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题。银河系发现长尾巴的恒星天文学家最近表示,他们发现了一颗巨大的濒于“死亡”的恒星,以每秒130公里的速度穿越我们的银河系。而在其身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题。银河系发现长尾巴的恒星天文学家最近表示,他们发现了一颗巨大的濒于“死亡”的恒星,以每秒130公里的速度穿越我们的银河系。而在其身后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题。
银河系发现长尾巴的恒星
天文学家最近表示,他们发现了一颗巨大的濒于“死亡”的恒星,以每秒130公里的速度穿越我们的银河系。而在其身后留下了一条长达13光年的尾巴,让这颗红巨星看上去很像是一颗在太空中飞奔的“超级”彗星。
时下,科学家已利用美国宇航局的“星系演化探测器”对这颗恒星进行了探测,他们表示,在此之前从没观察到一颗恒星出现过任何类似的现象。星系演化探测器是一个绕轨道运行的太空望远镜,可在紫外光条件下对浩瀚的宇宙进行观察。
这条长达13光年的“超级尾巴”是在名为“Mira”的恒星身后发现的,Mira位于鲸鱼星座,距离地球350光年。位于加州帕萨迪那的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天文学家马克·赛伯特说:“这颗拖着‘尾巴’的恒星位于鲸鱼星座的尾部。”(1光年相当于6万亿英里左右,指的是光在1年内所走的路程。)
Mira正以每秒80英里(每秒130公里)的速度穿越我们的银河系,这一速度要超过一颗飞行的子弹。科学家认为,它在飞行过程中“吐”出的物质可能再次形成新的恒星、星星甚至于生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研究论文执笔人之一克里斯托弗·马丁说:“我们相信这条‘尾巴’是由Mira脱落的物质构成的,这颗恒星的温度正在不断升高,随后又旋回这条湍流尾迹。”
Mira是一颗所谓的“红巨星”,现在的它正处在生命的尽头。天文学家相信,我们的太阳也将在40到50亿年内成为一颗类似的红巨星,但能否出现一条类似的大“尾巴”,他们却表示怀疑,毕竟太阳的运行速度无法与Mira相比。
就职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尔·沙拉指出:“此次发现让我们有机会见识到恒星的‘死亡’以及再生的过程,它们的再生很有点凤凰涅磐的味道——遗骸重新回聚到一起形成下一代恒星。”沙拉说,随着这个望远镜继续在紫外光条件下探测宇宙——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其它类似的恒星可能也会走进人们的视线。“宇宙中一定发生着很多这样的事情。”
美国宇航局的图片显示,这条超级“尾巴”是一条炽热的淡蓝色物质流,构成物质包括氧、碳和氮。科学家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物质会逐渐脱离Mira——年代最久远的大约是在3万年前释放的——当时这颗恒星的死亡之旅已经上演,脱离的物质足以形成至少3000颗地球大小的行星。
对于Mira出现的这种独一无二的现象,天文学家感到十分惊讶,自16世纪以来,他们便对这颗著名的恒星进行了研究。“Mira”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有“令人惊奇”的意思。赛伯特说,尽管拥有和太阳相同的质量,但Mira的体积却在不断膨胀,现在的个头已超过400多个太阳,这也就意味着地心引力在保持它的完整性方面已经表现得力不从心。
Mira的超级“尾巴”长达13光年,相当于数千个太阳系的长度。恒星“半人马座”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4光年,也是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一颗恒星。虽然外形上类似一个彗星,但恒星与彗星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天体。太阳系中的彗星体积相对较小,由岩石、灰尘和冰构成,同时拖着一条由气体和灰尘组成的“尾巴”。
与“孤独”的太阳有所不同的是,Mira是一颗双子星,在太空中穿行时身边总有一个“伴侣”紧随左右,这个“伴侣”据信就是一颗恒星的已燃尽的死核,也就是所说的白矮星。科学家认为,Mira将最终放射所有的气体,产生一个彩色的“外衣”——行星状星云,但美丽的星云也将逐渐“枯萎”,并藏身于一颗白矮星之后。
(选自07年8月17日新浪科技)
5.小题1:对于“‘超级’彗星”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超级”彗星是一颗巨大的濒于“死亡”的、以每秒130公里的速度穿越银河系的恒星。
B.“超级”彗星是一颗所谓的“红巨星”,温度在不断升高,现在的它正处在生命的尽头。
