概括和深刻表现时代生活使作品充满思想力度和情感真诚度的现实主义精神。 | D.指当代原创戏剧文学中所应该具有的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的内在精神和现实主义的戏剧精神。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虽然中国话剧产生了许多变数,但后来的优秀的剧作家还是受到曹禺、老舍们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影响。 | B.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对人性的深度体察、对生命的关爱等现实主义精神在当代许多优秀剧作中也有一定体现。 | C.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中国后来的优秀剧作家正沿着曹禺、老舍等老一辈戏剧家开辟的现实主义道路前行。 | D.曹禺、老舍们留下的这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国作家的成长成熟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中既有体现一定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也有伪现实主义和低水平的现实主义作品。 | B.《雷雨》《茶馆》等作品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而《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等作品也是当代现实主义剧作中的优秀代表。 | C.不少原创剧作家在经营故事、建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形式等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因而使许多当代戏剧“人学”含量不足。 | D.中国话剧越是要向多元化发展,就越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条。这是一个非常迫切的历史任务。 | 小题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部剧作如果让人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体验,那么这部作品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作品。 | B.有了具有“人学”深度的好剧本,再加上导演、舞美、演员等方面的强力合作和大笔投入应该就能有比较成功的戏剧演出。 | C.如果没有曹禺、老舍这些老一辈现实主义大师为中国戏剧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当代戏剧就不可能出现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 | D.当今中国话剧如果能有更多人沿着曹禺、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行,那么将会产生更多的优秀剧作。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多事芭蕉 张瑞 中国的文人大多是喜欢梅竹兰的,固然这些都是气清品高的东西,但用得滥了;倒是芭蕉,逸气里有着亲切,家常里又带点桀骜之感,更讨人喜欢,有一点真率的东西在里面。 在画里,芭蕉与梅竹兰是不能一列的,和瓜瓜果果颇为投缘。当然,文人眼里的瓜瓜果果也不一单是菜篮子里的瓜果,那是蕴含着出尘的意味的——越是家常的便越是要出尘,也就越具有禅意。我们看齐白石的大白菜真是好,淡墨浓墨地一勾一染,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简单里的逸气却又不是人人可为的了。其实,芭蕉较之大白菜,仙气本来更浓一些,这样反倒不适合齐白石的笔墨了。齐白石的笔墨有点像汪曾祺的文,都是很白菜味的东西,也是很士大夫气的讲究平和淡远的东西。 丰子恺是弘一大师的弟子,自然也是慈悲为怀,儒雅温厚一类的人物。丰子恺倒也真作了些很具佛性的诗文书画,但我真正喜欢着的,是他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觉得诗倒仿佛天生是为画而存在的,是这样一种浑融里漫溢着的禅意,没有一丝一毫的刻意为之,较之佛性,更是空灵。这真是好,但仿佛,这样的笔意,有点温润晶莹有余而率性狂放不足,也是不适合芭蕉的。倒是书法史上有个“以蕉代书”的人物,酣畅淋漓的,正是蕉身上的那种气息。说的是那个“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龙蛇走”的疯和尚怀素,于寺庙旁植蕉百亩,每每大醉之时,便于蕉叶上翻墨倒海,此时,山风啸啸,蕉叶滔滔。那些游走的线条,如天地间游走的精灵一般,自由洒脱,狂放不羁,啸傲于尘世之上。 中国人的性情本多拘谨而内敛,能张扬的本就不多,张扬又能张扬出点味道的就更少。当然,魏晋人是颇为张扬的,但观之总让人觉得有做戏的成分,不够透彻。透彻的也不是全无,像刘伶,可惜越看就越让人觉得很无赖。率性的文人让人观之可喜,无赖文人只让人闻之可憎。倒是那个疯和尚怀素更本色一些,破衣袈裟,鞋儿破,帽儿破,芒鞋走天涯,像极了武侠里的异人,舞墨如泼,洋洋洒洒,又有着方外之人的狂傲,才真正是芭蕉的那种韵味。 不过可惜的是,淋漓如芭蕉者,在画里,往往只有陪衬的份儿。他们常常是要与樱桃、枇杷这些明艳的水果为伍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要的是红绿参差的清新可喜。若是枇杷,则一定要染出色来,芭蕉到底只是一片或浓或淡的背景。 有次读到一则小文,是讲董桥的。题为“红了董桥,绿了芭蕉”,观之可喜,真是俏皮得玲珑可爱。董桥的文字,本就精灵古怪又通身灵慧,本是像极了樱桃。董桥身上的那种现代士大夫气,恐怕也只有用芭蕉托着,才算出味。 当然也有故作风雅的人物,用芭蕉来嬉戏,小情小调的,虽也绮丽,但到底脱不了小家子气。比如清代的秋芙,就曾在芭蕉上题诗:“是谁多事种芭蕉,朝也潇潇,晚也潇潇。是君心事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在芭蕉上题诗,本不是秋芙的原创,秋芙做了,只因她是那种袅娜的人物,病恹恹地歪在床角,气若游丝的样子,但更多还是紫陌深处的那种沉沉的没落味道,过于唯美了,反而不若李清照的爱蕉那么真率天然一些。“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本来就是心高气傲的率性人物,只可惜命不好,后半生给弄得那么阴气沉沉的。她爱蕉,倒还是早年的口味——一个人早年的癖性 ,即便让岁月的尘掩了再掩,也还是要不时地露出来的。那次去漱玉祠,看古幽的院内那样的几株芭蕉,在北地,竟也活出一派淋漓,觉得芭蕉到底是很大气的植物,也难怪易安要切切地喜欢着。 (选自《散文》2004年第6期)【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出自宋代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19、结合全文概括芭蕉的品性特点。(4分) 20、文中所写的齐白石的画和丰子恺的诗画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1、简要分析“红了董桥”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2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以“多事芭蕉”为题?试作简要分析并分三条作答。(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