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的历程(节选)  ①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的历程(节选)  ①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安徽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的历程(节选)
  ①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这都是常见的现象。客观规律在哪里呢?韦列克就反对作这种探究(见其与沃伦合著《文学概论》)。但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因为所有这些,提示人们的只是不应作任何简单化的处理,需要的是历史具体的细致研究;然而,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应可肯定。例如,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相反,当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对繁荣发展,因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正好作为黑暗现实的对抗心意而出现。正如这个时候,哲学思辨也可以更发达一些,因为时代赋予它以前景探索的巨大课题,而不同于在太平盛世沉浸在物质岁月中而毋须去追求精神的思辨、解脱和慰安一样……总之,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从而,作为美的历程的概括巡礼,也就可以尝试地工作了。
  ②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如此久远、早成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呢?人们为什么要一再去回顾和欣赏这些古迹斑斑的印痕呢?如果说,前面是一个困难的艺术社会学的问题,那么这里就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更为困难的审美心理学问题。马克思曾经尖锐地提过这个问题。解决艺术的永恒性秘密的钥匙究竟在哪里呢?一方面,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诚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尽管是莎士比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艺术只有这样才流成变异而多彩的巨川;而从另一方面,这里反而产生继承性、统一性的问题。譬如说,出现在上述种种古典作品中的中国民族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为什么仍然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呢?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的亲切感呢?是不是积淀在体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也许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也许,应该倒过来,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生产创造消费,消费也创造生产。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不是围绕“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阐述的一项是(      )
A.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文学等繁荣发展,并出现文艺高峰。
B.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或因沉浸在物质岁月中,文艺萎缩。
C.同一社会、时代、阶级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
D.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建筑、工艺等等,要昌盛发达一些。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艺术与社会条件有联系。有人认为没有,如韦列克(renè wellek)持此观点。
B.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哲学思辨更发达一些,时代赋予它以前景探索的巨大课题。
C.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而另一方面,这里又产生继承性、统一性的问题。
D.古典作品中民族的审美趣味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体现了作品创造的前瞻性。
3.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所要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①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
  ②文艺的存在及发展有其内在逻辑。
  ③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镐、铁齿、镰刀、耙子等农具。他们纷纷回家拿起形形色色的容器,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仿佛牧羊人在寻找失了群的羊。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明朗,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遨游到中天了。这岸的果实已经采尽,他们打算渡过青鱼河,对岸有一片茂密的透着隐隐红光的山丁子树,挂在枝头的果实仍然可观。
  ③青鱼河河水流急,深不可测,因而很少有人在夏秋之时到对岸采浆果。一般来说,青鱼河被寒风冻僵了之后,才会有人拉着爬犁从它身上走过,去柳树丛中拾捡干枯的枝条当柴烧。
  ④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了。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栽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跃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丈夫不撒手,她也栽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肘那儿溜走了。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嗉嗉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高烧,大病一场。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⑤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着她的服侍而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⑥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块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垂下老迈的腰,手指触到皱纹累累的已经蔫软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粒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更觉凄凉,苍苍婆就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自然把采来的都柿当酒吃,竞一发而不可收,吃空了盛都柿的盆子。
  ⑦这时候又有三个采浆果的人回来了,一个说撞见蛇了,一个说看见了一种从未见过的鸟,它发出的叫声像小孩子的哭声。另一个嘟囔着倒霉,眼皮被蚊子叮肿了不说,半新的裤子还被树枝划了道口子。可是当他们拿了钱后,谁也不发牢***了,他们带着喜悦回家,走前都满怀同情地看着一无所获、佝偻着腰渐行渐远的苍苍婆。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钞票,让她买酒,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么?蚂蚁合伙举过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们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⑧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惟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晴响晴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收完秋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⑨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仓房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子,用绳子把猪草背回来。
  ⑩就在大鲁二鲁扛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获,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惟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她的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⑾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野刺莓。金井的女孩,最喜爱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很少的一种,并且为它们做了最美的镶嵌。(节选自短篇小说《采浆果的人》,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小说在鲜活的生活图景的展示中蕴蓄着耐人寻味的人生意蕴,是一篇出色的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人生寓言,引发读者对现实人生的观照和思索。