C.“超级”彗星拖着‘尾巴’,位于鲸鱼星座尾部,是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一颗恒星。
D.“超级”彗星是一颗双子星,在太空中穿行时身边总有一个“伴侣”——白矮星紧随左右。
6.小题2:下列对“这种独一无二的现象”的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Mira身后留下了一条长达13光年的尾巴,使这颗红巨星看上去很像是一颗在太空中飞奔的“超级”彗星。
B.Mira的质量和太阳相同,体积却不断膨胀,已超过400多个太阳,地心引力在保持其完整性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
C.Mira正以每秒80英里(每秒130公里)的速度穿越我们的银河系,这一速度要超过一颗飞行的子弹。
D.太阳系中的彗星体积相对较小,由岩石、灰尘和冰构成,同时拖着一条由气体和灰尘组成的“尾巴”。
7.小题3:依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Mira这颗恒星是科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星系演化探测器”探测到一颗在太空中飞奔的“超级”彗星。
B.Mira是一颗炽热的淡蓝色恒星,它由氧、碳和氮等物质构成,并且可能再次形成新的恒星、星星甚至于生命。
C.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天文学家马克·赛伯特认为这颗拖着‘尾巴’的恒星位于鲸鱼星座的尾部。
D.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迈克尔·沙拉认为此次发现让我们见识到恒星的‘死亡’以及再生的过程。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筛选和提练,C项“是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一颗恒星”错,文中所说的“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一颗恒星”是相恒星,“华人座”。)
小题2:此题考查对重要词语的理解。完成此题,首先要明确“这种独一无二的现象”在文中是一个总括句,其内容应该从句前的文章中概括,再联系标题和文章开头第一段内容,可以知道答案。BCD都属于答非所问。
小题3: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文意的把握。B项“炽热的淡蓝色”是指“超级‘尾巴’的物质流”;“可能再次形成新的恒星、星星甚至于生命”是“尾巴”的构成物质,而非Mira.
举一反三
为了终止堂吉诃德的骑士生涯,参孙学士是怎样计划的?(5分)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赵伯韬得知吴荪甫他们在做多头后,采取了什么手段?吴荪甫一方又如何应对?(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恐怖的“圣婴”——厄尔尼诺,现在,在翻天覆地之后悄悄退场了,但我国反常天气似乎并未结束。什么原因呢?原来另一位翻云覆雨的大师——“仙女”拉尼娜登场了。[注]翻开历史,可以发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在势头强盛时一般都是联袂表演,这是因为它们属恩索家族。
由于太平洋蕴藏的水量、热量都远居于其他各大洋之上,其赤道海域的水温变化就成为全球天气变化重要的动力源。赤道上空有两大气团,东边的高气压中心位于南太平洋复活节岛附近,西边的低气压中心位于新几内亚岛附近。在太平洋赤道附近洋面盛行与这两个气团的气压差成正比的东南信风。与低气压对应的上升气流和与高气压对应的下沉气流形成一个纬向环流(沃克环流)。在赤道南北的副热带地区,还有因为高空赤道上空热空气向两侧移动,低空冷空气向赤道移动形成的经向环流(哈德利环流)。每隔几年,沃克环流的两个气团的气压差会发生同时增强或减弱现象,哈德利环流也会随之联动,气象学家将此称为南方涛动。
80年代后,科学家发现南方涛动发生时,如果东西两个气团的气压差缩小,对应的海洋变化为东太平洋表层水温、水位升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气压差增大,则东太平洋海水水温、水位较多年平均值下降,这就是拉尼娜现象。这种海洋和大气的全球联动被气象学家称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简称恩索事件。
厄尔尼诺衰减之后,太平洋东部的深海冷水会泛上表层,造成海面水温下降,使上空环流有一个向正常状态急速恢复的过程。厄尔尼诺越强烈,海水表底层对流就越强烈,大气环流变化也越明显,这个过程往往被矫枉过正,因而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一般会续发拉尼娜现象。所以“圣婴”“仙女”在夏季相约1998也就不足为奇了。
[注]厄尔尼诺、拉尼娜均为西班牙语译音,分别是“圣婴”“仙女”的意思。
1.不是“南方涛动”赖以发生的条件的一项是(  )
A.太平洋蕴藏的水量、热量远居其他各大洋之上。
B.赤道上空有东西两大气团。
C.纬向环流带动经向环流一起运动。
D.太平洋赤道附近盛行东南信风。
2.对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翻天覆地之后悄悄退场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翻云覆雨登场而来的是拉尼娜现象。
B.沃克环流和哈德利环流的气压差缩小,东太平洋水位、水温升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C.两大气团气压增大,东太平洋水温、水位降低,这就是拉尼娜现象。
D.不论是厄尔尼诺,还是拉尼娜都是南方涛动的产物。
3.对“圣婴”与“仙女”联袂演出的直接原因,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方涛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B.强烈的厄尔尼诺衰减后,海面水温、大气环流的变化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
C.厄尔尼娜现象发生时水温高、水位高;而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水温低、水位低。
D.厄乐尼诺现象衰减后,海面水位降低,上空环流恢复正常。
4.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大气环流运动的现象。
B.发生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才能发生拉尼娜现象。
C.厄尔尼诺、拉尼娜造成的影响,不仅仅限于东太平洋地区。
D.“南方涛动”发生的基本动因是太平洋表层气温的变化。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1—4题。
祈 求  林敬钧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
阳光照在大地上,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的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我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校,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我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皮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地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
然而那长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的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的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
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只是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奔驰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选自《美丽如初——10年精短散文100篇》,有改动)
1.第三段说作者“不是第一次见到鹰”,为什么在这里“第一次为鹰震撼”?
2.作者为什么会梦到“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
3.文中“年轻的鹰”有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写南方织鸟精致而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造成对比,反衬鹰的敏锐与雨如傲。
B.作者用年轻鹰的茫然冷漠衬托苍老鹰的高傲暴烈,意在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失去了灵魂。
C.作者描写遭到戏弄后鹰的动作、神态、声音,使其内在的心理和性格得到了充分展现。