B、全篇流淌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讴歌,文字如行云流水,情节跌宕起伏,都围绕采浆果的人行进着。
C、本文不是仅仅依赖于大鲁、二鲁的故事,多是一种整体的叙事,苍苍婆、曹大平夫妇都可以看做本文的主人公。
D、文章结尾写二鲁的脖颈上有一圈火红的野刺莓,这是采撷之后美丽和幸福的点缀,和苍苍婆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E、篇末写了一场突降而至的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成被无情地封冻在了大雪之下。这既是写自然环境,又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④节描写曹大平夫妇涉水渡河的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⑥节苍苍婆吃都柿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大鲁二鲁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叙写了金井人采浆果的故事,请探究作品的深层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在想着葫芦,忽然眼前看见一件东西,使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子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子昂着光彩奕奕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     
  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上街上去看葫芦。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葫芦皮上冒出了许多水珠。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     
  清兵卫居住的小镇,是个商业码头,虽然算个市镇,其实是很狭小的,一条细长的市街,只要二十分钟就可以走完了。所以卖葫芦的店铺纵使怎样多,像清兵卫这样几乎每天都跑去看,大概所有的葫芦,也都已被他一一看过了。     
  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所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凡的东西。
1.概括画线句子的意思,并回答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粗的句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本文语言表达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刻画人物的几种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谈吟诵
陈向春
  ① 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② 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
   ③ 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
   ④ 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 ”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
  ⑤ 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性情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 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                        (选自2012.3.29《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
1.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吟 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   
B.吟诵,就是指吟,或者诵,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   
C.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   
D.台湾“吟唱”的“唱”,是从吟读中自然生发出的不受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
2.下列对原 文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指出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都非古调,同时也阐明了理由。   
B.第三段用对比的手法指出了吟诵和吟唱的本质区别。
C.第四段指出儿童吟诵精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以“求其日后自己发芽”。  
D.第五段指出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
3.下列对原文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古音已消失。   
B.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   
C.今人学吟诵,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   
D.吟咏(诵)不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审美的艺术,而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朱光潜
  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如果只就故事说,陈鸿的《长恨歌传》未必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或洪升的《长生殿》,元稹的《会真记》未必不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但是就文学价值说,《长恨歌》、《西厢记》远非它们所根据的或脱胎的散文故事所可比拟。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里面也都有故事,但是这故事多么简单平凡?这首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在这这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这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这两首诗却非你和我所做得出,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
  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培养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
  对于某一种诗,从不能欣赏到能欣赏,是一种新收获;从偏嗜到和他种诗参观互较而重新加以公平的估价,是对于已征服的领土筑了一层更坚固的壁垒。学文学的人们的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依傍一家门户,对于口胃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趣味方面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因为他们缺乏比较资料和真确观照所应有的透视距离。文艺上的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诗的佳妙,就不能充分地真确地欣赏任何一派诗的佳妙。
  艺术和欣赏艺术的趣味都与滥调是死对头。诗的疆土是开发不尽的,因为宇宙生命时时刻刻在变动进展中,这种变动进展的过程中每一时每一境都是个别的,新鲜的,有趣的。所谓“诗”并无深文奥义,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所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我们本来不觉得乡村生活中有诗,从读过陶渊明、华兹毕斯诺人的作品之后,便觉得它有诗,我们本来不觉得城市牛活和工商业文化之中有诗,从读过美国近代小说和俄国现代诗之后,便觉得它也有诗。莎士比亚教我们会在罪孽灾祸中见出庄严伟大,伦勃朗和罗丹教我们会在丑陋中见出新奇。诗人和艺术家的眼睛是点铁成金的眼睛。生命生生不息,他们的发见也生生不息。如果生命有末日,诗才会有末日。但是有生命而无诗的人虽未到诗的末日,实在是早已到生命的末日了,那真是一件最可悲哀的事。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种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原文有删改)
1.根据原文,下列选项不具有诗的“趣味”的一项(     )
A.能艺术的观照出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应该具有诗的趣味。
B.能用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生活情趣的作品也就是有了诗的趣味。
C.能表现出人的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的作品一定具有诗的趣味。
D.罪孽灾祸中见出庄严伟大,丑陋中见出新奇的作品是有诗的趣味。
2.下列多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小说和戏剧如果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诗,那就只读到了粗浅,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了花。
B.虽然《长恨歌传》《会真记》的故事性强于《长恨歌》《西厢记》,但其文学价值远不如后者。
C.读出诗中的故事比较容易的,但要读故事背后的情趣,感到诗的佳妙,则不是容易做到的。
D.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它不仅能提高我们欣赏其他种种文学的水平,也能滋润我们的人生。
3.从文章第四、五两段看,作者认为培养诗的趣味最忌讳的两点是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