D.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虐待人才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文章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奇 丐
蒙阴城南有三座馒头状的小山岗,叫三山子。早年的三山子是个光秃秃的荒凉所在,只有中间那座山岗上有一座小庙,叫牛王庙,是这里的老百姓用来供奉牛王的。民国时候,有个叫杨占法的乞丐就住在这庙里。
杨占法何处人氏,因何而沦为乞丐,无人知道。他约有四十余岁,头发蓬乱,衣衫不整,天天靠进城讨饭填肚子。杨占法讨饭与别的乞丐不同,别的乞丐讨饭,都要拖一条打狗棍。杨占法不,奇怪的是狗却从来不咬他。别的乞丐讨饭,喜欢打一阵竹板或唱一段小唱,杨占法不,他走过你的院门来,总是一声不吭地在那里站着,直等你发现了他,打发他些饭食,才默默地离开。
更令人奇怪的是,一个脏兮兮的叫花子杨占法,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他的字非颜、非柳、非欧、非赵,又似颜、似柳、似欧、似赵,可谓博采众家,又自成一格。杨占法写字,也有别于他人,他从不用新笔,有人备下笔墨央他写字时,他总是先拿起剪子把笔尖剪秃再写,这样写出来的字便带些刺刺的毛边,看上去更加苍劲有力,雄浑厚重。那时候的蒙阴人,多是些草民百姓,并不懂书法,但每逢过年张贴对联时,都喜欢摆出纸笔让他来写。杨占法也从不拒绝,要过剪子剪去笔尖,饱蘸浓墨一挥而就。
杨占法不仅写一手好字,还精通水墨丹青,山水人物、花卉鸟虫无所不能,其功底之厚似乎比书法还胜一筹。在他居住的牛王庙内,放着一块石砚、半截条墨、几枝秃笔,便是他做画的全部工具。吃饱了肚子,他就待在小庙里做画。只是那画做完之后,又都被他撕掉或者烧了。有人向他求画,他也不肯相送,均以画得不好而辞之。惟一流传下来的画,是一幅《秋荷图》,那幅画还是画在牛王庙的墙上的,后来被周士文临摹了下来,这画才得以流传到今日。
周士文是民国时蒙阴的第三任县长,祖籍奉天辽阳,在蒙阴执政虽不足两年,却十分有政绩,老百姓那里颇有口碑。这周士文不仅勤政,而且精通书画,每到一地,他除忙于公务外,就是遍访书画名人,索购字画收藏。偶有闲暇,自己也运笔泼墨,陶冶性情。他画的虾神形兼备,颇有白石老人风范,虽不是书法大家,但也深受行家们的赞赏。
一日,周士文率员到三山子植树,信步走进了牛王庙。一进庙门,他就看见了那幅《秋荷图》。只见那图上约有三两片荷叶。一枝荷花一只莲蓬,莲蓬上还落着一只秋蝉,荷下是一汪碧水,粼粼波光清楚可见,水下有小虾小鱼在游动,似乎还能隐隐听到他们的唼喋。整幅画浓淡相宜,层次清晰,一气呵成,非大家手笔绝无这般功力。周士文看罢,惊得瞪大眼睛,忙问随从这图是何人所做。那随从认识杨占法,就拿眼在殿内搜寻,一会儿便在一堆麦草中寻到了正呼呼大睡的杨占法,遂对周士文说:“就是他,一个叫花子。”周士文越发惊奇,他看看那图,又看看杨占法,然后一抱拳道:“这位先生,此图真是你的手笔?”杨占法打个哈欠,瞥了那图一眼,含含糊糊点了点头。周士文忙又抱拳道:“周某今天认识先生,真是幸甚,我平素极爱丹青,今请先生到敝舍一叙如何?”杨占法摇着头,嘿嘿地憨笑道:“咱一个叫花子,不怕脏了你大人?”周士文忙道:“哪里哪里,先生您这样的大家,本人真有点相见恨晚呢!”杨占法见推辞不过,又嘿嘿地憨笑一下说:“周大人咱也早认识,这么着吧,明日我专去赶您的门就是了。”然而一连三日过去,周士文并没见杨占法来访。第四天早上,他有点沉不住气了,就备了马匹亲自到庙里来请,进了庙门,除了那幅《荷花图》之外,杨占法早无影无踪了。周士文望着那空空的小庙,半晌无语,只好叹息而去。
后来,杨占法竟再也没有在蒙阴城出现过,至于他到底何许人,又流落到哪里,到现在还是个谜。如今,那牛王庙也早已倒塌,惟有周士文临摹的那幅《秋荷图》还保留到现在,并且成了一件文物,被文物部门收藏起来。那图虽是临摹的,但在这个县的文物中却是最为珍贵的。据说有一位台商曾见过这幅图,出资50万美金购之,但被文管部门拒绝了。
1.这篇小说题为《奇丐》,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本文何以“奇丐”为题?
2.试析文中“杨占法”这一人物形象。
3.杨占法做完画,为什么“又都被他撕掉或者烧了”,“有人向他求画,他也不肯相送?”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描写了杨占法虽然生活贫困,却醉心于艺术,且不为名利所动的传奇故事。
B.杨占法人品高尚,但性情极其古怪,拒绝别人向他“求画”,便是最好的明证。
C.小说运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等方法塑造了杨占法这一成功的艺术形象。
D.周士文不仅勤政,而且精通书画,他爱才,惜才,深得百姓拥戴。
E.小说是通过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这与鲁迅的作品风格极为相似。
F.小说结尾,耐人寻味,留下百年之“谜”,给人以极大的想像空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